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首相纳吉被指害得国家欠下一屁股的债,以致希盟接下的是烂摊子,国家债台高筑,要落实种种民粹政策确是不合时宜,情有可原。
但是,希盟政府现在努力在推行的新政策,有不少是没有在大选前告诉选民、大选后从天而降,急于落实却没有咨询民意,也和救国扯不上关系。
执政宣言只说废除收费站,没说搞第三国产车;宣言只说承认统考,没说换成黑色校鞋;宣言只说统一最低工资,没说资深外劳要收1万令吉人头税;宣言只说降低人民负担,没说要开征各种名目的新税务。
政府霸气十足取消或展延大型公共交通工程,包括隆新高铁、东海岸铁路、捷运第二干线等,就算要赔偿数以亿计款项也在所不惜。但政府口说没钱,却要国库控股旗下公司去投资混合动力车,说得过去吗?
承认统考并不花钱,行动党主席陈国伟于3月曾说,这不需修宪或修法,只须要内阁一个议决就能把最后一里路走完。他说,行动党一旦执政中央,将以行动证明何谓捍卫华教,在短时间说服马哈迪接受承认统考。
可是,统考最后一里路如今要考虑到马来组织的反对声音,变成有5年来研究的漫长路,反倒是废除死刑却完全不必研究,也不必理会民间的强烈反弹,立即呈上国会准备寻求通过。
希盟讲求环保理念,禁止使用吸管和塑料袋,但还没有给予替代品和时间让民间去适应和转换,反而是“洋垃圾”只须征收每公吨15令吉的入口费,何等讽刺。
希盟执政后,马哈迪一再发表华人富有论,并升级到“合理歧视特定族群”,还有雪州与柔州高官宣布禁止啤酒节,以及甲州的国际美食节闹出关闭非清真摊位的风波等,希盟的“我们不一样”变成“我们走了样”。
选择性兑现承诺
行动党秘书长兼财政部长林冠英避重就轻,选择评论甲州两名火箭议员接受州元首封赐拿督勋衔的争议,指火箭领袖不应接受勋衔,以免被人民认为火箭人要“升官发财”。
受不受封勋衔并非大事,种族和宗教化政策才是对国家和经济不利的重要议题,但是,行动党高层选择集体沉默。
希盟选择性兑现承诺、选择性聆听民意、选择性回应课题,只落实自己要推行的政策,利用前朝的错误来掩饰本身的无能。
希盟指控前朝选择性提控林冠英低价买屋,如今希盟选择性无罪释放大堆人,连奸杀女性的色魔也可能免死,但砸酒瓶的嘉马被秋后算账。
希盟曾誓言废除煽动法令、印刷法令、官方机密法令等恶法,如今有人涉及侮辱首相而在煽动法令下被捕,也有中文媒体涉及报导性别平权运动而接到内政部的警告信。
竞选宣言不是圣经,执政后就丢在一旁,不兑现承诺也就算了,还有花样多多、扰民有理。选举前人民是老板,选举后“你是YB或我是YB”,希盟新时代未免太过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