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人生的轉折點,或許僅僅就是從一句話開始的。

這兩天,在網路上,我看到一位網友講述了好朋友多多的故事,讀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兩人從小是朋友,而這位網友一直視多多為偶像,

因為:“在我眼裡,她很有領袖的樣子。”

這樣一個看起來光芒萬丈的姑娘,在家庭中的經歷卻充滿傷痕。

小時候,多多的爸爸因為賭博很早就離開了她,

媽媽一個人含辛茹苦的帶大她,但卻很少給她好臉色:

“你和你爸一樣都是混蛋,都是為了給我找麻煩來的,都是來討債的。”

媽媽的話,讓她背上了沉重的負罪感:

“每當我花家裡一分錢都會難過,我知道我和我爸一樣,都是來跟她討債的。”

漸漸的,多多開始遇到情緒上的問題:

“經常控制不住情緒,莫名其妙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有時甚至躲在房間裡不敢見人。”

而多年之後,這位網友再得到多多的消息,便是她患上了憂鬱症。

最親近的人口中說出的話,像是一個巨大的黑洞,吞噬了多多對人生的期望和生命的活力。

孩子還沒有起跑,就已經被絆倒在媽媽的語言暴力中。

2

“愛之深,責之切”

是語言暴力最大的謊言

難道多多的媽媽不愛她嗎?

答案顯然不是。母女相依為命,多多的媽媽也視自己的女兒如生命。

只是,多少傷害以愛之名。

語言暴力,從最親近的人口中說出時,總是會被解釋成:“愛之深,責之切。”

我小時候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

父母信奉打壓教育,所以我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受到過誇獎。

在初二那年,因為成績下降,

父母和親戚總動員,對我發起了一系列的“激勵法”。

“說到底你就是笨。”
“像你這麼差勁,以後就是工作了也得總被開除。”
“說你都是為了你好,你要是別人家孩子我也懶得說你。”

父母的本意是希望我能夠“知恥而後勇”。

然而,那些肆無忌憚的打擊的話語,都被我信以為真。

跌跌撞撞的走了許多年,我才能夠重新評價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父母常常意識不到,孩子在那些語言暴力中,究竟隱忍得如何辛苦。

而那些扭曲的語言,一點點滲透在孩子內心深處,成為孩子心底揮之不去的陰霾。

無數父母對孩子實施了語言暴力而不自知,

關鍵在於:他們認為小孩子沒有心,不會受到傷害。

前不久媽媽受到親戚的一些批評,心情鬱悶。

我假裝無意提及:“以前你就告訴我,說你都是為了你好啊。”

媽媽脫口而出:“那是因為你是小孩啊,說你還不長記性呢!”

這次輪到我驚訝了,我想反駁,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施加在成人身上的語言暴力,能夠被疏導和反抗,也能夠被承認是傷害。

但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傷害,卻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沒有反饋和抗爭,便被認為不存在。

成人得到的傷害,更容易經由各種渠道去消化分解。

而孩子身上的傷害,卻長長久久的長進了他的性格裡。

3

“壞的預期”

是傷害孩子的“軟暴力”

還有一些不易察覺的“語言暴力”,它未必那麼尖銳,但卻同樣會傷害孩子。

前些天發生的一件小事,讓我反思了好久。

兒子小樹一個人進了廁所,並且反鎖上了門。

平時,我都是要求他不能反鎖門的,

這一點“反常”,一下子引起了我的警覺。

他進去了有一會,接著我又聽見了東西掉在地上的聲音,

於是忍不住趕緊喊他給我開門。

打開門,眼前是一片狼藉,衛生紙掉了滿地,鏡子上、地面上到處都是水。

我生氣地斥責小樹:“你別給媽媽搗亂行不行?”

小樹委屈地撇著嘴巴哭了起來,接著他又拿起了手中的紙,在鏡子上擦了起來。

我這才看明白,原來,他是想幫我擦鏡子,給我一個驚喜。

而我斥責他的原因,

正是我心中已經對他做出了“沒幹好事”的預期,才急於一進門就批評他。

這也是眾多親子矛盾的導火索。

當一件事情發生時,首先對孩子設下了“壞的預期”。

比如,當孩子努力為父母做一件事時,懷疑孩子“別有用心”:

是不是犯了什麼錯誤想要逃避懲罰?

