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第二季營運預逆風,由於匯損超過14億元,加上認列子公司虧損等,第二季獲利遭大幅侵蝕,單季稅後EPS跌至1.8元、寫下31季以來的新低。由於中美貿易戰將持續有變數,加上新晶片平台恐延後上市及供貨不足等問題,法人對華碩第三季雙率及獲利看法皆保守。


華碩財務長吳長榮表示,受中美貿易戰波及、非美元貨幣(尤其是歐元及人民幣)在第二季急貶,另一方面,持續在客戶議價及零組件採購整合方向調整體質的子公司亞旭,營運改善期拉長,因此在第二季傳統產業淡季加重對華碩獲利的不利影響。


展望下半年,華碩表示,雖然旗下三大產品線還是有兩位數以上的季增幅度,惟雙率及獲利表現得等到第四季才會有明顯增長。


華碩預估第三季PC業績將有15~25%季增、主機板及顯示卡等運算產品則有10~15%季增長,手機產品則可望解除第二季供應鏈供貨量短缺的情況,在第三季大幅增長45~55%。


針對原設定第三季手機事業營運轉正的目標,華碩執行長沈振來昨日坦言,以單季出貨量400~500萬支可達損平的規模來看,現較有把握的營運轉正獲利時間點,會落在第四季左右。


為解決供應鏈供貨問題,華碩近兩個月也進行內部小幅改組,沈振來透露,已責成由COO趙允明帶領內部新成立一規模約200人的供應鏈管理團隊,除聚焦手機供應鏈之採購、出貨管理外,也將擴及至全系統產品。


然在營收占比逾6成的PC事業上,華碩在歐洲市場除受匯兌壓力外,也因對手大舉搶食市占、不若沈振來原設下的營收、獲利增長目標,法人亦已下修全年出貨目標數。


針對英特爾新晶片平台供貨問題,沈振來強調未有提升AMD晶片比例的規畫,同時內部也已擬定作戰計畫,除持續提前做好新品準備外,加強商用PC的布局也會更積極。至於在他視為華碩核心營運動能的電競事業,下半年也將拉升營收比重在整體營運占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