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

朋友說及現狀,忍不住感嘆到,還是回歸上班好。

要不然一整天面對孩子,分分鐘就會爆炸,感覺現在公司就是避難所。

小梅也說,現在家裡兩個孩子,每天都吵吵鬧鬧,各種瑣事,

再加上老大的冥頑不靈和學習不上心,

小的又只知道哭,有時候忍不住不罵孩子呀。

至少罵完孩子後世界會安靜一會……

小麗說,我也想好好和孩子說話,說一遍不聽,

沒關係,我再說一遍。說第三遍不聽,我還有一點點耐心。

可是說了一遍又一遍,孩子還是一樣,

我心裡那個火呀,蹭蹭往上冒怎麼也壓不下來。

說起打罵孩子,爸爸媽媽似乎都有一籮筐充分的理由。

然而,打完罵完,真的有效果嗎?

打罵教育,到底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呢?

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人脾氣暴躁,

每次對人都會大發脾氣、破口大罵。

後來,父親教他,如果你以後發一次脾氣,你就用力地把一個釘子釘進牆上吧。

孩子依言一發脾氣就釘釘子。

因此每次發完脾氣後也很後悔。

慢慢地,原本一天要釘好幾個,

變成好幾天才釘一個,到後來很久才釘一個。

孩子高興地找到父親說,你看,我進步了。

父親讚許地點點頭,然後跟孩子說,

日後每次你能夠控制脾氣有禮貌地和他人相處,你就拔出一根釘子吧。

孩子又認真地遵守父親的指示。

直到有一天,孩子終於把釘子全部拔出,興高采烈地去找父親。

父親肯定了他的進步,同時把他帶到那面牆前面,問他:你看到了什麼。

孩子平常只注意到釘子,這次抬頭一看,看到了一面千瘡百孔的牆。

打罵教育,給孩子帶來的也將是千瘡百孔的心靈。

千瘡百孔心靈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很難與人建立起信任關係。

他的脾氣也可能被影響成易怒暴躁的脾氣,

那麼他的人際關係可能會很糟糕。

他的情緒會被忽略和壓制,他的情商就不會高。

被打罵的孩子往往也是被過多規則束縛的孩子,他的想像力和創意就得不到發展。

也有人說,至於嗎?

孩子有那麼脆弱嗎?

我們小的時候不也一樣被打被罵長大,

現在不是也好好的?不也身心健康?

或許童年給你帶來的傷痛你已經不記得了,

但至少我可以確定的是,因為你小時候受到的是打罵教育,

所以你現在在教育孩子上除了打罵就束手無策了不是嗎?

你希望你的孩子還延續你的打罵教育方式,讓打罵成為你未來的家族傳統嗎?

打罵孩子這麼多不良後果,但孩子讓我們生氣時,

我們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很多爸爸媽媽說,臣妾做不到啊。

我邀請你找到半個小時專屬於你一個人的不被打擾的時間,

邀請你想像一下,如果你穿越時光,坐上了鐵達尼號,

原本一路歡樂的航程中,船長突然通知你,

船隻即將沉沒,你只有10分鐘時間來和家人告別。

你需要給孩子寫一封信,告訴孩子你對他的期望,告訴孩子你想跟他說的話。

同時你還可以要求伴侶為孩子找一個可以替代你照顧孩子的一個人,

你希望這個人要具備什麼品質和能力才有資格照顧你的孩子。

當你靜下心來寫完後,你又穿越回來,

回到你溫暖的家中,仔細讀一遍你剛才所寫下來的。

你所期待的孩子的樣子,跟他現在偶爾會犯的錯聯繫大嗎?

你認為必須具備什麼品質和能力才能照顧你的孩子的,你擁有嗎?

當你認真做完這一切,你還會認為教育孩子只能靠打罵嗎?

toutiao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這9種管教孩子的方式,比任何懲罰都有效

在分享今天的文章之前,先提個小問題: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麼解決的?

“ 一言不合就動手?

比起過去 ,現在對孩子動手、打屁股的父母少了,但是當我們情緒感到憤怒時,大吼大叫的方式卻多了。

“ 對孩子不理不睬,實行冷戰戰術?

讓孩子關小黑屋、面壁思過,可能在氣頭上的時候都已經顧不上了吧。

誰都會犯錯,更何況是孩子?重要的是我們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給予ta及時、合理的引導。《正面管教》的作者尼爾森說過,有研究表明,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要麼變得極其叛逆,要麼變得因恐懼而順從。

管教不等於懲罰,在相互尊重與合作的基礎上,管教的意義遠大於懲罰的意義。家庭教育中如何有效管教孩子?

