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單身的男性朋友都有過這樣的困惑,為什麼那些既沒有自己帥,也沒有自己貼心,還沒有自己有錢的人都有對象了,自己卻還是單身?排除你自我感覺過於良好這一因素,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不夠“得寸進尺”。

此話怎講呢?在心理學上有一種效應叫“得寸進尺效應”,當一個人答應你第一個請求後,很大概率會答應你第二個。那麼,這個心理效應為什麼能讓很多人找到對象呢?

他們約女孩子的時候,不是一上來就直接約人家吃飯、看電影,而是先提出一個對方肯定會答應的小請求,比如他會詢問對方家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幫忙留意下。

然後當對方答應這個小請求後,他會找個恰當時機,說:“要不幹脆你帶我去吃算了。”在得寸進尺效應的作用下,女生很自然就答應了。那麼“得寸進尺效應”背後的心理學原理是什麼呢?

人們之所以容易被“得寸進尺”,是因為人們傾向於保持認知和行為上的一致比如願意給你介紹美食的姑娘,她在答應給你介紹美食的時候,同時會給自己建立了一個“熱情善良”形象的自我認知,在這個認知基礎下,她在面對你的熱情邀約時,很容易就答應了。

通俗來說就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都有一個“人設”,一般人們都不太願意“人設崩塌”,所以哪怕遇到自己不是很喜歡的事情時,也會硬著頭皮答應。

而且,不僅對方有“人設”束縛,你對他人也會有“人設”認知,當一個在你心目中很溫文儒雅的人突然爆粗口,你無意聽到了,就很容易產生“不適感”。當然,生活中,得寸進尺也要有度。

很多心理效應只是利用人們的潛意識,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心理效應能夠突破他人的主觀認知,因此,提要求時一定要注意分寸,不然一上來就被拒絕,就沒有後面的故事了。

心理學家指出,“得寸進尺效應”能夠應驗的基礎是兩個要求要有關聯性,如果你提的第一個要求是藉五塊錢,第二要求卻是陪你去看電影,那麼再怎麼“得寸進尺”,也沒辦法從“五塊錢”跳躍到“看電影”。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希望男朋友送你名牌包包時,你提的第一個要求是“親我一下”,哪怕男朋友親完你後,還是可能會拒絕幫你買包。因為“親你一下”和“給你買包”之間毫無關聯,他親你是因為愛你,而不給你買包在他認知裡是不等於不愛你的,他自然可以心安理得的拒絕。

“得寸進尺效應”不僅能用在戀愛等日常生活中,還能在工作中發揮巨大作用。對於銷售人員而言,這就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推銷技巧。擅長推銷的銷售人員不會一開始就直接推薦顧客購買產品,而是循序漸進,先從“先生,能幫我們填份問卷嗎”,再一步步遞進,最後慫恿顧客購買他們的產品。

對於老師而言,在教育兒童時,也可以使用這樣的小技巧。先鼓勵小朋友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然後依次遞增任務難度,最後讓他們達到教學要求。心理學得寸進尺效應,你掌握了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