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對於青年的定義,是年齡介於15歲與24歲之間的群體,也就是1994年以前的90後全部都以步入中年。

而第一批步入婚姻的90後中年夫妻,在茶米油鹽,婆媳關係的掙扎中,已經快要撐不下去。

01

漂泊者的迷茫:

80後的蝸居,90後的出租房

@Lily 一線城市90年

結婚1年無娃

當時看《蝸居》覺得他們好慘啊,那麼小的房子一家三口居住。

輪到自己,才發現我們連蝸居都不配享有。

看不到未來,好像只能在不斷漲價的出租房裡度過餘生。

@小夏準一線城市92年

結婚2年兒子1歲

房價太高了,只能找老人幫忙。

沒敢買大的,83平,公婆付首付,我爸媽包了裝修,不過每月的房貸負擔也很重。

《上海女子圖鑑》中有一個情節很扎心。

剛進入社會的羅海燕局促地跟在房產中介身後,一整天看了十多套房子。

太貴了、太破了、太遠了……每次她的臉上透露出這樣的信息,房產中介就多了一絲不耐煩。

最後,羅海燕絕望了,諾大的魔都上海,竟無她的安身立命之處?

如果說單身的羅海燕尚且還能夠走合,那麼已婚的90後夫妻可選擇的餘地就更少了。

不能跟人合租、房內要有廚房和陽台、未來可能有孩子,房間需要大一點……

然而現實的壓力卻硬生生折斷了他們婚前對於生活所有的美好想像,

也許兩個人只能住在落後的城中村,破舊的漏水房,連孩子都不敢要。

之前網路上有篇文章,題目忘了,大概是95年女孩已經買房,當時我就震驚了,

我這個90年的中年媽媽,至今還是與公婆住在一起的,而我身邊的90後夫妻,也大都還靠著租房度日。

安子是在深圳與老公Eason相識的。

安子在福田,Eason在羅湖,因為工作關係相識,俊男靚女,又是高薪職場人士,是人人羨慕的情侶模範。

他們兩個戀愛半年後決定結婚,看著深圳動輒兩三萬,高則四五萬的房價,在看看銀行裡五位數的存款,默默放棄了。

兩人在福田區租了一間白領公寓,3300一個小單間,加上一處可以開火的廚房和一個擁擠的衛生間,就是他們的新房。

一開始,他們也曾快樂地在二人小窩裡度過美好的夜晚,可漸漸不便都顯露了出來。

結婚一年半,安子想要個孩子,但是這麼小的房子,他們兩個尚覺得擁擠,更何況多加一個孩子呢?

而且孩子需要照顧,安子不能放棄工作做全職媽媽,接母親過來或是請保姆照顧孩子,也沒有多餘的空間居住。

想家人的時候,因為房子小,不能把家人接到身邊的局促,因為工作原因,不方便請假回家的尷尬。

對漂泊在大城市的90後夫妻,房子成了橫亙在他們中間的一道難關,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卻看不到兩個人的未來。

02

獨生子的心酸:

六位老人,二胎孩子

有人說,85後90後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代獨生子女。

前段時間,一張《獨生子》的照片刷遍了朋友圈,芊芊邊哭邊說:“這就是我和老公的真實寫照。”

去年九月,芊芊的婆婆查出患有腦梗,需要住院治療。

芊芊那時剛好懷孕8個月,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卻跑到醫院照顧起自己的婆婆來。

“沒辦法,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公公身體也不好,家裡再沒有人了。”

芊芊的老公成了家裡唯一的頂樑柱,母親的住院費、父親的藥費還有未來生孩子的錢都要他來賺,一刻也離開不了公司。

“還好我的父母身體硬朗,有領著退休工資,要不然真不知怎麼辦呢?”

芊芊分娩那一天,只有她的父母在她身邊,老公請了一天假到醫院照顧母親。

芊芊決定等孩子一歲半就要送到托兒機構,自己還要繼續工作來賺錢養家。

看著這個92年的明媚女孩被生活折磨得骨瘦嶙峋,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心疼。

曾經有一對夫妻算過一筆30年的賬:

房子:50萬。包括裝潢、按揭利息。

孩子:30萬。不包括留學,哈佛一年就要幾十萬。

車子:90萬。按10年換一輛12萬的車計算,含30年汽車使用費。

家用:108萬。按一家三口吃、穿、住、行、用等,每月3000元計算。

養老:48萬。按退休後再活20年、每月花銷2000元計算。

父母:43.2萬。按30年每月分別給雙方父母300元,一生孝順父母費用。

休閒:30萬。30年中每年1萬,應該不會太浪費吧。

總共400萬,這還只是最普通的蝸居生活,只生一個孩子,雙方家庭的父母有養老金自給自足還不生大病的基礎上。

但對於90後夫妻,未來可能面臨的是六位老人,二胎孩子,再加上逐年上漲的物價,

負債累累的他們,如何撐得起全家的幸福生活呢?

