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湖南台的明星觀察類綜藝《我家那小子》讓朱雨辰的媽榮膺“史上最難纏婆婆”,

今年很快又順應觀眾的獵奇欲,推出了女版《我家那閨女》。

不得不說,女版比男版的催婚氣氛濃了200個百分點。

就算你是有錢漂亮的女明星,也逃不開被爸媽明裡暗裡逼婚的壓力。

參加節目的嘉賓有前體操運動員何雯娜。

人家兩年前剛退役,覺得自己大好人生才剛剛開始,

爸爸卻已經著急了:29就跟30差不多!言外之意這年紀還沒對象可不行。

35歲的主持人吳昕,沒對像也是爸媽眼裡的老大難問題。

她“大逆不道”地說自己擇偶很不挑,找個離異的也沒事,

帶孩子的也挺好,反正自己也不想生……此時旁邊的媽媽只能投來“你再說一句試試”的眼神。

演員袁姍姍的爸爸,一看就是那種樸實的老爹,

還指望女兒上這個節目能讓更多的男孩子認識她、追求她。

最年輕的嘉賓傅園慧可能一語道破了各位的心聲:

相什麼親?我們太小了,才20歲!現在不都流行50多歲才結婚嗎!

別說,身為職業運動員的傅園慧,雖然生活是最苦最累最枯燥的,

精神狀態卻可能是最讓人羨慕的那一個。

16年奧運會傅園慧因為行走的表情包火了之後,

就有人猜測這種性格應該是在被好好呵護的環境中形成的。

從《我家那閨女》來看,可能的確是的——

有這麼個性格開朗逗比、又跟女兒關係親近的爹,想不長成個單純樂天派都難。

不過性格只是表象,傅園慧這種女孩最讓人佩服的一點是,自己有本事,生活有奔頭

傅園慧在2017年世錦賽以0.01秒之差錯失冠軍,這成了她的心病。

於是她在訓練中反覆苦練各種細小的環節,這雖然又累又枯燥,卻也是一種難得的生活方式——

知道自己哪裡是弱點,所以只要不斷地磨練,就有進步的希望。

所以,雖然23歲的傅園慧扛著巨大的壓力,飽受傷病的痛苦,

甚至和同齡人的生活都有了代溝,但她好像永遠也不會被打倒,永遠幹勁十足、陽光開朗。

相比之下,螢幕外看節目的觀眾們可能只能自慚形穢+默默羨慕了。

等到鏡頭一轉,畫風變成了另一位嘉賓吳昕,觀眾才放心:嗯,這才跟我差不多嘛。

如果說傅園慧是那種永動機型女孩,那節目中展現出來吳昕的生活狀態,就是鹹魚本魚了。

吳昕的爸爸(上圖紅衣服的叔叔)在節目中直言,阻礙吳昕找對象的最大困難,就是她太宅了

這還真是大實話。《我家那閨女》裡吳昕的part,

讓各位死宅懷疑這是在自己家安了攝像頭(雖然自己並沒有這麼大的房子)——

到處都胡亂地扔著衣服,所有東西亂七八糟地堆在一起,根本與整潔二字無緣。

生活在這個“垃圾堆”裡的吳昕,完美還原了那種只想一個人在家窩著、又喪又懶的生活

早上起來一睜眼,先毫無靈魂地做幾下蹬腿運動,只是因為據說這樣能瘦腿。

終於起床了,隨便把頭髮紮起來,一邊吃著麻辣燙外賣,一邊對著手機嘿嘿傻樂。

傅園慧的爸爸在場外都驚了:明星居然也吃得這麼隨便嗎?

你說她生活方式不健康吧,偏偏她又是養生保健品狂熱愛好者,飯後一氣兒來五粒不重樣的。

網友看完都擔心:吃這麼多保健品真的沒問題嗎?

最絕的是那個重量級泡腳桶。有了它,養生宅女們就像來到了天堂。

坐在泡腳桶前的吳昕簡直悠閒得不像一線女主持人,泡泡腳,翻翻書,困了就直接睡過去,簡直不要太滋潤。

然而,當你以為養生達人吳昕這就要去睡覺了,

她卻重振旗鼓投入到了拼積木的事業裡,半夜一點半還在奮戰,真·龐克養生代言人。

這種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狀態讓場外的觀察嘉賓評論道,不僅宅,看起來還有點孤獨。

同為女藝人的觀察嘉賓秦海璐替她解釋說,

其實是因為做藝人平時太忙了,所有的日程都是被安排好的,

只有在自己家裡這個封閉的環境,才稍微有權利放肆地懶散放鬆一下。

這點其實在普通人身上還挺有共鳴的:誰平時還不是在外面疲於奔命了?