當孩子努力達成目標時,不信任孩子的努力,而是懷疑他投機取巧。

對於孩子的“分內事”,不斷的敦促他完成,也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不信任。

印度哲學家克裡希納穆提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在親子關係中,更是如此。

好的父母不做孩子的“差評師”,而更擅長於做孩子的觀察者。

並相信孩子有能力自我覺察,無需父母的控制,

便能夠學習、成長,向更好的方向走去。

孩子會不自覺的受到父母“期待”的影響,

如果父母對孩子埋下的是“壞的預期”,那麼孩子也會慢慢失去努力變好的動力。

反之,如果父母內心對孩子是“好的預期”,孩子也會越來越積極變好。

4

那些傷人的話

時間久了會成為殺人的刀子

無論是那些直接刺痛孩子的暴力語言,

還是那些表達“非信任”的“軟暴力”,指向的結果,都是使孩子否定自我。

他們會覺得:

“我是不好的。”
“我是沒有能力的。”
“我是不值得被愛的。”……

久而久之,則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

一位藤校女博士從小被媽媽要求嚴苛,一次被媽媽指責後,

她追問了一句:“我是不是永遠都沒辦法讓你滿意?”,

媽媽回答:“你覺得自己做的很好嗎?”

隨後,女博士跳樓輕生;

杭州15歲學生楠楠兩次輕生未遂,他寫下的“遺書”被發現,

其中記錄了去年暑假,媽媽讓他刻骨銘心的一句“你給我去死”。

在遺書中,楠楠寫道“你也許是氣話,但那個時候我真的心痛的說不出話來。”

那些傷人的語言,是如何讓孩子走向了難以挽回的地步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評價會深刻的影響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感,能夠支持孩子的動機。

當孩子對於未來是積極樂觀的,

那麼他的生理和心理也會更加健康,很少感到沮喪和失落。

並且他們會熱愛生活,有更強的動機去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父母經常否定孩子、羞辱孩子,

對孩子表示不信任,就會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孩子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應對生活中的種種難題,

當他遇到困難時,動機不足導致他難以主動尋找解決辦法。

最終,對困難的恐懼會使孩子陷入無助之中,甚至對整個生活都失去了興趣與熱情。

5

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正因為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所說的話才那麼特別,具有那麼強大的影響力。

當我們轉換語言表達的方式時,會發現,孩子也會快速的發生改變。

  • 自我識別,避免情緒發洩。

有時候,我們吼過孩子,自己也會懊惱,但覺得當時就是忍不住。

父母自身的心情常常會影響對孩子的寬容度,

心情好時更有耐心,心情不好就一吼了之。

也有很多父母自身壓力大,便把那麼情緒統統發洩在了孩子身上。

孩子何其無辜。

那些發洩的語言,便是不折不扣的暴力。

父母首先要做的便是自我識別,識別自己當下教育孩子的情緒,

究竟是因為孩子的行為本身,還是父母自身情緒的宣洩。

嘗試用積極的方式去疏導自己的情緒,使自己離開當下的場景。

散步、遊玩、或者一個人靜坐、找同伴傾訴都是更好的選擇。

  • 傳達信任,而非質疑。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講過自己的一段童年往事:

“我小學時一次考了全班第十四名,這應該是僅有的一次跌到十名以下。
我心理惶恐,不敢給爸媽看成績單。
”直到開學那一天,他只好把通知書拿給媽媽看。
媽媽吃了一驚,說:“怎麼這麼差。”
武志紅說:“媽你放心,下次就會好。”
媽媽沒有再多說什麼,而下一次,武志紅果然考了全班第一。

克制急於說出口的告誡和批評,相信孩子能夠做好自己的事。

信任,才是對孩子最有力的托舉。

  • 重視關係,高於教育。

好的親子關係,是父母能夠影響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前提。

如果教育是以傷害“關係”為前提,

那麼教育的效果也會大大折扣,甚至是得不償失。

童年被傷害的孩子,人生之路常常走得更加坎坷。

這是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與父母之間的相處互動方式,

在成年之後,也不自覺被類似的關係所吸引。

反之,在良好的互動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不會讓自己在糟糕的情境中被困太久,

他們會積極的尋找出路,改變當下的局面。

世間沒有完美的小孩,但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父母說的每一句話,都在形成孩子的人生觀。

你看向他的眼睛裡,折射著他對自我的評價。

“好好說話”,也好好“聽孩子的話”,

越是面對孩子,越需要小心翼翼,三緘其口。

不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嘗試自己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放下我們的擔憂,選擇信任和祝福孩子,

我們將收穫更加美好與和諧的親子關係。

來源來自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