和大家分享下面10個管教方法,針對孩子犯的不同錯誤,用這些懲罰方法科學又智慧。

01 規勸

案例:與同伴吵架、搶奪玩具……

方式:先放下手邊的工作,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關注ta;然後詢問孩子爭執、吵架的原因,並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灌輸孩子打人、搶奪是不正確的行為和觀念,並要求孩子學習說「請、謝謝、對不起」。

建議:不要用很大的聲音去壓住或威脅孩子;不要直接將孩子拉開,然後大聲訓斥ta;言語間注意避免傷到孩子的自尊心。

02 罰坐

案例:吵鬧不休、吵架……

方式:在處罰區上擺上軟墊或一張椅子,可取一個名字。准備好鬧鐘或時鐘,用來計時處罰時間。

建議:處罰地點不正對大門、不在太明顯地方,要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限制處罰時間,或讓孩子自己選擇處罰多長的時間。處罰結束之後,要和孩子一起分析這次的出發,讓ta說出今天被處罰的原因。

03 幫忙做家務

案例:亂畫,亂丟東西、玩具……

方式:准備一條抹布、一個掃把、一個盆等清潔用具,讓孩子學習清理和養成整潔的習慣。

建議:孩子做家務的時候,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較小的孩子應由父母一起帶著做。在這個「小懲罰」中,還要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家務做好之後,了解孩子在幫忙做家務時學習到了哪些。

04 畫畫

案例:喜歡罵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動作。

方式:依家庭的具體情況,在固定處擺放一張小桌子(作為「懲罰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書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後使用到這些桌子時,會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准備一本畫冊及顏色不同的畫筆,讓孩子畫出、寫出心中的想法。

建議:讓孩子將發生的時間和做錯的事情畫下來,大人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從孩子的畫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孩子犯錯的心理想法。在這樣的藝術治療法中,不容易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05 罰站

案例:故意從高處往下跳,車上跑跑跳跳。

方式:在家中規劃一個處罰區,可取個名字,地點以靠牆壁、不正對大門為主;地上鋪上軟墊;准備一個時鐘或鬧鐘,計時孩子處罰的時間。

建議:處罰地點不宜太明顯或正對大門,以免傷及孩子自尊;與孩子講處罰時間不宜太久,否則會造成孩子更頑皮的反效果;視孩子的高度來決定墊子高度;處罰完後,詢問孩子被處罰原因,讓孩子自己知道做錯的原因。

06 看書、寫字

案例:暴力傾向、說謊、順手牽羊……

方式:選擇家中的固定處罰區,鋪上軟墊或擺放小桌子,並在處罰區裡准備好鉛筆、畫紙、彩色筆、故事書、色紙……,讓孩子自己先寫字或看書,化解孩子憤怒的情緒。

建議:當不能馬上放下工作時,可先讓孩子到處罰區去反省。首先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怒斥孩子的不是,與孩子先隔離,讓雙方的情緒稍微緩和一下。等情緒平復後,詢問孩子犯錯的原因。

07 沒收心愛的東西

案例:吵鬧不休、亂丟東西、不收玩具……

方式:將孩子亂丟的物品予以沒收,作為懲罰。

建議:沒收東西要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到了說好的時間才能歸還,期間就是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注意和關注。告訴孩子要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就會有懲罰。讓孩子說出為什麼犯錯,和媽媽生氣的原因。

08 排豆子

案例:針對耐心不足,亂丟東西等情況。

方式:准備一個盒子或盤子,裡面有紅色、綠色等彩色的珠(也可用紅豆、綠豆、黃豆等食材),幾個塑料罐子;讓孩子在處罰桌上,將各種顏色的珠擺放在正確位置。

建議: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視具體情況針對孩子處理,可先罰站、罰坐再做這個小懲罰。此目的在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也可訓練手眼協調、分辨能力。在懲罰完成後,也要和孩子分析被處罰的原因。

09 禁止某些權利、要求

案例:不愛刷牙、挑食、亂丟東西……

方式:將孩子愛吃、愛玩的東西暫時禁止碰觸,作為懲罰。

建議:不用威脅、憤怒的態度大聲對孩子說話。要讓孩子知道禁止這些權利的原因,並且禁止在短時間內,當孩子反省過後,再恢復其權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