北京電視台38歲女記者患胃癌去世,這麼年輕,是什麼原因

據澎湃新聞報道:北京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要聞部記者金蕾於2018年7月31日晚因胃癌在北京去世,終年38歲。多名北京廣播電視台工作人員透露,金蕾長期在該台新聞中心擔任出鏡記者、主持人,是中心的骨幹采編力量,中心同事對她的突然離世都非常震驚與悲傷。

學術界基本上把癌症定義在老年病的范疇,雖然並非只要老年人才發病,但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癌症的發病率會逐漸提高,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曾發布的《2014年研究解析中國腫瘤流行病譜》顯示,如果按照預期壽命74歲計算,人一生中患癌概率是22%,如果按預期壽命為85歲,則患癌的人群達到了36%,而50歲,就是發病高峰的轉折點。

所以,老年人患癌是伴隨著衰老而出現的,是一類難以避免的退行性病變,如同高血壓、冠心病一樣,器官衰老、機能衰退在所難免,而細胞也會隨著新陳代謝的減緩,發生變異的幾率逐年遞增。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老年人患癌可以沒有明確的原因,即使一生不吸煙不飲酒,沒有不良生活習慣,仍有患癌的可能。

而年輕人患癌,絕大多數是有原因的。

北京電視台女記者金蕾,終年只有38歲,屬於典型的低齡癌症患者,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她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胃癌,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她診斷胃癌後很快死亡的呢?解析一下胃癌的發病原因及診斷現狀。

一、胃癌的診斷現狀

先看看2017年中國癌症發病率中男女排名前十位癌症,我們會很驚訝的發現,在常規的體檢中無法早期發現癌症裡,在男性就有前五名裡的四種,分別是排名第一、第二的肺癌和胃癌,還有排名第四、第五的食管癌和大腸癌,在女性則為五大癌中排名第二、第三、第四的肺癌、大腸癌和胃癌。

因為早期肺癌只有胸部CT才能發現,早期食管癌,胃癌,腸癌只有胃腸鏡才能發現,而這些都不是體檢常規檢查的項目。而年輕人自恃體質狀況好,很少會因為一些小的不適主動查CT或胃腸鏡,這也客觀上導致了患胃癌後難以早期發現,一旦發現就是中晚期的事實。

二、胃癌的發病原因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東方國家高於西方。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胃癌發病都是一個上升的癌種,在我國,以中西部及沿海地區的發病率最高,男性多於女性。

胃癌的發生其實是一個想對漫長的過程,從淺表性胃炎發展到萎縮性胃炎,再到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最後發展成為胃癌,可以是幾年時間,也可以是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

一、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發病的重大誘因

自1986年澳大利亞學者首次從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培養出幽門螺桿菌(HP)後,眾多學者研究發現HP與胃癌的發生緊密相關,1994年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胃癌的1類致病原。

人人傳播是幽門螺桿菌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如家庭成員之間父母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等,這主要和民族用餐習慣有關。另外,社會經濟狀況、衛生條件、居住環境、職業等均與HP感染有關,尤其是在衛生條件欠佳的發展中國家,糞口傳播也是主要的傳播方式之一。

二、過食肉類也增加了患胃癌的風險

血紅素鐵是人體內源性亞硝胺的主要來源,飲食中的紅肉又是血紅素鐵的重要來源。在新鮮肉類中,牛肉中血紅素鐵的含量最高,其他羊肉、家禽中也含有較多的血紅素鐵,且肉類製品含有硝酸組分、雜環胺、和芳族多環芳汀,這些都增加了癌症的風險。另外,除了紅肉以外,咸豬肉致癌也得到了我國學者的研究論證,長期的攝入能導致胃黏膜破壞,尤其伴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大大增加了粘膜癌變的風險。

三、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是最常見的原因

煙草中含有多環芳烴和特異性亞硝醯胺等致癌物 ,同時,煙草的刺激可直接刺激胃黏膜,使得粘膜表皮受損,加重癌變發生的風險。所以,長期大量吸煙的人群,不但增加了肺癌的風險,也增加了胃癌的發病率。

不良的飲食習慣包括進食快、咸、燙及不規律飲食,長期過多攝入酸菜、泡菜、醃制、熏制等過度加工的食品,長期不良飲食習慣使得胃黏膜受損、癌變的風險大大增加。

四、社會、心理因素也是胃癌發病的原因之一

越來越多的研究認識到,社會心理因素對癌症發生有一定的影響。外向型性格、積極進取的心態、融洽的社會關系有助於降低胃癌的發病率,而長期焦慮、抑鬱,或緊張、壓抑則會增加胃癌發生。這可能和社會心理因素可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以及導致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五、環境因素的影響

很多調查研究發現,胃癌的發病具有一定的區域性,在我國,胃癌高發區一般都處於區域相對封閉、經濟相對落後的農業區,當地居民可能長期暴露於一組較強的致病因素下,造成了胃癌的高發。如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遼寧莊河人莫名其妙的出現胃癌患者大大增加,各種胃病患病率高達八成多。為此,中國醫大曾派駐專家組專門就此進行了長達22年的專項研究。

六、遺傳因素

大部分胃癌為散發性,也就是說是由各種後天的不良因素誘發,但也有約10%的胃癌具有家族聚集的特徵,其中1/3被認為有家族遺傳背景。1998年,遺傳學家Guiford等首次在紐西蘭3個毛利家族中發現了胃癌的遺傳家系,並同時提出遺傳性胃癌是由編碼E-cadherin蛋白的CDH1基因發生突變所致,並以常染色體顯性的方式進行遺傳。在1999年國際胃癌協會確定了遺傳性胃癌的診斷標准。

家族遺傳性胃癌,一般發病年齡偏小,病理分型差(Lauren分型,彌漫型),具有家族遺傳基因攜帶的人群,60歲前患胃癌的幾率高達70%。根據2015版標准解讀,遺傳性胃癌的可參考以下幾個方面:1、直系親屬兩例以上患胃癌,至少一例是彌漫型,30-40%存在種系突變;2、年齡小於40歲的彌漫性胃癌,10%為種系突變;3、任何一個家屬同時具有彌漫性胃癌、小葉癌,至少一例小於50歲;4、個人雙側小葉或者多個家族成員小葉癌,一例小於50歲;5、患者同時具有彌漫型為和唇顎裂;6、印戒細胞癌的癌前病變。

可以看出,胃癌的發生除了年齡這個重要因素以外,各種外在因素就是青年患癌的重要原因,這裡面除了遺傳性胃癌不可控以外,很多是可以通過日常的生活習慣改變來預防的。

金蕾患胃癌事件,雖然不能肯定裡面有遺傳因素,但低齡患癌,其直系親屬有必要做一下突變基因檢測,除外高危遺傳因素,提早防範。

(圖片來源於網路)

熱門推薦

打開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