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的關係,合力關注學生在各方面的發展,教育部提出了全面推廣家庭訪問(Ziarah Cakna)倡議,要求教師利用課後時間到學生家中訪問,與家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所謂「全面」是指將涉及所有學生,即規定教師必須到每一位學生家中拜訪,而不是像目前一樣,只有遇到學生有嚴重的紀律問題或長期無故曠課,才會登門造訪,以致「家訪」給人的印象都是「沒好事」。
從理論層面看,家訪可以讓教師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也能讓家長更深入地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形成更好的夥伴關係。身為家長的總是恨不得能多知道多瞭解孩子的情況,更好地協助孩子成長。如果有老師願意騰出寶貴的時間,親自上門,就孩子各方面的情況與我溝通、交流,還真是感激涕零,求之不得呢!為此站在家長的角度,我喜聞樂見,對這項計劃是表示熱烈支持的。
只是回到現實層面,卻不能不考慮教師的意願與工作負擔,還有時間與距離上的限制。在當前老師已頻呼壓力大,工作不勝負荷的情況下,再強制進行家訪,無疑是雪上加霜。
流於形式
透過家訪能消除家長與教師之間的不信任感,使孩子的教育往更好的方向發展,這樣的思考絕對符合邏輯,只是卻不應忽視情意因素。家訪乃須以愛為前提,建立在教師真切關愛學生的基礎上,不能單靠教育部頒發命令,成為標準化的要求。如果教師感受不到家訪的意義,也缺乏與家長溝通的熱忱,純粹為了完成教育部所規定的任務,為了做而做,一切將流於形式,並無法達到實際作用。
家訪究竟是手段還是目的?作為溝通信息、交流意見,促進瞭解的手段,是不是還有其它選擇?在交通不方便,信息技術不發達,家長對子女教育參與度不高的時代裡,家訪無疑是親師溝通的極佳渠道。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腦、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還有微信、whatsapp、面子書等社交媒體的興起,親師之間的溝通管道已比過去更多樣化。
再加上現代家長對子女教育的參與度更高,除了受邀出席家長會以外,平日也會主動跑到學校來見老師,不像過去一樣要把家長請來學校並不容易,只能由老師親自去學生家中找家長面談。在這種情況下,家訪顯然已不再像過去那樣迫切需要了。
總而言之,家訪雖然有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但卻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出發,不宜成為統一、標準化的要求。它只是親師溝通的其中一種形式,是可供選擇的其中一種方式,而非惟一方式,不應成為強制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