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世紀50年代中期,在學者郭沫若的主持下,考古工作者對明朝定陵展開挖掘工作。眾所周知,中國封建社會墓葬文化形成已久,有身份地位的歷史人物用這種方式標榜自己地位的獨特。中國古代曾經出現的規模宏大的陵墓成千上萬,然而經過時間點篩選,最終能夠留存至今的可謂是鳳毛麟角。埋葬著著名的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後的定陵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由於技術限制,從定陵中出土的文物大多遭到毀滅性破壞,連萬曆皇帝的遺體都變成一把骨頭。荒謬的是,傳聞郭沫若到處挖陵墓的初衷裡包含大量私人目的,其中之一便是想要親眼目睹一些著名文化作品真容,如下落成謎的《蘭亭序》。這還不算,毀了定陵之後,郭沫若又申請開挖秦始皇陵,週總理忍無可忍,當即回復“十年之內不要再提此事”。

原本能夠完好地保留下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這便是定陵分外令人惋惜的原因。在歷史上,無論是規模還是價值超過定陵的帝王陵墓不在少數,清末的慈禧墓便是一例。受財富所累,慈禧下場並不比萬曆好多少,僅僅是為了奪取其口中的夜明珠,盜墓者竟將慈禧下顎生生扯裂。在古代墓葬文巔峰之一的漢代,出現的規模龐大的陵墓更是數不勝數,然而,一番滄海桑田過後,只有極少數得以倖存。考古工作者曾對數千座漢代古墓展開挖掘工作,結果發現僅有其中寥寥幾座堪稱完好。在被毀掉的陵墓之中,漢武帝的茂陵無疑最令人心痛。

漢武帝一直被視為“千古一帝”,在中國古代歷史中的地位極高。然而,與在政治上的豁達不同,漢武帝在人生規劃上顯得有點患得患失。他登基伊始就下令為自己修建陵墓,並盤算著如何用金銀珠寶塞滿它。據《關中記》載:“漢諸陵皆高12丈,方120步,惟茂陵高14丈,方140步。”換算成我們熟悉的單位,茂陵總佔地約5.7萬平方米,高46.5米,頂端東西長39.25米,南北寬40.60米。按照層高3米估算,茂陵約與一座15層住宅等高。

茂陵的勘定過程充滿傳奇色彩,相傳漢武帝在一次狩獵時,偶然在茂鄉一帶發現了一隻形如麒麟的動物,認為此處乃風水寶地,遂下令在此開鑿墓室。經過53年的瘋狂修建,茂陵規模一擴再擴。為了用寶貝塞滿墓室,漢武帝可謂是用盡一切手段,甚至險些晚節不保。《晉書·索綝傳》對此有記載:“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把全國每年總收入的1/3拿出來,白白扔進墳墓裡,這樣的描述也許存在誇張,但行為實在是太過極端。

《漢書·貢禹傳》也說:“武帝棄天下,霍光專事,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劉徹為了死後享陰福,活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荒廢朝政了,如此做法放在漢武帝這樣一個光輝偉大的形象身上,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漢武帝的“橫徵暴斂”為茂陵賦予了極高的地位,有學者認為,茂陵甚至成為了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可以同始皇陵媲美的帝王陵。

漢武帝時代是漢朝國力的巔峰之一,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充山陵”,我們很難想像茂陵中究竟埋藏了多少寶貝。毋庸置疑的是,當漢武帝於公元前87年3月29日駕崩時,茂陵中已經積攢了一筆富可敵國的巨額財富。正所謂樹大招風,茂陵自然是吸引了不少別有用心之人的關注。文獻中有這樣的記載:曾有兩個參與了茂陵修築的士兵,本想仗著對內部結構的了解,偷偷潛入墓室中拿幾件寶貝,誰知剛進去沒走幾步,這兩個倒黴鬼就觸發機關,當場被亂箭射死。

從公元前64年開始,文獻中逐漸出現了茂陵被盜的記載。當年,有人從地宮中盜出雜經30卷,值得一提的是,經卷在當時價值有限,但裝經卷的箱子卻都是純金打造。隨著漢室衰微,朝廷再也無力維護規模龐大的皇家陵墓。公元25年,赤眉軍在撤退時路過漢代皇陵群,與守陵部隊激戰後,不但草草地洗劫了陵墓,還放火將茂陵付之一炬。附近的衛青墓、霍光墓等無一倖免。《後漢書·劉宣子傳》曰:“……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後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 ”昔日高高在上的王侯將相死後被開棺辱屍,受盡屈辱。隨後,這夥賊人找來所有可用的大車運送寶貝,日夜不息,前前後後一共用了數十天。

茂陵從此一蹶不振,然而,每當有盜墓賊想起它,來這兒逛一圈,茂陵便不會令他們失望。即便是經過十幾個世紀的摧殘後,茂陵依舊給世人們留了最後一筆遺產。1979年,茂陵博物館開館,考古工作者們從這座寶庫的殘垣斷壁中搜尋到的“殘渣”,仍然令世人大開眼界,備受震撼。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