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法國高中會考「哲學」的題目包括:「是否必須要遭受不公,才能瞭解何謂公正」、「我們可否對藝術無動於衷」、「所有真理都是最終確定的嗎」等。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孩子在什麼階段才會開始思考。
考題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學校所重視的價值
我有一位朋友在德國擔任生物科學研究所的所長,雖然身處異國,他還是一位標準的東方父親。有一次兒子在準備地理考試,他很有自信的跟兒子分析考題,傳授考試技巧。考試結束後,他問兒子考得如何,兒子告訴他:「爸爸,你預測的題目一題都沒考。」
台灣的填鴨式教育真的是妥當的嗎?
學校出的題目是:如果你在北緯○○度、東經○○度迷路了,你該如何生存,並找到回家的路?
考試是評估學習成果的主要方法,台灣的孩子從小到大歷經無數次考試,在其中磨損了學習的動機和熱情,也很難激發出個人的潛能。
有一項研究天才兒童的追蹤調查,報告中顯示,被發現的亞洲籍天才資優兒童,有很大的比例出現在西方國家。這就說明了教育觀念和方法,深深影響孩子的真實能力發展。
張忠謀先生曾說,他人生的學習95%是從畢業後開始,學校學的只有5%。
如果像張忠謀先生這般的好學者尚且只有5%,那麼對其他人來說,還剩多少?根據一項統計,約三成的國中生沒有人生目標,約五成七的高中生擔心做錯決定,約半數的大學生不清楚自己的未來要做什麼。我不禁要問:這麼多年的學習和考試,究竟教會了孩子什麼?如果你是一個很在意分數,常常為了成績和孩子衝突的家長,會不會覺得這樣的結果CP值真的太低了?
「看過程,不看分數」
其實,家長的正確觀念可以讓學校教育的成果大大超越5%,那就是「看過程,不看分數」。分數或許和所謂的好學校、好工作有某個程度的相關,卻很難決定孩子的未來。相對的,孩子如何面對學習,抱持什麼樣的態度,是他人格的一部分,也是一種關鍵能力。
在實驗教育風行的今日,有些人高喊「分數不重要」,其實這句話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孩子是否認真、努力。雖然課本的確很難像電玩那麼有趣,教學活潑的老師也不多見,但學習本來就是學生的責任,必須付出一定的心力在課業上。只是家長不需要把學習侷限於學校,如果能擴大孩子的學習領域,促使他的思考更多元化,他就能盡早發現自己的天賦,並追求自己喜歡的學習。
特別是閱讀習慣的培養至為重要,閱讀好書能引發深層思考,擴展視野。
在可見的未來,考試和評量仍然不會消失,需要改變的是家長的觀念和眼界。
無論你的孩子是「天才」也好,「地才」也罷,想想考試這件事,佔用了我們多少的生命時間,除了得到一個又一個的分數,孩子學會什麼、父母看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