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捍衛主權 苦的是消費者?

交通部研擬透過調整時間帶、不停靠空橋等方式,反制更改台灣名稱、甚至冠上「中國」的外籍航空公司,但反制措施能否達到預期效果,讓外籍航空公司回心轉意取消「中國」,還是會讓兩岸關係深陷新的危機?蔡政府這步走得不可不慎。

從四月廿五日大陸發函要求「更名」以來,航空公司陸續在官方網站更改台灣名稱,有的在下拉式選單中,將台灣列在「中國」之下,有些甚至直接將「台北,台灣」,改為「台北,中國」、「台灣,中國」,就在七月底線之前,美國三家航空公司,也取消「台灣」。

蔡英文總統當時用詞強硬,強調「這種蠻橫的行為,我們不會再忍讓。」但除了台灣被矮化的情緒難以接受,如何理性地拿出實務上「有用」的反制措施,落實執行並達成目標,成為過去一周交通部等相關部會的重要功課。

這項跨部會研議的獎懲措施,看似對更名航空公司恩威並施,對改為「台北」卻未增列「中國」的航空公司,減免費用安撫;對冠名增加「中國」的十多個航空,則擬定不停帶空橋、調整時間帶等懲戒措施。

但後者涉及是否有足夠的停機空間?機坪接駁的人力、經費?等實務面待評估外,更重要的是,反制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會讓已經「冷凍」的兩岸關係,再陷入新的危機。

同時值得思考的是,反制對象雖是外籍航空公司,但搭乘旅客還是國人居多,最後會懲罰到誰?

可預見,若外籍航空因為反制而改變更名心意,大陸一定會有更進一步動作;若外籍航空不理會,讓交通部碰了軟釘子,台灣不僅失了面子也失了裡子,親痛仇快的結果,苦的還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