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的都有這樣的體驗,孩子不會走路之前,最喜歡爸媽抱著走。

寶媽一坐下寶寶就哭,一站起來就不哭了,可謂百試百靈。

不管被大人抱著走的時候,寶寶的姿勢多扭曲不舒服,他都一聲不吭,

而讓寶寶舒服的坐在自己腿上一分鐘,他都不願意,為啥寶寶都喜歡讓人抱著走走呢?

一、會有安全感

逃離的安全感:

科學家在小白鼠身上做過這樣的一個試驗。

把小鼠媽媽和小老鼠關在一起,檢測小老鼠的心跳,

統計發現,當小鼠媽媽叼著小老鼠移動的時候,小老鼠的心跳速度會急速下降,

肢體動作也會減少,顯得無比乖巧,就像是被寶媽抱著走動時的寶寶一樣。

研究人員推測,這應該和動物們早起的“逃命反應”相關。

當哺乳動物遇到危險時,媽媽都會快速叼起自己的寶寶逃跑,

這個時候,寶寶唯一能做的,就是安靜的配合媽媽,不要亂掙扎亂喊叫,

否則會阻礙到他們逃命,存活機率就會下降。

所以說,在寶寶的基因裡,就有這樣一套反應,當媽媽抱住自己移動時,自己不要亂動。

所以說,在演化過程中,寶寶逐漸對媽媽抱著走這個動作有了依賴感,

因為它意味著相對“安全”,意味著能夠讓自己脫離現在的感受,

所以說,寶寶如果覺得不舒服的時候,媽媽抱著來回走一走,

能起到安撫寶寶的作用,因為這樣的動作讓孩子知道,

我的現狀正在改變,我很快就不難受了。


回歸的安全感

這個動作能讓寶寶感覺到安全,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

是這種狀態接近寶寶子宮期的狀態,所以會讓寶寶感到安心。

雖然說只要媽媽抱著寶寶,孩子就能感受到來自媽媽的保護和安撫,

但有時候這樣的安全感還不夠,站起來走一走,

這樣的狀態更接近寶寶心目中最安全的環境:媽媽的肚子。

因為寶寶在胎兒期,生活在羊水中,

這個環境是會隨著寶媽的一舉一動而搖動的,

胎兒每天就生活在這樣會來回搖晃的世界中,

而寶媽走路時,身體也是在有規律的晃動,

這種特殊的節奏和擺幅,也會讓寶寶覺得有安全感。


二、會有新鮮感

寶寶出生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房間裡待著,

這個環境熟悉之後,難免有些無聊和乏味。

寶寶學會用哭聲和掙扎扭動來表明自己需求的時候,當然會開始反抗了。

寶寶和媽媽在一起,擁有安全感之後,會對周圍的環境生出好奇心,

想要一點點了解自己周圍的事物,

它為什麼會有顏色,為什麼會有聲音、為什麼會移動。

而隨著寶寶知道的越來越多,他也會想要去探索更多的世界。

加上我們有時候需要會帶著寶寶出門,外面的風景寶寶可是念念不忘的,

所以總想找機會讓媽媽帶自己出門去,福林小時候就總是扯著身子往門口走,

後來一發現我要給他戴帽子,或者聽到我說好好好,咱們出去,

他就會立馬安靜下來。

寶寶這兩種需求,寶媽要學會分情況來滿足。


如果寶寶是因為身體不舒服,

寶媽要去查看寶寶究竟哪裡不舒服,然後幫寶寶去緩解。

如果寶寶是因為無聊,而寶媽自己也比較累,

或者外面天氣不好不能帶寶寶出去,

也可以用玩具、玩遊戲等方式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讓寶寶的精力有地方釋放,這樣寶寶就不會哭鬧這要抱抱走走了。

來源來自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