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明心理團隊


大家晚上好,你是一個自私的人嗎?通常我們會認為,自私的人會受到身邊的人的厭惡,而無私的人則更受歡迎。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並非完全如此。首先,這兩種行為都是非常極端的,自私的人,往往不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而無私的人,總會忽略自身的感受,犧牲自身利益,被人佔便宜,難以長久。心理學家指出,你之所以感到不快樂,是因為你還不夠自私!適度自私的人往往更快樂,什麼是適度自私呢?今天的文章,將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兩種心態各自的問題。

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適度自私

有人會認為,自私的人,總是從自身的角度出發,從來沒有顧忌別人的感受,因此會比較自由。事實上,他們的人際關係非常一般,缺少真心朋友,內心比較封閉,甚至身心不健康。這一類人,給人的感覺很聰明,其實是非常幼稚的表現。無私的人,他們給人的感覺是樂於助人,無論什麼要求,只要他們能幫得上忙,都會幫忙,而且也不會刻意要求回報。但是,雖然表面上他們不會拒絕,其實內心時常陷入矛盾當中,這也將會造成身心不健康。

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感到幸福的決定因素是?

所以,你應該發現了這兩類人的問題所在。為了能夠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態,我們應該學會保持適度的自私。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個體在社會中感到幸福的決定因素,並不是權力,更不是財富,而是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及擁有自己的生活興趣和健康的身體。雖然每個人的本質都是自私的,但是,誰都不願意被別人認為是自私的。

當有朋友跟你借錢的時候,你往往會非常糾結,特別是在自己經濟困難的時候。此時,你不妨換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如果因為你不借錢給對方,導致雙方關係破裂,那只能說對方不注重你們的關係,不值得交往。另外,對方的借錢理由可能也不太充分,那就更加不可能借了。總之,不要因為面子問題,而不敢開口拒絕。

心理學登門檻效應

登門檻效應

有一種特殊的人類心理效應,叫做登門檻效應。就是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別人會在不斷滿足的情況下,跟你提出更加過分的要求。此時,要是你拒絕他,那麼他就會因此和你斷絕交往。那麼,應該怎麼做呢?心理學家提出三個建議。

1、當你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如果因此感到糾結,那麼也就意味著,你自身的利益遭受損害。你可以大膽的跟你朋友講清楚,如果不好意思拒絕,可以採用比較委婉的說法拒絕。

2、你的幫助到底有沒有意義,要是你幫助別人之後,結果卻得不到預期效果。那麼,你將會有可能受到別人的嫌棄,認為你幫倒忙。所以,當你認為對方的要求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那麼就應該果斷拒絕。

3、在幫助別人之前,不要去指望別人知恩圖報,這其實是非常不成熟的想法。如果你總想著有利可圖,那麼勸你還是拒絕,免得最後埋怨別人。

相信你看了以上的這些分析,你已經懂得如何成為一個適度自私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