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腳水中加“佐料”有講究,心腦血管疾病人群,心衰等重症,用一些活血的藥材人
原創 趣健康 2018-12-10 20:30:33
古語有雲:“樹死根先結,人老腳先衰;諸病因寒生,寒從足下生。”在寒冷的秋冬季節,不少人開始泡腳養生。
泡腳多長時間合適,用什麼工具泡?“佐料”可以加點啥?今兒就給大家仔細講講。
答疑專家
北京市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 顧景輝
為什麼泡腳讓人感覺到很舒服?
經常泡腳的人,一定了解那種感受,寒冷的冬季把腳泡在溫熱的水中,一股暖意散發全身,泡一會覺得一天的疲憊也減輕了,睡覺都更香了,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知道,動脈中的血液從心髒出發,下達腿腳,富含營養和氧分。經過毛細血管,血液帶著代謝產物(垃圾)通過靜脈血液,迴流到心髒。
血管在腿上的分布猶如分杈的樹枝,遍布肌肉、皮膚。如果動脈擴張,有營養的動脈血流量就增加;但如果靜脈擴張,攜帶垃圾的靜脈血管就會瘀滯。
當你泡腳時,局部溫度增加,會導致動脈擴張,尤其是皮膚血管。“活血化瘀”的說法,大致來源於此。
泡多長時間比較合適?
有人喜歡一直泡,泡到渾身大汗淋漓,覺得這樣才通暢舒爽,可有些人缺乏耐心,無法專心享受泡腳,究竟泡多長時間比較合適?
顧景輝認為,冬季泡腳應注意兩個方面,一個是時間的把握,一個是度的把握。泡腳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半個小時,20分鐘左右即可。還要對度有把握,稍覺得出汗就可以停下來,不要等到大汗淋漓或覺得累了再停,“每天泡腳也沒問題,泡到感覺身體輕松即可。”
顧景輝建議,泡腳的工具最好選擇木桶,因為木桶的水平線會更高一些。“可泡到膝蓋,如果可以,盡量泡至膝蓋處、小腿以上,若沒有木桶盡量泡到腳踝以上。”
泡腳水中加“佐料”有講究
許多朋友還喜歡在水中加一些“佐料”,比如中藥材,還有人喜歡加鹽、醋等。這些方法有效嗎?
顧景輝認為,單純用熱水或是在水中加入一些中藥材,這兩種方法均可,相比之下加一些中藥材更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群需要添加的中藥不同。
比如怕冷的人,可在水裡加一些艾葉、附子、乾薑等溫通散寒的中藥;經絡不通暢、有血瘀體質的,可加紅花、雞血藤(飲片)等活血化瘀、同時能養血的藥材。
另外,有腳氣的人,在水中加鹽、芒硝、蒼術、黃柏等可燥濕化濁,清熱解毒,但這類人應注意腳部不能有明顯的傷口。如果只加入鹽也是可以的,“單獨加鹽有清熱、殺菌的作用,但鹽偏涼性,手腳怕冷的人應注意。”
△圖/視覺中國
此外,心腦血管疾病人群,且沒有表現出心衰等重症的,可用一些活血的藥材,“但不能活得太過,有的人一活血血壓突然高了或低了,應慎重選用。”顧景輝提醒。這類人群在選擇泡腳藥材時,可佐治些涼血揉乾的藥材,在活血的同時,還能防止血沖過剩,可選擇如丹參、丹皮、赤芍,雞血藤等。
失眠的人,在泡腳水中適當配點中藥材,可幫助調節作息,比如加首烏藤、何首烏等,“這些藥材經常口服可能會對肝功能有影響,但外用可以疏肝解郁、安神,還可加點玫瑰。”冬天腳部乾裂的人,還可加一些滋潤型藥材,如桃仁、皂角等。
除了中藥材,有些人還喜歡在水裡加點醋來緩解讓人尷尬的腳氣,但顧景輝認為,醋本身有刺激性,且其酸性若長時間泡可能會引起過敏,這個方法並不適合所有人。
這幾類人群不宜泡腳
泡腳好處這麼多,那我們還不趕快回家泡起來?別急,顧醫生說啦,有些人暫時還不太適合用中藥泡腳。
1.部分糖尿病患者雙腳對痛覺和水溫的感覺失靈,出現燙傷而不自知,嚴重者可致截肢。
2.重症心腦血管病人也不適合泡腳。
3.皮膚有感染的患者。
4.懷孕期間也不適合泡腳,活血的藥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影響。
5.兒童不宜用藥泡腳,但可用熱水泡,水的溫度別過高。
6.有凍瘡的人應先停止泡腳,因為凍瘡容易使皮膚內膜暴露,可能引起感染,只要有傷口的就先別泡。冬季愛長凍瘡的朋友,盡量選擇在凍瘡生長之前泡。
7.飽腹的人。剛吃完飯,血液全部都聚集在肚子這個地方,這時泡腳容易造成頭暈等。
采寫 / 新京報記者 王鹿
封面圖片 / 視覺中國
編輯 / 火星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