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今天(4日)表示,未來30年亞洲地區對肉類和海鮮的需求增加,將使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及食物使用抗生素大幅上升,對環境造成壓力。

根據設在新加坡的咨詢公司「亞洲研究與參與」(Asia Research and Engagement)的報告,人口、收入以及都市化程度增加,將使2017年至2050年,亞洲對肉類和海鮮的需求增加78%。

這項研究是由香港獨立公共政策智庫與環保組織「ADM Capital Foundation」委託進行的。

報告的共同作者Serena Tan表示:「我們必須重視此事,因為大量人口以及人口成長的速度,將對環境構成壓力。」她說,體認這點以及了解問題的源頭,才能找到解決之道。

研究人員指出,供應鍊必須提高以因應需求增加,而溫室氣體排放將因此從每年29億噸二氧化碳,增加到54億噸,相當於9,500萬輛汽車的總排放量。

根據報告,為了額外的食物生產,需要增加相當於印度大小的土地,而每年的用水量也將從5,770億立方公尺,增加到1兆零540億立方公尺。

至於抗微生物藥的使用,將增加44%,達到每年3萬9,000噸。抗微生物藥用來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其中包括抗生素。

根據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今年曾警告,東南亞的食物普遍過度和錯誤使用抗生素,導致細菌越來越具抗藥性,已經對人類和動物構成嚴重威脅。

FAO在曼谷的資深經濟學家達威(David Dawe)表示,由於都市人口較易取得電力和冷凍設備,因此亞洲都市人口成長將導致對肉類和海鮮的需求增加。但他強調,收入增加是最大的原因。

根據報告,印尼、柬埔寨、寮國、緬甸以及巴基斯坦,將是肉類和海鮮消費成長最多的國家,而像中國等人口老化的國家,這類消費的成長將會比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