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俄罗斯国防部主办的“军队-2018”国际军事技术论坛活动上中国展示的“袖箭”单兵导弹。这款导弹一经出现,立即引起各国媒体以及军方的关注。
那么,这块袖箭导弹又有什么独特之处,会引得现场如此关注?
中国这款微型导弹弹重4公斤,战斗部重量500克,射程可达3000米,最大射高2000米,是继美国“长钉”之后又一款可装备单兵使用的微型导弹。
当然,中国这款微型导弹相比美国长钉导弹有着明显不同。
长钉导弹:采用的是激光半主动制导系统,重量不超过9.1千克,每套造价4000美元,1.5秒钟可以加速到每小时900千米,并能做复杂机动动作。
袖箭:采用的是光电引导,造价更低,机动性不弱于长钉导弹,但更为轻便,更适合面对复杂的战场环境,尤其是战场中最为复杂的城市巷战。
为什么说袖箭更适合城市巷战?那首先从城市巷战开始谈起:
跃墙交替掩护
城市巷战一直是近现代战争的难点和焦点,在二战期间德军就提出尽量避免城市巷战,但却每每被苏联红军拖入城市巷战。后期,德军也利用城市给予盟军以重创。
在历代陆军教程中,城市巷战也是课程重点,从街角的侦查方式,到跃墙的战术动作;从火焰喷射器的使用,到炸药爆破;从控制道路的房屋射击阵地建立和交互射击孔的设置,到现代城市巷战远距离狙击战术与巷战破门战术配合,街道侦查和搜索、清敌等等……可以说,战术行动细节和逐步匹配的武器装备应用无不是每个国家重点研究的课题,而当中侦查和反侦察又是重中之重。
早在二战期间,德国哥利亚遥控炸弹就开始广泛使用于城市巷战,虽然这种武器在成本和具体性能上还有些缺陷,但开启了城市巷战新模式,二战后的远程遥控车和现今的无人机战术也就在这基础上孕育而生。
哥利亚炸弹
现如今,城市巷战为了对付可控制封锁整个街道的狙击手,藏在各个角落、随时可以给部队造成重大杀伤的迫击炮或者RPG发射组,无人侦查飞机和侦查遥控车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巷战中,与城市反恐、甚至野外遭遇战。在电影《红海行动》中,战士们使用无人机携带白磷弹、压制恐怖组织迫击炮阵地这样的战术,已经成为现今战术的一部分。
突击迫击炮阵地的无人机
当然,相比类似自爆无人机,美国的捕食者,以色列最新的军用无人机,还有可将民用无人机简单改造成的遥控炸弹,而且这样的战例正越来越多。相对应付这类无人机、遥控车,还有可自主寻找敌人火力发射阵地的微型导弹,自然也就放在战术武器需求清单上了。
宛如群蜂一般出击的遥控炸弹
当然,对于战场微型导弹的运用,还有更多的方向可以探索。
在《特种兵2》中出现的自主引导式子弹,还有在各种战场环境中出现的、像蜂群出巢一般散出来的各种微型导弹……无不预示着,类似微型智能弹药在战场的运用前景有多光明。当然对于某些并不适合实战的微型智能弹药,其应用前景同样不可小觑,在解决各种复杂战场环境中的复杂问题,它们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铁血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