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是“凍”出來的嗎?看看專家怎麼說,漲知識!

河北青年報 2018-10-10 15:17:25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對於關節炎,我們可能並不陌生。加之現在天氣轉涼,身邊的人總會提醒我們,穿上秋褲,小心凍出關節炎!那麼,關節炎到底會不會“凍”出來?到底是什麼誘發了關節炎呢?實際上,對於有些類型的關節炎,根源也許並不一定是你的“關節”出了問題。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陳海英提醒,有了症狀要及時就醫,判斷是否得了關節炎並鑑別出得了哪一種關節炎,才能對症下藥,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

骨關節炎並非凍出來的

寒冷的冬天快到了,不少愛美女士又開始了“要風度不要溫度”的日子。作為女性,注意保暖確實是養生大法,關節炎患者在受涼後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因此也容易讓人誤以為寒冷是導致關節炎的罪魁,但是關節炎,還真不是靠凍就能凍出來的。

陳海英表示,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的“關節炎”或者“風濕”,在醫學上多為骨關節炎。據了解,50歲以上的人40%~50%都有骨關節炎,在年齡更大的人群中比例則更高,是發病率最高的骨關節病。

人體的關節也和很多商品一樣有“使用壽命”,如果年齡達到了關節的使用壽命,軟骨會磨損,關節會發生退行性病變,在負重的關節上例如膝蓋、腰椎上比較常見。我們與其說這是一種疾病,倒不如說是關節的正常磨損。對於骨關節炎來說,損傷是不可逆轉的,因此治療方法不是很多,也無法治癒,只能緩解症狀。如果被確診為骨關節炎的話,就要減少跑、跳、蹲、爬山、爬樓等負重運動;另外建議減肥,因為體重對於關節的壓迫也很嚴重。

對於骨關節炎患者來說,雖然不建議做負重運動,但還是要適當進行低強度且不負重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走、慢跑、游泳等,同時加強肌肉的鍛煉,通過蹬腿伸腿,把關節功能鍛煉得更好。年齡大的患者建議拄拐。

這幾種關節炎,可能是免疫系統惹的禍

由於觀察到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和天氣變化有關,所以我們總是誤把這類表現為骨關節疼痛的疾病都稱為風濕病。陳海英告訴我們,現代醫學中的風濕病指的是累及關節及周圍軟組織,包括肌肉、韌帶、滑囊、筋膜的疾病,病因多與免疫系統的異常以及易感基因有關,因此又稱為風濕免疫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性關節炎、結締組織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關節炎表現等等。因為上述疾病都是由於免疫系統攻擊自身關節組織而導致關節炎症的,所以這類關節炎也被稱作自身免疫性關節炎。

對於這類關節炎,目前發病機制尚無定論,可能是由於遺傳因素、免疫紊亂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無法進行預防。不過,陳海英告訴我們,得了這類關節炎也不要怕,只要及時發現、及時用藥,都可以控制得很好。譬如被稱為“不死癌症”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早發現、早治療,絕大部分都不會致殘,愈後也很好。

痛風性關節炎日趨年輕化

據介紹,在如此多種類的關節炎中,痛風性關節炎是可以預防且治癒的。陳海英表示,痛風性關節炎和代謝相關,身體代謝水平出現問題,尿酸沉積,多以中年男性、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常見。

現如今,生活水平提高,食物裡尿酸、嘌呤類物質很多,尿酸升高導致晶體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部位,形成痛風性關節炎。陳海英告訴我們,在臨床上,十幾歲小男孩得痛風性關節炎的例子也並不少見,痛風性關節炎日趨年輕化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

不過,與其他種類的關節炎不同,痛風性關節炎通過飲食方式的改善是完全可以預防和治癒的。有痛風家族史的病人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痛風的良藥物。如果一不小心患病,通過合理飲食和藥物治療,反復發作的病人把尿酸降到達標值,慢慢沉積的結晶就會溶解掉,痛風就不會發作了,沉積在腎髒的痛風石也會慢慢溶解。但是,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期和終生去治療。

總之,關節炎的種類很多,發病機制也十分復雜,治療的方式也大不相同。因此,對於出現了關節炎症狀的病人來說,一定要到專科醫院去把各類關節炎鑑別開,判斷自己是否真的患了關節炎或者是患了哪種關節炎,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進行針對性治療,讓自己遠離關節炎的困擾。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李瑤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