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還沒有足夠強大、足夠優秀時,先別花太多寶貴的時間去社交,多花點時間讀書、提高專業技能。放棄那些無用的社交,提升自己,世界才能更大!當然,有一種情況除外,你落難的時候,他說我們是兄弟,你富有時,他仍然說我們是兄弟。這種不離不棄的人,才稱為真正的朋友,他不適用於以上的規則。這種人不用多,在這個浮誇的世界裡,幾個就好。我不追求人脈,我就是人脈。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去種草,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會有一大批駿馬任你挑選;不要去刻意接觸一個人,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時機成熟時,就會有一批的朋友任你挑選!強大自己永遠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

有人說,不是自己差勁,是沒有機會認識牛人。我在想,如果給你馬化騰、李嘉誠、柳傳志、馬雲、王健林、俞敏洪這人的聯繫方式,你確定可以和他們成為朋友?恐怕都不知道聊些什麼。還是那句話:你不夠優秀,認識誰也沒用;只有優秀的人,才能獲得有用的社交。

所謂的朋友,“朋”字兩個月,一樣的高度才能是朋友,想要和發光的金子結緣,必須讓自己變成發光的金子。沒有實力,就只剩下給牛人點贊的份;沒有實力,就甭想擠進高品質的朋友圈。所以,別再浪費時間去“巴結”人脈,減少混人際的時間,將大部分時間花在做最重要的事情上。

有一位年輕的博士生問:“自己正在忙工作,常碰到一些不速之客,該不該拒絕?會不會失去人脈?”我說:只有優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這位年輕的博士生感悟道:“在沒獲得博士學位之前,很少有人主動找我,我懂現在為什麼有人主動找我了”。

最後,他肯定地表示應該多花時間在自己科研專案上,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的社交上。如果你不夠優秀,人脈是不值錢的,它不是追求來的,而是吸引來的。只有等價的交換,才能得到合理的幫助——雖然聽起來很冷,但這是事實。

作家李尚龍寫過一個故事:他的一位朋友,在成名之前,給一個很大的報社投過稿,可每次投稿,都石沉大海。一年後,他的書意外大賣,那家報社的創辦人竟親自來找他約稿。如今他們關係很好,因為一個需要賣書,一個需要好稿。有人問:你為何和這家報社的關係那麼好?他說了一句話:等價的交換,才有了等價的友誼。

李尚龍自己也是如此,上大學時,他酷愛社交,參加了三個社團,只要有活動,就會去打個醬油。看到誰,就逮住誰留存下電話。可是一遇到急事,他想找人幫忙時,打遍了電話,也沒人願意接招。後來,他終於成為名人後,遇到什麼事打電話就應者雲集了。這時他才懂得:只有關係平等,才能互相幫助。你自己不優秀,認識再多厲害的人也沒有用。

人脈不是積累來的,而是吸引來的。不難發現,越是厲害的人,擁有的人脈越多,然而這些人脈大部分都不是他們主動去積累的,而是別人被吸引來的。你越優秀,價值越高,別人就越想跟你建立有效人脈關係;你建立的有效人脈越多,掌握的資源就越多,而你也將愈發優秀,吸引的人脈就越多。人脈就像雪球一樣,會越滾越大,其核心就是你的自身價值。

人脈很重要,但與其說它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鑰匙,倒不如說它是你成功後的附屬品。所以說,人脈其實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能讓自己有多優秀,就能擁有多少有效的人脈。相反,自己不優秀,認識誰都沒用。別再把時間花在無用社交上了,多學習、多看書、多積累、多提升,當你成為大佬的那一天,你將會無比驕傲地說:“我不追求人脈,因為我就是人脈!”

人脈很有用,但前提是你也必須很有用。社交沒有產生效果,就是無用。一個殘忍的事實是,只有優秀的人才能擁有有效的人脈,並且越優秀的人,人脈越有效。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