03

夢想家的孤獨:

家,已經不是退路

@大牛二線城市91年

結婚一年無娃

不敢和家裡人說心裡的事,說多錯多。

沒法指望他們能給我安慰,只要別雪上加霜打擊我就謝天謝地了。

很多人都說90後天馬行空,沒錯,90後愛做夢,喜歡研究新點子,探索新方法,

可結了婚的90後再想這些,總會被冠上“不務正業”的帽子。

大飛創業半年,女朋友Anna懷孕了,正是大飛工作最繁重,壓力最大的時期,想緩緩結婚的,但Anna和家人不同意。

第二個月,就把婚禮辦了。

沒時間準備新房,在Anna要求下,住進了女方父母家裡,這下,全家人都開始對大飛進行“耳提命面”。

Anna的父母覺得大飛創業不穩定,“語重心長”地勸他找一個安穩的工作。

Anna嫌大飛陪她的時間太少,每天回家都酸溜溜地說,他嫌棄懷孕的她,每天在外面找美女去了。

大飛頂著工作上的壓力,又要忍住對老婆一家人的怒火,覺得自己都要精神分裂了。

他疲憊地對我說:

“曾經以為家是走投無路時最後的退路,卻沒想到家是一個深不見底的無底洞,

我寧願加班到深夜,也不願回到那個沒有溫度的冰窟。”

很多90後結婚後,比婚前更加孤獨。

曾在微博上看過一段話:

其實我這代人,很多是沒有後路的,感到失敗和望不到頭的時候,沒有那個外界默認的“避風港”。

不會覺得“就這樣回家好了”,回到那個有爸爸媽媽的屋子裡,把接下來的日子過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發。

很多人其實不把家當作退路的,低谷時,家人甚至會給予更大的壓力。

我看到很多的年輕人站在路中間,就那樣站著哭,身後沒有燈火,身前白霧茫茫。

90後已婚夢想家的孤獨,寫得心酸,看得心痛。

04

巨嬰族的任性:

90後夫妻的離婚率歷史新高

有人說:“80後不是離婚了,就是正走在離婚的路上。”

而現在離婚大軍正悄悄向90後夫妻靠攏。

中商研究院的一組數據顯示:中國的結婚率逐年下降,而離婚率逐年上升。

在這其中,情感問題成為夫妻婚姻破裂的最主要原因。

在網上看過一條新聞,又好氣又好笑。

90年的王靜與91年的小默結婚三年,卻只在家做過一次飯,最後終於走上了離婚的不歸路。

王靜和小默從小都是被父母放在手心裡捧著的,他們情趣相投,但在生活上,卻都一臉抓瞎。

吃飯問題很好解決:

早餐包子店解決,中餐食堂解決,晚餐則一三五在婆家吃,二四六在娘家吃,剩下的周日則是下館子的日子。

洗衣問題也很好解決:髒衣服扔進洗衣筐,媽媽每天下午就會過來幫忙清洗,房間也會幫忙打掃。

家,對他們來說,就像是一間賓館,有父母幫他們負重前行,他們就安然地享受歲月靜好。

但很快,王靜就懷孕生子,小默事不關己,繼續泡酒吧、打球。

當然,生完孩子的王靜也沒有好在那裡去,照顧孩子的重任不歸自己,而是壓在了母親身上。

兩人的矛盾越積越多,最終以離婚收場。

這則新聞下面有條評論很精闢:“我覺得應該給這樣的婚姻取個名詞:巨嬰婚姻。”

很多90後夫妻雖然已經步入“中年”,但在他們心底,還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又如何能夠撐得起一個家呢?

05

有愛的婚姻,才更有質感

總有一些人喜歡對90後夫妻的婚姻品頭論足,就像《失戀33天》中的一句台詞:

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待婚姻就像冰箱,壞了反復地修,總想著把冰箱修好,

不像你們現在的年輕人,壞了總想要換掉。

可是,比起爭吵無休的“完整家庭”,婚姻的“質感”才是90後夫妻的追求。

“90後的婚姻哪有你說的那麼轟轟烈烈,慘不忍睹?其實婚姻幾時也一樣,都需要文火慢燉,細水長流。”

看了我寫的那一堆文字,好友小米對我說。

小米就是一個普通的90後女孩,家境一般,工作一般,但她非常努力,

在24歲的時候因為工作遇到了男朋友,自然而然戀愛、結婚,又回到家鄉生子。

他們經歷過在大城市裡出租房裡的擁擠和骯髒,經歷過兩個人每天啃方便麵的貧窮與飢餓,

也經歷過父母住院時的憂心與焦慮。

但不同的是,他們二人一直相互鼓勵和扶持,終於走出了生活的泥沼,又重見陽光。

“光明源於黑暗,黑暗湧現光明”,每次覺得撐不下去,當時的男友總是用《魔獸》裡的這台詞鼓舞她。

或許第一批90後夫妻面臨很多現實的壓力和家庭的矛盾,但只要有愛,再苦也能扛下去。

有愛便有了溫度,有愛便有了動能。

來源來自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