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只有剛滿1、2歲的寶寶才會丟東西,這個症頭有的到了3歲還是很愛,為什麼孩子就是要丟東西、搞破壞呢?只是為了吸引注意力嗎?不管拿到什麼,只要在他手上就丟,最怕他拿到危險物品丟了受傷,媽媽每天都在喊一樣的事、地上老是有收不完的玩具與東西……叫他別丟,不但不聽,反而丟的更開心,禁止他就尖叫生氣。
不當行為的防堵不如好好疏通!
「禁止」是消極的做法,無法滿足零到五歲正在成熟的孩子內在動機及需求,父母不如瞭解孩子發展上的需求,思考積極的做法。
例如三歲前的孩子丟東丟西,這些大人認定的「破壞」,卻是幼兒創造力的建設;三歲後的孩子,會亂丟東西,極有可能是要吸引注意或宣洩情緒。
三種搞破壞,是小孩智力在發展
1、大人在忙,沒辦法陪玩,就開始搞破壞:
孩子一直來找大人玩,其實不全然是件壞事,因為孩子很小就發現,有人陪伴,遊戲變化會更多,會更好玩,這是一種社會化及心智的發展。
如果小孩找不到大人,而開始搞破壞,那就是一種吸引大人關注的行為,這種孩子,是聰明的小孩,正在快速的智力發展,才會窮盡所有的方法,就是要把媽媽叫過來。
至於,很多媽媽説,那小孩為何要用搞破壞的方式?答案很簡單,因為搞破壞比較快。
2、開始在拿工具,東拆西拆的搞破壞:
孩子拿東西搞破壞也是常見的,很多媽媽很擔心孩子的危險與否,例如拿剪刀、刀子、螺絲起子、鉗子等⋯⋯
但不說你或許不知,東拆西拆是一種「工具使用」的智力在發展,所以父母也擋不了他。
操作工具的活動中,足以刺激孩子的空間、協調、專注等能力,所以父母看到孩子拿工具,千萬不要大驚小怪,反而要適度的增加孩子有拆東拆西的機會,讓孩子發展自己的大腦學習,千萬別急著發怒。
3、不照玩具的玩法玩,就是愛創造其他種玩法:
在教育現場,我們常看到很多孩子,玩遊戲都不會好好照一般的規則玩,拿到一個教具就開始天馬行空的搞破壞。你愈教他怎麼開始玩,他就愈不聽,要用自己的方法玩。
這其實也是智力在發展,因為孩子開始改編劇本,代表孩子很清楚原本劇本的答案,而且,他們不喜歡重複,一下子就覺得無聊,這都是智力在發展的特徵。
孩子愛搞破壞怎麼辦
1.提供機會讓孩子釋放破壞慾望
面對幼兒的破壞力,會得到的結果是,今天禁止幼兒去破壞音響,明天卻發現電視機被割了好幾道痕跡。
而積極的方法是,在家中儘可能供適合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環境。
知道孩子會拿筆畫沙發,不妨先準備白板或圖畫紙,每天在固定的地方讓孩子畫得夠;知道孩子會破壞電腦鍵盤,可以給孩子一個舊的鍵盤。知道孩子愛亂灑媽媽的化妝盒,那麼每天讓孩子玩倒積木。
2.增加戶外活動,消耗孩子精力
與其讓他在家裡爬高爬低,影響父母育兒的情緒,不如帶到戶外去跑跑跳跳、玩水玩沙。
3.給予符合孩子發展階段的環境成長
長久下來,身體及大腦從活動刺激中得到滿足,自然而然破壞的行為會隨之減少,隨著年齡的成長,語言理解的能力也提高,日後用講的,孩子的行為就能逐漸符合家長的期待。
4.讓孩子試著「自己承擔」後果,不要太急著幫他善後
很多媽媽常犯的錯,就是當孩子發脾氣亂丟東西、玩具的時候,就會一邊幫忙收拾跟整理。嘴巴跟雙手沒有停過,邊唸邊收,完全讓孩子少了自我反省的機會。
不管成人、小孩,往往情緒上來時,容易聽不進他人的言語,因此常常淪為無效式的教養。有時,不妨使用冷處理的方式。
等孩子稍微冷靜一點的時候,先別急著責罵或講道理,請孩子將現場復原,跟孩子說:「玩具丟壞了就沒有了、東西摔壞了就從零用錢出。」
並且一定要說到做到,不要只是威脅孩子而已,讓孩子試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5.等事過境遷以後,務必對孩子機會教育
在事發當下、第一時間不用對孩子說教或處罰,往往會等事情發生後的2、3天,再跟孩子提醒及教育,往往這效果是最好的。
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我會對孩子說:「上次你生氣亂丟東西的時候,還記得玩具摔壞了,你和哥哥就再也不能玩了。」、「雖然這個舉動是不對的,但你很棒,還是有把東西收完,爸爸還是想鼓勵你!」
聽到這邊,孩子就會記得,雖然我做錯事,可是勇於對自己負責,是一件「好事」,就比較不會陷入惡性循環。
最後,要再次提醒孩子:下次要記得,如果你又因為生氣亂丟東西,就只會有更多的玩具壞掉、東西壞掉,對你自己也不好;如果真的很生氣,爸爸媽媽可以陪你,讓你慢慢冷靜。記得用說的,爸爸媽媽都會聽。
更多爸媽育兒、生產前後的相關資訊,請關注粉絲團「家有寶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