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行動性越來越強,能走能跑了,爸爸媽媽就會發現——自己說“不行”!“不要”!“不能”!“不可以”……的時候越來愈多了。可是,“不”說得越多,我們自己也感覺越疲憊,好像老得都快一點兒了。更可氣的是:爸媽越說“不行”,孩子越跟我們“對著幹”,越來越不把爸媽的話當回事。

早上9:00 :“不要在沙發上跳”!

早上9:10:“不要亂動你爸爸的音響”!

早上9:15:“不要玩水”!

早上9:27:“不能碰熱水壺”!

早上9:35:“不要碰到插板”!

……

當娃逐漸長大後,當媽的會發現自己情緒偶爾會莫名急躁,有時候娃的一個動作一句話,就會點燃我們,剩下的就是娃驚嚇後的哭鬧。每當這時,我就會反思自己,為何不能抑制住衝動,不能好好和娃說話呢?為什麼娃就不能聽話,不讓幹什麼偏偏去幹什麼呢?

2、3歲的孩子畢竟還小,在一個充滿“誘惑”的房間裡,指望孩子靠自己的“意志力”來控制自己的行為——我們多半會失望的。

所以,對比較危險的地方,比如櫥櫃、插座、尖銳的桌角等,事先做好 兒童防護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多堅持一下房間裡的陳設,不想讓孩子碰到的東西,最好就放到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最後,讓孩子明白:這個房子裡,有些區域是你的 “禁區”,比如廚房。

可以嘗試在廚房門口貼上一個“禁止”的標誌,並教會孩子認識這個標誌。

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我們也會看到很多地方貼著這樣的“禁止”標誌,就可以趁機和孩子一起認一認。

一來,孩子覺得認識了一個標誌,懂得了一個社會規則,這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二來,孩子會意識到,這個“禁止”標誌,是個社會通用規則,很權威,並不只是“媽媽不準”,孩子更願意遵守。

當爸爸媽媽給孩子 設定限制規則的同時,讓孩子知道她“可以做什麼”,規則更容易被遵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有堵,也有疏。比如:

對孩子說:“不準在桌上玩水”,孩子會感到很沮喪,容易跟媽媽對著幹,所以我們可以建議另一個方法:“我們去浴室裡玩水吧”。

幾乎任何讓孩子“不要做”的事,都可以用另一種更積極的方式改寫。比如:

“不可以站在椅子上!”你可以說成“可以坐在椅子上”。

雖然其實是相同的意思。

但當爸爸媽媽沒說“不能做什麼”,而是直接說“可以怎麼做”的時候,孩子的感受更好,他會覺得“ 我和大人之間沒有衝突,我們是一夥兒的”,於是跟更願意接受爸爸媽媽的建議。

爸媽希望孩子怎麼做,就直接把那樣的行為在孩子面前展示一次。比如:

孩子使勁兒拽著小貓的尾巴,爸媽覺得這樣不好。

那麼,握著孩子的小手,一起輕輕的撫摸小貓,然後對孩子說:

“我們應該這樣對小貓,你看小貓多喜歡”。

這樣做,不僅教會了孩子 處理某件事的正確方法,同時,還給予了孩子最喜歡、最重要的獎勵—— 父母的時間。

對於孩子來說,來自父母的任何關注,都是珍貴的。

爸爸媽媽願意花時間親身示範,就是最好的陪伴和關注。

四、重新定向,用選擇去代替指令

孩子跟我們對著幹,也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行動力的增強,孩子也越來越越追求 “獨立性”。

比如,有時候大人說,“把那個凳子搬過來,你搬不搬,你搬不搬?”叛逆期的小朋友一任性,可能就說,“不!”

但是如果給孩子一點選擇,用更尊重的語言,就會好很多,比如:“寶寶,你想搬那個藍色的凳子,還是那個紅色凳子?”

小朋友有一定的自主選擇權,他也感覺自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五、說“不”之前先想好,可以少說幾個“不”

當孩子做一些頑皮的事情時,我們大人很容易“下意識”地說“不”!

比如:

“不要走小土坡”;

“不要用手摸顏料”;

“不能玩手機”……

但剛說完“不要”之後,我們自己又覺得:

孩子好奇,去走走小土坡,也不是多危險的事兒;

出於好奇,摸摸顏料,其實沒什麼壞處,對觸感的發展還有好處;

雖然玩多了手機不好,但這是今天第一次玩,而且才玩了幾分鐘……

於是我們就“隨他去吧”,不了了之。

這樣的考慮很有道理,可問題是: 對孩子說了“不要”,之後又讓他繼續,很容易破壞爸爸媽媽的權威。

所以, 說“不”是件很珍貴的事,禁止孩子做某事之前,請確保它的重要性足以讓你說“不”。

當然,這並不是讓爸爸媽媽以後都不對孩子說“不”了,關鍵是要明智地使用“不”,把“不”說在“刀刃”上。比如:

當孩子試圖玩火時,當孩子過馬路時試圖鬆開你的手時,我們完全可以大聲說“不”。

平時說得少,關鍵時說出來更有效,孩子就會知道: 在某些時候,沒有談判的餘地!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