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 從KBSR到KSSR來到KSSR修訂版
教育部對小學教育的改制,從1983年制訂的小學新課程(Kurikulum Baru Sekolah Rendah,KBSR)來到2011年的小學標准課程(KSSR),屬於一場教育大革命。從小學起,就一改過往填鴨式教育法,鼓勵學生進行思考。
學生使用KSSR課本上課。
各科目的小學標准課本。
教育改革,老師和學生都面對新挑戰。
從最初備受看好活靈活學、快樂學習的KSSR,來到2016年,當考全新制度的小六評估考試(UPSR)推出後,為何出現問題一籮筐?
KBSR制度一直被批評成填鴨式教育,練習和作答都以選擇題的方式,學生基本上只要專心上課、“死背”、“死記”,考試一般都能過關;但屬於活靈活學KSSR到底又出現什麼問題?
為此,記者綜合了一些教育界人士分析:
·在KSSR即要推出之前,教育部並沒有給予老師和家長心理准備和課業教導方面的准備。
·大馬的現有的教育環境中,多數家長尚未擺脫對考試的重視。
·老師方面,一些老師也尚未准備接受“改變”,從教學者的角色轉換成引導者的角色,他們對於新課程需要加以研究,並進行備課,備課方面的工作量多了,加上校本評估(Pentaksiran Berasaskan Sekolah 簡稱PBS)網上填寫及文件上填寫,文件處理工作增加,老師分身乏術。
新制度過渡期
大馬兒童協會主席黃先炳表示,KSSR是依據時代需求而進行的教育改革,尤其是提升學生思考這方面,老師和家長都需要時間去接受這項新制度,而這時期是過渡時期。
在2011年小學一年級學生開始上KSSR課程時,老師在教導時也運用活靈活學的方式教導,就是以唱歌、游戲的方式啟蒙學生,來到三年級,問題開始出現了,課程上的高思維作答方式,令學生難以應付,一些家長也不會作答。
最讓人感到突然的是,原本小六評估考試佔60%、校本評(PBT)估佔40%,在2015年年秒,換言之,也就是施行新課程邁入的第5年,第一批KSSR教育制度的學生也進入5年級,教育部“突然”宣布KSSR需要考100%的小六評估考試,而最近教育部也正考量是否要廢除考試。
同時,作業試題更動頻密,很多是採取高思維教育作答方式,讓向來習慣填鴨式教育的學生,反而覺得KSSR很困難。
這時,不但家長緊張,師長也被這個突然的消息震驚了。
協調不良引致不滿
據消息指出,教育部的考試局與課程編排部,的確在協調方面出現了問題。而老師為了應付單元教學,需要備課更多,不但校本評估需要進行文件填分數,還需上網填寫,需要進行兩種校本評估的輸入,分身乏術。
所謂校本評估制度,其實,是效仿先進國等的教育制度,以彈性化的評估機制,來對學生做出評估。評估制度以日常作業和功課為主,而非填鴨式的考試。
只是這套制度搬到馬來西亞的教育體系後,卻讓家長和老師怨聲載道。先不談學生思維有否進步,單指考試,就引起家長絕大的疑問——如果沒有考試,我們怎樣知道孩子的進度?老師也多數抱怨時間都被挪用到網上填寫學生的報告,備課的時間反而少了。
範文華文試卷二的題目,要求學生嘗試寫網路。
範文華文試卷一取消了部分的選擇題,增加了各種試題,例如填充、問答題。
依據21世紀教學法作改革
也是立卑師訓學院華文組主任的黃先炳博士表示,其實每個課程的更改,並不是完全否定原有的課程,只是在某些內容上修訂與強調。他說,教育部每10年就會更改課程一次,如果教育課程不變的話,那才是最大的問題。
從過去的3M,改變成4M讀、寫、算、思(Membaca、Menulis、Mengira、Menaakul)的基礎教育,以加強小學生理性的思維。明顯的,教材的學習強調高思維思考,教學的方法、教材朝向單元,以學生為本。
老師需要接受新課程,從過去傳統灌輸知識的角色轉變成活動領導者的身分,其實這是一件好事,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讓學生自己體會和感受,老師轉變成活動者和策劃者。
他說,KSSR是根據21世紀教學法,來進行改革的。
高低層次思維之別
新評估方式稱為校本評估(Pentaksiran Berasaskan Sekolah 簡稱PBS)。此評估方式有別於以往所採用的制度,它是以等級方式(Band 1 – Band 6)為學生進行評估。
他說明,於1956年,一名叫布魯姆的教育心理學家提出最具體的一種劃分方式,即是布魯姆認知思維層次,KSSR有使用到“高思維教育”(High Order thinking),馬來文名稱則是KBAT,其實所有的測評都是高低層次思維的分別,從最低到最高是——1、記憶;2、理解;3、應用;4、分析;5、評價;6、創作。
高思維教育革新化
據資料整理,一年級至六年級華文課本的前言說明舉例,KSSR是配合學生的心智和能力的發展、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活動以學生的心智和能力的發展、活動以學生為主體,圍繞著各種情境展開、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並享受學習的樂趣。
低年級的課文體裁包括兒歌、童詩、童話故事、記敘文、謎語、對子歌、學族文、寓言故事及日記,並且也收錄了一些海外作家的選文,務求開拓學生的視野,擴大閱讀層面。
盡早進入閱讀階段
實行“識寫分開”,提出多認少寫,“多認”是讓學生盡快,盡可能的多認識字,這有利於學生盡早進入閱讀階段。
高年級的課文內容以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興趣為根基,內容包括學校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環境、公共設施、文化活動、外國文學,同時也融入思維技能、信息通訊技術、學習技能、未來研究技能和多元智能等實踐技能,讓學生覺得學習充滿趣味和意義,並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以達到國民團結的目標。
配合課文而設計的有關聽、說、讀、寫四個語文技能的項目,並附有練習,學生通過這些實際活動,掌握基本的語文技能,加強學習語文的能力,使學生能應付正確的華文來表達、敘事說理,以應付日常生活上的需要。
至於語文科的課文內容,是以單元教學法的方式進行,與KBSR課本的不同點在於,每個單元都有一篇活動課文,例如看圖說故事、游戲文章、2篇文章相關單元主題的文章,比起KBSR單一課文式的教學法豐富了許多。
以篇章方式教學
在作業和考題方面,的確是把過去的填鴨式出題方式選擇題,全部革新化,除了選擇題之外,學生需要以問答題、填充題、或以各種不同題目方式作答。
問題就出在學生在回答問題方面,由於不再是選擇題,一些題目出現高思維的方式,以轉彎式、刁鑽的方式出題,是家長和學生認為“難”的地方。例如華文課程有了古文,例如唐詩宋詞;國語科目,也有了馬來詩歌(班敦),內容就要求要學生去賞析這些古文。
華文課本目錄的比較。KBSR課本(左)與KSSR。
2017年的KSSR修訂版,是教育部再次更新的小學教育課程。
屆時,美術課與音樂課合成“藝術教育課”,健康教育和體育合成“健康體育課”,科學則從每個星期增加一小時的教學時間。基本上課程程度改變不大,還是沿著KSSR的教育方向而更改,一些老師認為程度稍提升,尤其是高思維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