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無數,“百草”變良藥:中藥炮製方法,收藏這一篇就可以了!

原創 健康養生醫師 2018-08-16 09:52:46

中草藥來源於植物、動物和礦物。它們大小不等,多數含有雜質,需要進行加工處理,才能作為藥用。這種加工的工藝過程,就叫做“炮製”。

中藥必須經過炮製之後才能入藥,這是中醫用藥的特點之一。中藥炮製是根據中醫藥理論,依照辯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調劑、制劑的不同要求,所採取的一項制藥技術。中藥炮製學是專門研究中藥炮製理論、工藝、規格標准、歷史沿革及其發展方向的學科。上述概念可在A型題和X型題中出現。

漢代所說的“角發”“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藥——血餘炭。“口父咀”即是當時的切制飲片。到劉宋時代,雷斆撰成《雷公炮炙論》,是我國第一部炮製專著。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載藥1892種,其中有330味中藥記有“修治”專項。明代繆希雍撰的《炮炙大法》是我國第二部炮製專著,並將前人的炮製方法歸納為:雷公炮炙十七法。

清代張仲岩著《修事指南》為我國第三部炮製專著,其中多源於《證類本草》和《本草綱目》,張氏認為炮製在中醫藥學中非常重要,他說:“炮製不明,藥性不確,則湯方無准而病症無驗也”。

炮製有什幺作用呢?

一、可以清除雜質及非藥部分,使藥物純淨,便於服用。像有些植物藥去掉皮、心、核;有些動物藥去掉頭、足、翅;礦物藥要剔除泥沙等。還有些藥物,需經過漂洗、烘乾、烘焙等去除腥臭味。

二、便於製成藥劑。有許多原先,需要進行切片、粉碎才能配成藥劑。有些整塊或堅硬的藥物,如檀香、蘇木等,又需搗碎或炎(烘培)酥後,才能入藥。

三、可以改善某些藥物的性能,加強或緩和藥物的作用,以適應醫療需要。有些藥物生、熟作用各不相同,如生地具有清熱、涼血的功能,加工成熟地後就有滋陰補血的功效;蒲黃生用可以補血,炒成蒲黃炭可以止血。此外,中草藥酒炙能提升活血作用,鹽炙能潤下入腎;姜炙可溫下散寒,蜜炙取其性緩而有潤燥作用,醋炙可使藥性收斂而入肝。

四、能夠消除或降低藥物的毒性,便於醫療使用。如半夏生用有毒,刺激咽喉,需用姜、礬水浸泡,以解其毒。巴豆中含有脂油,具有猛污作用,去油後瀉下作用就緩和多了。

五、可以利用藥物各個部分的藥用成分。如麻黃,莖能發汁,而根知止汗;蜀椒能溫中散寒,而椒目(即蜀椒粉)能利尿。

加工炮製是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必須與時俱進,及時運用新技術改進以適應實際需求,下面介紹幾種藥材的炮製改進方法及優劣對比列下,以拋磚引玉。

1、皂角刺

習用方法:不切片就進入藥房,給藥材調配和患者攜帶造成不便方法。

改進方法:將皂角刺放入一容器中,加入8%~10%藥材重量的水,攪拌均勻,悶潤過夜。取下粉碎機的篩網,上緊螺帽,把進料口完全打開,活動電機運轉平穩後均勻加入皂角刺。粉碎完畢應立即將皂角刺飲片晾曬,以免黴變。好處:飲片為粗絨塊,手抓無刺感,便於調配,且吸水性好,有效成分易於煎出。

2、麻黃

習用方法:以蜜炙品用得最多,但蜜炙品在貯存過程中,特別是在基層醫院貯存條件不高的情況下常易吸濕變潮、超黴變質。

改進方法:每10kg麻黃,用煉蜜2kg,黃酒0.5kg。用黃酒稀釋煉蜜,淋於麻黃段中拌勻,稍悶,用文火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即得。優點:比傳統方法產生黴點的時間更長,更耐於貯存,適於基層醫院貯存。

3、水蛭

習用方法:一般用滑石粉燙法炮製,此法炮製的水蛭腥味較濃,入煎劑後產生不快氣味,難以服用,且易吸潮回軟,進而變質。

改進方法:取水蛭段加黃酒拌勻,悶透,用文火炒至酒吸盡,取出,放入烘箱或烘房內80℃烘至微鼓起,質酥脆時取出,放涼,密封保存。優點:酒炙後,腥味減弱,便於煎服;水蛭乾燥充分,利於粉碎;增強水蛭破血逐瘀通絡的功效。

4、馬錢子

習用方法:多用砂燙法和烘烤法,由於是手工操作,所以存在效率較低、經驗性強等缺點。

改進方法:取出馬錢子,適量放入爆米花機內(1/2容量),以中火加熱,緩慢勻速旋轉,燥米花機(15r/min),加熱5min,待氣壓表指針到152kpa時將馬錢子快速減壓爆出,冷卻後撞去絨長。優點:爆壓法只需掌握壓力和時間,加工周期短,操作簡單較少受經驗的影響,可減輕勞動強度,節約燃料。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