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約克大學的幼兒專家說:「成人需要全力説明1到2歲的寶寶學習同理心。同理心是所有關係的基礎。」幸運的是,我們有大量簡單實用的方法可以鼓勵寶寶學習同理心。我希望每一個父母都能告訴自己的孩子,儘管你並不完美,但你依然很棒。嘗試給予他愛與甜蜜,讓他找到認同感,別讓他在小小年紀,就輕易丟掉了自我。

對於孩子,教他們說合適的話

即使是非常愛講話的寶寶,也可能不知道在遇到某些重要情緒時應該說什麼。

美國加州的一個媽媽,經常在一些對話中培養2歲的兒子對情緒的認識。

舉個例子:當弟弟哭的時候,媽媽就會問2歲的哥哥:弟弟為什麼哭?而哥哥就會回答「啊哦」或「摔倒」這些單詞,然後就去拍拍弟弟的背。其他時候,媽媽會提供一些指導:「弟弟哭了,你覺得是不是因為你拿了他的玩具?」這些交流幫助哥哥不斷地關注他人感受,然後教他在不同的場合說合適的話。

講述故事是一個好方法,最好是講一些寶寶幫助別人或對別人友善的事。寶寶喜歡回顧他們做過的或說過的小事,幫助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如何影響別人的感受的。

幼稚園活動,孩子爸爸帶著女兒瘋,我在樹蔭下坐會著,旁邊坐著的媽媽突然問我說,你是娜娜媽媽麼?我說是的。她就說,我是涵涵媽媽,我兒子說娜娜是他女朋友,我問他娜娜知道嗎?他說不知道。

我倆都笑了,然後她就愉快的拿出手機來給我看她兒子是誰。女兒班裡的小朋友我幾乎都認識,每次送女兒晚了,到走廊門口,都會有一堆小蹦豆兒跑出來此起彼伏地喊,阿姨好!有時我蹲下給女兒脫外衣,還會有別的小朋友湊過來親親我的臉頰。

女兒在教室裡上體操課,有時會跑過來隔著玻璃對我笑,我就把嘴貼上去親親,旁邊一個小女孩兒看了,也過來撅著嘴等著,我就也隔著玻璃親了親她。

你看良好的親子關係,除了喜愛,還建立在尊重、表達和深深的瞭解之上。親子關係實際上一直指的是直系親屬,這種關係對於他將來的社會交往、性格的發展,還有包括他自己的成人之後,比如說婚姻關係、異性關係都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對於孩子,教他們這麼做

觀察家長怎樣和別人互動,是寶寶們培養同理心的最有效方式。家長應該抓住機會展示對別人的體貼:詢問你的搭檔今天過得怎麼樣,為老人開門,把摔倒的小孩扶起來。「在展現同理心的時候,你就是寶寶最大的模仿物件。當你在安慰別人的時候,寶寶可能學習你的聲音語調和身體語言。下次發生類似情況時,寶寶就會用同樣的方式進行。

給孩子提供練習機會

1~2歲時,寶寶生命中第一次開始和你期待的有所不同。在嬰兒期時,如果他想吃,你就去喂他。而現在,他想吃一大碗冰淇淋,但是你可能不允許。他可能會想:我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兒。這時,應該鼓勵寶寶和不同類型的人接觸,讓寶寶意識到別人的感受可能和自己不同。這樣有助於寶寶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感受不同的東西。可以從最基本的事情開始,比如,媽媽喜歡花椰菜,但是我和爸爸並不喜歡。

當寶寶逐漸長大,你可以讓他更多實踐,認識並滿足別人的需求。讓寶寶幫忙照顧小寵物——比如給寵物餵食,梳理毛髮,這些可以讓他在日常生活中意識到除自己之外別人的需求。

一位網友說:長大了才發現,爸爸媽媽給了我最大程度的尊重和自由。我從小可以參與家裡大小問題的決策,小到購入新電器,大到買車買房和我自己的人生規劃。我從來沒有被逼迫上興趣班,沒有因為考試成績下降被打罵,沒有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下。

小學畢業我說我想上重點中學的私立初中部,高二分班想學文,上了大學又想退學出國,他們的態度永遠是,全家人坐下來討論長談一番,如果我堅持,他們就支持。我交了男朋友,爸媽自然對他的職業有想法,覺得自己的寶貝女兒要經常性的提心吊膽怕他出事故,還要一個人承擔起各種家庭瑣事——然而他們沒有逼我分手,也從來不會給我介紹什麼青年才俊高富帥。

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自己選擇的路,爸爸媽媽不能替你走,你要自己負責。我媽媽是一個非常會生活也會持家的人。而我爸雖然工作忙,雖然是個糙漢子,卻一直堅持了一個原則,家裡的事情他顧不上,於是他不多說,一切都尊重我和我媽。初中的時候家裡開會選家長,我媽投給自己,我為了保持中立棄權,而我爸,把票投給了我媽。

親子關係好的家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而不是無邊界的共生關係。怎麼樣才能做到呢?要注意以下3點。

1 .本我需求被認可,並且可以被自我管理

家庭是一個共同體,是一個超我,如果超我無法容忍一個人的本我需求,一個人就會偽裝,就會有部分是逃離家庭的。

本我需求追求唯樂原則,需要被管理,但是自己的需求是什麼只有自己瞭解,本我需求被他人管理,就會出現互相覺得對方在浪費時間的現象。自己管理自己的需求,違規了要受到懲罰。 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家庭一定要有明確的相處規則。

2.有明確的規則

明確的規則讓我們每個人都很輕鬆,我們可以依據這些規則自己去衡量行為的正確性。

很多孩子很恐懼於給父母打電話,因為經常自己很開心的東西和父母講,父母就會教育,沒有任何讚揚。這時候孩子就會迷茫,到底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這個規則需要大家協商出來,對任何人都有效,不同的人物還有不同的要求,規則面前,人人平等。

3.意識到並且尊重孩子的尊嚴

教育的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在不傷害孩子的自尊的前提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了自尊,懂再多道理都沒用。人性長期被壓抑,尊嚴一直不被尊重的孩子,有時可能會象被關在籠子裡的野獸一樣危險,尤其男孩子! 所以,家長不要肆意蹂躪孩子的天性,踐踏孩子的尊嚴。要學會維護孩子的自尊,尊重孩子的選擇,平等的對待孩子。

[https://youtu.be/OACSBLNJsbQ]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