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進步,從一而終的婚姻不再是人們最看重的,而是更在乎這段婚姻是否幸福,然而一體兩面的現象是,人們對婚姻的容忍值愈來愈低。認清自己想要什麼,並對人生負責,才是現代人最需要學習的。
shutterstock
前幾天參加一個聚會,一個朋友突然興奮的、開玩笑一樣的拋出一句話:我正在辦離婚呢,終於成功把老公賣出去啦!
眾人錯愕,兩人的感情一直不錯啊,還有個兩歲多的孩子。
並沒有什麼狗血,激情褪去後,不同的價值觀就一點一點暴露了出來。女方自由灑脫,還是愛玩的年紀,又有自己的事業,天南海北到處跑;男方中規中矩,期待平平淡淡的家庭生活。兩個人沒有共同人生目標,於是和平分手。也算是一別兩安,各生歡喜。前些年,我像走馬燈一樣參加各類婚禮;這些年,我又接二連三聽說他們離婚的消息。
有個多年未見的學妹來找我吃飯,一頓飯的工夫就聽說了四個熟人離婚,而她本人也是在老家與準備結婚的男友分手後又殺回了北京。我說應該恭喜你,逃過了一劫,不然我今天就該聽到五起離婚了。
這離婚的四對中,比較意外的是我的大學同學Z。Z出生於學術世家,成績常年是班上前三,人穩重不多言,是標準的乖孩子形象。大四那年認識了同院不同系的一個女孩,談了好幾年戀愛才結婚,卻在去年離婚了。據說是女方提出來的,因為不滿男方安於現狀、不求上進。如今Z一個人生活,倒也輕鬆快活。
對離婚的觀念悄然改變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大家的問候語從「吃了沒」變成「離了沒」。
當然,對於鄉下地方的大部分傳統家庭而言,離婚大多數時候仍不啻一場災難,特別是女方,往往成為其中的弱勢群體。婚姻但凡能苟延殘喘,她們都願意忍氣吞聲、勉力維持。除了經濟上的原因,子女也成為牽絆她們的重要理由。
那些打著子女牌的女性,有時不是不想離婚,而是不敢離婚。社會上的冷言冷語、親戚朋友的不包容以及帶孩子再嫁的難度,讓「母愛」成了掩飾自己脆弱最漂亮的武器:我是為了孩子。經常有女性無助地跑過來問我:中年離異還帶著孩子,上哪裡再去找對象?
然而在一線城市中,這一觀念正在被悄然改寫。離婚,再也不是一件愁雲慘霧的事情,我曾經見證過兩個朋友間這樣一段對話:
「聽說你離婚了,恭喜啊!」
「同喜同喜!」甚至有了孩子也完全不是問題。委曲求全等於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屁咧!與其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氛圍緊張、父母親彼此冷漠、仇視的「完整」家庭中,不如和平分手,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了,我們依然是一家人。
「你發現沒,現在提出離婚的,很多是女方?」我的朋友Suzy和我探討這個問題,我在心中默默盤點了一下周圍的離婚案例,果然如此。我不能拿我身邊的案例去推而廣之地概括全中國,但至少我們從中看到了某種趨勢。
「獨立女性」正在從女性身份的加持中走出來,成為真正獨立的個體。她們享有和男性一樣對婚姻說「不」的權利,並且不再為此而恐慌。
一方面,是因為女性在經濟上的獨立。如果離開你的男人之後你連一顆高麗菜都買不了,那你就註定離不開這個家庭。
而經濟獨立給了現代女性出走的自信。我認識很多有自己的事業的女性,她們的收入是另一半的數倍。她們無所謂結婚對象是不是有錢,也無所謂離婚能夠分多少財產,她們更願意對自己的幸福負責。我愛你的時候,從你身上獲得安全感;我不愛你了,我的錢包就是安全感。
張愛玲說,婚姻是長期的賣淫。傳統婚姻中,女性是被動者,要透過取悅男性以獲得生存空間。如今,愛情變成了一場你情我願的遊戲。我一個女友對身邊的小鮮肉一見鍾情、單刀直入:約嗎?
另一個女友離婚後狂呼「姐要去包養幾個小鮮肉」。男女平等的實現,最終不是靠口號,而是要靠錢包。「大男人主義」的表現套用到女人身上,其實也成立,不過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已。男權癌和女權主義自古勢不兩立,於是這下坐不住的輪到了男人們:看,女權主義在抬頭!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女性精神上的解放。如今,離婚的女性不再被貼上「剩貨」「婚姻的失敗者」這樣的標籤,有顏有錢的離婚女性一旦迴流到婚戀大市場,立馬就變成了搶手貨,這給了更多女性勇敢結束一段不幸福的婚姻的勇氣。
寧願一個人孤單,好過兩個人寂寞
一場從一而終的婚姻未必就是高質量的婚姻,比起婚姻能否長久,女人們更關注這段婚姻是否幸福。確切說,是自己能否從這段婚姻中獲得幸福。她們更勇敢,也更自我;她們敢於及時止損,為自己的錯誤買單並承擔可能帶來的一切問題。這是時代的進步。
然而居高不下的離婚率也帶來了更現實的問題:結婚、離婚越來越像吃速食,合則來、不合則分,換伴侶的成本驟降。所謂再婚,就是和一個你不愛的人分開,去找一個別人不愛的人。
人們對一段婚姻的忍耐臨界值越來越低。過去性生活不和諧要忍,被家暴、劈腿要忍,甚至把你打成重傷二級咬咬牙都要忍,十級大風都吹不散,如今因為一碗豆腐腦的甜鹹就能分開。
絕症放棄治療是一回事,連發燒感冒、頭疼腦熱都懶得治了,是另一回事。不在乎離婚的背後,是我們也不再在乎結婚,更不願去相信愛情。
趙小呆是我在某行家微信群裡認識的一個女孩,一九八五年生,留美背景,如今做自己的英語工作室,說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人長得漂亮身材又好。她大老遠來找我,第一個問題就把我問傻了。她說我都這個歲數了,一個人的日子特別充實,日程表每天都排得滿滿當當,完全沒有找個人談戀愛結婚的想法。
她問,我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我說你沒問題,有問題的是這個社會。大家對離婚問題都越來越寬容了,對結婚問題卻還是不夠寬容,動不動就給單身女性貼上一枚剩女的標籤。結果就是我身邊那些為了給家人一個交代在「該結婚的年齡」輕易找個人結婚的,一轉眼就都到了「該離婚的年齡」。
逼婚其實並不算華人國家特色,臉書的首席運營官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Kara Sandberg)也曾在父母的叮囑下把結婚當作自己人生中的首要大事。她為此放棄了一個國際獎學金項目,在二十四歲那年嫁給了一個「適合結婚」的好男人。然而不到一年,這段婚姻便宣告破裂。
所以別急急的走進婚姻,也別匆匆的走出婚姻。不是對的人,離婚要趁早;認定了的人,不要輕易放手。
學會愛自己,並且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要不要結婚或要不要離婚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女人都能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