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默迪卡民調中心研究經理陳承傑說,希望聯盟政府執政百日後的民調顯示,各族群普遍對希盟政府的滿意度逐漸下滑,顯示新政府與選民的蜜月期已過。

「下滑的原因,主要是經濟未見起色及部長的表現,但選民對於新政府在各族群關注的課題上,並沒有做出很好的回應,也是一個因素。」


陳承傑昨晚受南方大學學院邀請,在該校主講「政黨輪替的改革與挑戰」,上述講座由南方大學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潘永強主持,出席者包括南方大學學院代副校長安煥然。


陳承傑指出,據該中心在大選前所做的民調,人民關心的重要課題包括通貨膨脹、貪污及工作機會,並認為國家正走在錯誤的方向,乃是經濟問題所致。


「今年4月至8月的民調顯示,人民對於馬來權益及各族公平待遇課題的關注程度已從12%上升至21%,顯示巫裔選民擔心權益受損。巫裔民眾對於希盟執政百日後的滿意度,從5月杪的63%下跌至8月11日的49%。」

他說,華裔及印裔則普遍對於新政府管理經濟有信心,惟各族民眾對於首相敦馬哈迪及中央政府的滿意度卻在微幅下滑。

他說,509大選後,民調數據顯示,除柔佛州以外,伊斯蘭黨在國陣過去幾個傳統強州,都獲得過去支持國陣的馬來人選票,希盟無法獲得過半的馬來選票,在東海岸州屬只獲得少於20%的馬來選票支持。

「換言之,過去支持國陣的馬來人基於種種原因不出來投票,甚至乾脆把票投給伊黨,加上希盟原本的馬來選票,促成馬來選票三分天下,國陣最終失去政權。」

林宏祥:須跳出種族鬥爭框架

另一名主講人,大同工作室執行主任林宏祥認為,國人在迎來國家首度實現政黨輪替的同時,也應思考如何在實現民主及政體改革時不受到國內族群認知思維的阻礙等挑戰。

「國人在對待不同課題上,必須跳出過去各族群鬥爭的傳統框架,互相理解彼此的訴求,以更高度的視角來看待各種課題。」

他分析,我國的多元宗教、種族及文化有其美好的一面,但這多元之間的差異也帶來分歧及摩擦。

他舉例,國家要實現政黨輪替,最大的難題就是在一些課題上,各族群無法達成共識,同樣的課題,對於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認知。

「承認統考課題上,華社普遍希望政府在教育體制上,公平對待各源流學校,但馬來人卻認為這會威脅馬來語。」

他反建議,華社是不是應以更宏觀的角度提出教育體制不公,例如也為其他源流教育爭取公平提出訴求,而不要局限在只是爭取承認統考,同時也應讓馬來人了解何謂統考及其意義。

另外,林宏祥說,在我國族群身份認知所帶來的挑戰,過去就像魔咒般的一直存在,這不僅造成過去幾次大選政黨輪替的失敗,也是反對黨分裂的主因,更被前朝政府利用來挑起各族的不安來保住政權。

「諷刺的是,因為前首相納吉促成全民團結,這個魔咒終在509大選被打破。但無可否認,即使實現政黨輪替,但希盟政府所得到的馬來選票並沒有過半也是事實。」

最大挑戰是「共識」

林宏祥表示,馬來人社會對於希盟政府剛執政時,讓華人任財政部長、讓非穆斯林任總檢察長及首席大法官,讓他們不禁擔心,是否真如國陣所說的希盟執政會影響伊斯蘭國家的國體及馬來人特權。

「非馬來人在大選後,以為什麼課題都能馬上獲得解決,但一些課題卻因新政府顧慮主流馬來人的反對必須妥協而對政府不滿。」

他總結,對於未來由公正黨候任主席拿督斯安華所領導的希盟政府,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在獲得大多數人共識下,在各項議題上,實現政體改革及發展國家民主進程。

他呼籲國人不要錯過這個難得能實現政黨輪替的黃金機會,仔細思考如何以政治體制改革,為未來民主化進程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