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短短的兩個字,隱含了好多情緒與形容詞,驚訝、羨慕、質疑、運氣、佩服......原來不被看好,到最後勝出。其實,黑馬不是偶然形成的,他們不但找到自己的初衷,還享受了成就感,成功只是水到渠成。而且,人人都可以成為黑馬!

照片:Shutterstock

當有人被形容是「黑馬」時,到底是褒還是貶?不被看好,卻有出乎意外的好表現;是笨鳥慢飛終於累積且展現了實力;還是只是運氣好突然浮上檯面?

其實都不是。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思維、腦科學與教育」(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Program)研究的負責人陶德.羅斯(Todd Rose),跟「個人科學實驗室」(Laboratory for the Science of Individuality)的腦神經科學家歐格斯(Ogi Ogas),在一份耗時數年的研究跟訪談報告中,揭露了黑馬們的祕密。他們的研究發現,黑馬共同的特質不是個性、或是受什麼樣的訓練讓他們異軍突起,而是找到讓他們充滿鬥志的領域,受到成就感的驅使,持續的努力與突破,終於讓人看到他們在下功夫的領域登峰造極。

陶德自己也是一匹黑馬,不但曾因過動闖禍無數,高中時又因為成績太差被建議輟學、沒有畢業,19歲就當了爸爸,最後終於找到自己的動力,從社區學院學生蛻變為哈佛博士,還成為哈佛教授(他把自己的故事寫成《翻轉過動人生》)。所以,這些有關於黑馬的祕密,特別受矚目。

這兩位學者在新書《黑馬》(Dark Horse)中指出,黑馬們塑造了成功的新典範。他們有自己的節奏與步調,自己掌握人生的裡程碑,同時享受了成功與快樂,才是真正的人生勝利組。這不是所有成功人士都能擁有的,卻是所有父母對孩子最渴望與最放心的境界。

他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我們可以跟黑馬們學什麼?

成功不是比別人好

黑馬們重視的,是完成喜歡、想要做的事情的「成就感」,而不是別人給予的評價與成績。陶德分析,「傳統的成功」最大的問題,就是被定義為「比別人好」。互相比較並不總是不好,但結果卻讓人著重在有沒有比身邊、你知道的人好,而忽視真的完成了什麼。甚至,有時讓人以偏概全到以為只有成績最好的那個人有成就,其他人所做的都不足掛齒、一事無成。

但是黑馬們因為重視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所以能夠看到自己好的一面,甚至不斷追求自己還可以怎麼更好,成就最棒的自己。

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與結果,就是黑馬不斷在讓自己更進步,而不是與人別人比較相對的成績。這也是父母與老師可以不斷提醒孩子、看到孩子成長的重點。

黑馬的內心戲,能夠誠實回答自己,喜歡做什麼、為什麼?藉此找到自己最有感、最喜歡,而且能夠啟發自己內在動機的事物。

不過,喜歡跟有內在動機是不一樣的。跟孩子討論、列出他們喜歡的事情,哪些事情對他們很重要,還要問他們「為什麼」。不管動機是可以跟別人比賽、喜歡獲勝的感覺、完成了之後超過癮的、就是很想好好做、還是可以賺錢、可以幫助別人,都可以。但如果只是覺得好玩、可以放輕鬆,那就不叫動機,也許只是嗜好。

在開放、持續的討論後,通常可以幫助孩子探詢他們有興趣、覺得有意義、有影響力的領域。接下來,他們就可以開始嘗試這些事,並且設定目標,看看有沒有讓自己覺得很認同、完成了以後很開心、覺得很有成就感,想要再繼續挑戰下一關。

因材施教,個人化學習

每個人的成就感來源都不一樣,在各項要求都標準化的教育體制和方法,不容易養成黑馬。這時,就要靠師長對每個孩子的用心與支持。所以作者就強調,「個人化學習」會更有幫助。(看更多:布萊恩.葛林柏:個人化學習創造學生「啊哈!」體驗

儘管目前的教育制度還沒走到個人化學習,教育資源也很有限,但至少老師跟父母可以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孩子,在哪些領域,孩子們真的很有興趣、有最強的自我動機,鼓勵他們挑戰與享受成就感。即使今天不被看好,也會有把自己變成黑馬的一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