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無所事事:孩子可能東摸一下、西摸一下,但都沒有真正在玩,好像沒有目標。

(B)獨自遊戲:單獨一個人玩 ,且與附近其他孩子所玩的玩具或遊戲種類不同 ,只顧著自己活動,不管別人在玩什麼。

(C)旁觀遊戲:就是在旁邊看別人玩,沒有參與。

(D)平行遊戲:看起來是一起在玩同性質的玩具或遊戲,但事實上兩人是各玩各的,沒有太多交集。

(E)聯合遊戲:孩子跟同儕一起玩,彼此有互動,聊天的內容和活動本身相關,例如互相借玩具,但遊戲過程中沒有分工或合作,孩子大多照自己的意思玩遊戲,儘管沒有共同的主題,但卻會互相影響。

(F)合作遊戲:孩子們是有規劃地進行團體遊戲,每個人的角色明確,會彼此分工合作。

團體中不同類型的孩子,代表甚麼意義,在教養上需要特別注意些甚麼呢?

一、無所事事型:

嚴格來說,這不算是真正的遊戲,孩子只是對周遭的人事物產生短暫的興趣, 但沒有特定關注的目標或行為;這樣的行為,通常只會出現在「當環境中沒有吸引他的事物」時,或是「遊戲轉換的過程中」,孩子可能就會爬上爬下、瀏覽環境四周⋯等等。對於寶寶而言,這樣的遊戲方式是必要的,因為在探索環境,但若在非寶寶時期,經常出現,那麼孩子的社交發展可能就要積極注意或介入了。

二、獨自型:

任何時期的孩子都可能出現獨自遊戲,只是較常見於2、3歲的孩子,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相當自我中心,而語言溝通能力也還沒有很好。會自己一個人玩是好事,因為代表孩子能夠找到自我滿足的方式,但如果是年紀較大的孩子,總是獨自玩,則有可能是因為較內向害羞,或不懂如何和同儕相處,大人可以進一步引導或觀察孩子沒有進入團體的原因。

三、旁觀型:

這一樣出現在2、3歲時,通常會發展在「獨自遊戲」後或同時,通常也和語言表達能力尚未很好有關,比較內向的孩子,或需要觀察一些時間熟悉規則,建立信心,才能進入團體時也會如此。大一點的孩子經常出現旁觀遊戲,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自信心發展,可能也需要給予較多的經驗及專業協助,或先有固定的同儕引導。建議幼兒園的孩子,如果屬於這類型,大人就該開始引導,因為中大班之後,同儕在孩子心中越顯重要,當發現自己無法跟同儕玩在一起,別人都有好多朋友時,會更加上影響自尊與自信的發展。

四、平行遊戲型:

這通常出現在3歲多的孩子,這代表著孩子已經開始學習和同儕互動了,你雖然覺得孩子是各玩各的,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孩子彼此間有在模仿對方,而且孩子對同儕是更有興趣的,平行遊戲是接下來遊戲發展的基礎。但如果是出現在年紀比較大的孩子,看起來社交發展的確可以再努力,可以先利用比較結構化的團體遊戲來引導,在過程中強調孩子與同儕的溝通、觀察與合作。

五、聯合遊戲型:

3-4歲的孩子會開始出現聯合遊戲,這遊戲的發展是很重要的,包括社交力、問題解決力、合作能力以及語言發展,透過聯合遊戲,孩子也在學習如何開始交朋友。在這個遊戲階段,比較成熟的孩子很容易成為領導者,但因為這時候的同理心還在發展中,因此要適時引導孩子的溝通方式,成為具有領袖特質的孩子,而「非一定得聽我的」的孩子。如果要讓孩子朝向下一個遊戲階段邁進,大人可以從中給予一個目標或主題,引導孩子做分工合作,讓孩子體會一起完成的作品,會比自己一個人完成作品,更有成就感或更有效率。

六、合作遊戲型:

大概接近五歲時就會發展合作遊戲,在這個階段,孩子有四大任務要發展:分享、輪流、遵守規則和協調,倘若孩子正在這個階段,就請家長觀察這四項的能力發展,並加以引導,倘若孩子年齡較大了,但團體遊戲依然有狀況,就建議先多提升分享、輪流、遵守規則和溝通協調交涉的能力了,尤其是溝通交涉,這是這個年紀在遊戲時常會吵架的原因,因為都想要對方聽他的,大人需要引導孩子去說服對方,”我的方法好在甚麼地方”,而不是只有”我就是想要這樣”,如果孩子在這方面比較弱,有可能代表孩子比較情緒化、衝動、自尊過強、思考力較弱等等,可以仔細分析再加以引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