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中国古代封建帝制时代中少数长期当权的女性,一直垂帘听政到死。这么一个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的人,做任何事却不会为大局着想,见识窄,永远以自己利益为先,弃百姓与不顾,最终,导致了大清朝的毁灭。而对于慈禧的私生活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不仅将宫里的太监作为自己的目标,宫外的一些人也是成为了自己寻欢作乐的对象。


慈禧太后很早就守寡,当时正值年经,自然守不住寂寞。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与后宫大小太监总管各种来往,喜欢过无数男性,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伺候慈禧太后。曾经,就有这么一位不畏权势的男子——张春圃,他曾冒死拒绝过慈禧太后情意。此人曾是一位演奏汉乐器的琴师,相传,他不仅技艺高超,而且,长相十分俊俏,是世间不可多得的真正美男子。

并且,还有一点就是:他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不畏高权,彬彬有礼,深得慈禧太后的爱慕。在琴师张春圃献艺的时候,慈禧太后曾想向其表达自己的情意,但是,此人并没有为之所动,反而更加谦和,对慈禧太后更加的以礼相待。张春圃当然不傻,对太后的宫里生活也是早有所耳闻,可以说,此时的他已经猜到自己已经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


表演结束之后,担心慈禧太后会把他留下,于是,他找了借口便赶紧匆匆离开了宫中。

但是,终究他还是没能逃过慈禧的魔爪,夜里三更,慈禧太后便命人宣其入宫。太后的这番越矩的行为,旁人都能看出太后对此人的喜爱。尽管她用权利压着张春圃,这位琴师不但不领情,还就直接拒绝了太后的好意。琴师回去后感叹道:“下次决不踏入宫门半步。”后来,好几次慈禧太后都派人来找他入宫教她抚琴,他都称自己身体抱恙一一拒绝了慈禧太后的邀请。

心高气傲的慈禧太后被拒绝之后,自然是十分地不愉快,但是,她本性好奢淫逸,再加上,周围好玩新鲜的事物太多,所以,她很快忘记了这件事,琴师这才得以留下一条性命。否则,按照慈禧太后以前的个性,但凡她看上的男子,必须听从她的意思,如有不从者一律处死。在慈禧太后这般权利的威逼之下汉琴师宁死不屈,并且全身而退,实在是令人佩服。


毕竟,一旦接受了慈禧太后的情意就会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和权利地位,在这样的诱惑下,还能坚守自己的本心冒死反抗的人,他自然是人间少有且十分珍贵的。

而就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来说,这种人简直少之又少。越来越多的人渐渐地沉迷于这城市的灯红酒绿之中,忘记了自己的本性,为了名利地位强颜欢笑,趋炎附势,甚至,有的还出卖自己的身体以换取钱财名利和地位,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潜规则。很多人无法安于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总想着走捷径以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事实也证明:

“上天并不会给这些投机取巧的人好运气,总是会让他们在得到的同时失去一些更为宝贵的东西。”


除此之外,清人所写的《闻尘偶记》中也记载了几个有关慈禧太后的风流韵事:

光绪八年,一位姓白的古董商人在李莲英的介绍下会见了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被他英俊的外表和优美的谈吐所折服,当天夜里便将这个古董商留宿于其寝宫,过了一个多月才将古董商放出。还说道,慈禧太后很喜欢吃金华饭馆的汤卧果,每天都要派人去买,李莲英与金华饭馆的一个姓史的伙计很熟,所以,经常带他到宫中游玩,结果被慈禧看上,之后却不知所踪了... ...

可以说,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坚守自己的本心去做事是最重要的。只有保持本心,不被世俗所干扰,才能永远保持人性的光辉。大千世界里,各种诱惑时时考验着我们,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就能摧毁人性,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做出一些不情愿的事情。可以说,金钱、权利、地位于我们而言固然重要,但是,不代表我们就可以为之抛弃一切,坚守底线是每个人的原则。


不论诱惑再大,都不应该违背自己的本心。不然等着一切都消散,夜深人静的时候,只能独自一人暗自忧伤却又无能为力,归根究底,是自己没有坚守好最后一道底线。凡事有得必有失,得到了某些东西就必然意味着要失去些什么,这是万物天地之常理,所以,我们再做决定之前应该考虑好后果,不要等到最后追悔莫及了。

参考资料:

『《琴工张春圃》、《闻尘偶记》』(山川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