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中關於性格的詞匯就有近兩萬個,顯示性格之復雜;在學習上,性格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面向。

父母和老師如何適性而教,將影響孩子能否有興趣地學習,長大後能否發揮天賦潛能、找到自我定位和價值。

談到適性教育,斯坦福大學教育學博士陳美齡有個比喻貼切的故事:

有一天,動物們決定去隔壁學校看看。老師對大家說:“大家一起走路去吧!”

小鳥問:“我的腿短,可以飛過去嗎?”

海豚也問:“我可以游泳過去嗎?”

老師回答:“不行,大家都要用走的,沒有特殊待遇。”

這下麻煩了,小馬和小狗不一會兒就抵達終點,但是小鳥走得很困難,海豚一離開水,根本動彈不得。

原本大家可以用各自的方式抵達終點,卻因為老師無視每個人身上不同的特點和個性,造成有些動物無法發揮出實力。

而在非智力因素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面向是性格。指的是一個人在生活中展現出來的行為模式,國外統計用來描述性格特質的英語詞匯接近兩萬個,突顯了性格的龐雜度,因此網路上出現許多關於性格的心理測驗。

事實上,性格沒有一套標准化工具可以評量,有與生俱來的因素,更受後天文化環境影響,無法全然改變,卻可以調整。

但在學習上,卻有所謂的“助力性格”與“阻力性格”,主導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方式。容易分心就是學習的阻力性格,因為各種研究皆證實,容易專注的孩子在學習上多半比較容易成功。

同樣是容易分心,卻像兩面刃,一面是人生道路上的好處,一面卻成了現在學習的阻礙。那麼父母和老師該如何看懂孩子的獨特、引導孩子欣賞自己的獨一無二,同時幫助孩子看到性格限制下的學習難處,發展出後天的自覺和找到對的學習策略?

倡議兒童游戲權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公關張雅琳舉例,兒子過去主動提及要學英文,但在課堂上,無論老師怎麼引導,他就是不肯開口說半句英文。

“都不願意說,怎麼學得會?”張雅琳起初很生氣,某次出國,孩子在沒有其他同儕,只面對親切微笑的外國人時,反而就願意開口用英文對話。

後來她才知道,原來孩子對自我要求完美,非得有把握說出標准腔調,否則就不願意說。這樣的特質也讓兒子常因一點小事就爆炸,因為達不到設定的標准,很氣自己,最後就放棄。

“當我能理解時,就不再執著於他是否一定要開口說,才代表有學習;而當他積木堆不好就生氣時,我不會罵:‘這點小事氣什麼!’而是換個方式說:‘我像你這年紀時,做得還沒有你好呢!’”

方法二:為孩子的行為立界限

當孩子成為一個能調節自己性格的人,才能真正做自己。意思是說,孩子要能依時間、地點及場合調整因性格所帶來的行為,以符合社會規范。

“當孩子能找到一個跟自己個性、興趣、價值觀吻合的主題或領域,自然更有意願學習,這是‘適性揚才’的意義;若再把每個人的才能和個性放在對的職業與職務上,‘適才又適性’,自然更能如魚得水,發揮價值。”人力銀行社會企業處協理王榮春從職場人才的角度分析。

職涯發展師鄭惠文形容,性格好比每個人內建的“自動導航系統”。當孩子從小被適性的對待,這個自動導航就會更加靈敏、精確的引導出一條適合走的方向。

盡管眼前的道路可能崎嶇蜿蜒,但因為是自己設定的人生腳本,走起來更加踏實與安心,自然能充滿自信。

若要問該如何評量適性教育成功與否?

“孩子能不能有興趣的學習、未來能否樂在工作,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是我最在意的。”

這是南投縣僑光國小前校長洪旭亮的答案,相信這股信念也正是推動一連串翻轉教育浪潮的堅實動力。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