年輕人之所以越來越宅,躲在自己家裡喪,還不是因為只有在獨處的環境裡才能囂張地一頹到底

但這還不是全部。

如果吳昕的日常就是這樣懶懶散散地宅著就罷了。

她對著好友沈凌情緒崩潰的哭訴,才是播出後引爆熱搜的關鍵。

節目最早放出泡腳桶的預告時,網友還以為可以跟吳昕學學中年少女的佛係日常。

畢竟,光看她這些年在公眾視野裡的表現,大家都揣測吳昕應該挺安逸的:

有個挺不錯的鐵飯碗,哪怕不用太努力,安穩過日子已經比很多人強。

但沒想到,吳昕這種喪喪的外表下,心裡卻比外人揣測的擰巴多了。

首先困擾她的就是這個社會裡女人無法避免的年齡焦慮

到了30歲,吳昕才猛然醒悟開始琢磨護膚品和保養品,

但依然抵抗不瞭如今98年的往旁邊一站,自己就是個阿姨。

被網友吐槽的“保養品吃太多”,未必不是焦慮和慌張之下的病急亂投醫。

因為有了年齡危機,自然個人生活也成了不得不焦慮的問題。

但吳昕的處境又很尷尬:之前和潘瑋柏上《我們相愛吧》時,

就被發現是個比較活在自己世界裡、不太有傳統“女人味”的性格。

好友沈凌說她的前任都看起來“怪怪的”,

好像都和朋友們的設想不是很般配,而且每任都沒有超過一年。

吳昕自己解釋說,這是因為她對待感情比較被動,她只會在主動接觸她的人這個範圍裡搞對象。

偏偏這麼被動的處境,吳昕又在擇偶上有很多想堅持的原則。

比如她堅持不喜歡比自己小的,可是不知不覺到了30多歲的年紀,

符合條件又可心的範圍只能越來越小。

沈凌鼓勵她大膽一點,女追男隔層紗嘛,但吳昕心裡覺得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

就算追上了,人家也不見得真喜歡你。

沈凌寬慰她說,那可能就是過個渡唄;但吳昕不能接受:我憑啥就要給人家過渡?

有時候確實是這樣,越急切地因為現實原因想找對象,反而越是不甘願放棄自己的原則。

要是不能給自己寬心,就只能越來越糾結和著急。

最擰巴的是,吳昕覺得感情生活也沒那麼重要,先把事業做好了再找對像也不遲。

更何況她認為,工作越來越好了,自己才更有機會遇到更好的人。

其實,這樣的價值觀沒什麼毛病,聽起來還挺積極向上、符合當代獨立女性的追求的。

但放在吳昕身上,只會帶來更多一層的尷尬——

在入行12年後,吳昕的事業做到“好”的標準了嗎?

在觀眾和她自己眼裡,顯然都沒有。

她這麼多年最拿得出手的快樂大本營,恰恰也是她逃不過的尷尬裡程碑。

這是多少人都羨慕不來的資源,但吳昕直言自己在這檔節目裡做的很差,

最害怕聽到觀眾的一句話是:”這麼多年一點沒有長進。“

這句直白的批評成了她揮之不去的魔咒。

吳昕在快樂大本營的低存在感,一度讓“打壓說”很流行。

可是後來人們發現,吳昕無論是做其他綜藝的主持,還是演戲,也都水花寥寥、甚至招致惡評。

似乎她就不適合做這種需要解放天性和機靈勁兒的工作,

否則做什麼都容易回到熟悉的兩個字:尷尬。

吳昕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夠好,知道外界評價對自己的不滿意。

曾經的一件事成了對她打擊最大的心魔:

某一年湖南衛視的跨年晚會,由於節目超時,那麼多主持人的節目,

唯獨吳昕的被砍掉了。

她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聽上去是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怨氣糾纏在一起:

為什麼偏偏砍了你的節目呢?

還不是因為你太差了,你就是差到可以隨便被拿掉的地步。

這倒是和吳昕之前在其他節目裡傳達出來的態度大相徑庭。

在脫口秀大會裡,吳昕拿的劇本是開心地做鹹魚本魚。

她知道觀眾很氣她拿著那麼好的資源卻晃來晃去不努力,

作出的回應也是拽拽的:我晃我的礙你什麼事兒了?

但《我家那閨女》裡的吳昕,卻為自己的事業焦慮不已。

節目被砍的事成了吳昕最大的心結,

她也開始覺得自己事業進入瓶頸期,沉浸在這種無力感中走不出來。

她能想到的改變,就是結婚生個孩子看看。

然而問題又來了:這哪是說成就成的事?

偏偏吳昕又是個想太多、愛焦慮的性格,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八字還沒一撇呢,

已經在焦慮——如果自己真的結婚生子,少說得耗出去一年半,

那之後還能再回到這個領域工作嗎?

於是,個人感情和工作事業哪壺都不開,吳昕的生活也只能陷入喪的死循環。

這都不是吳昕第一次在節目裡、在鏡頭前情緒崩潰。

吳昕自己也對被嚇到的沈凌說,你不用管我,我自己崩潰一會兒就好。

但事實可能是,崩潰了很多次並不見得真的能調節好自己的心態,

反而可能只是將自我懷疑重複了很多次,陷在這種消極悲觀的情緒中原地打轉

其實人生遇到瓶頸期很正常,不過對於吳昕來說,

她或許還比一般人多了一個從高空跌落、消磨自信的難熬過程。

本來就讀於大連外國語大學外語系的吳昕,

進入娛樂圈的路是她為自己選擇的,一開始也的確走得順風順水。

12年前的吳昕在比賽中落落大方,還能自信又靈動地跳新疆舞蹈,

這和後來在快本畏畏縮縮、笨手笨腳的人設截然不同。

這又是另一種喪法:自己選的路,一開始起點很高,走得也比較順;

過了很久才發現自己不行,這可能比一開始就碰壁更痛苦。

所以不少網友也搞不明白,挺好一個姑娘,怎麼後來變得這麼憋屈又喪氣?

有一部分人質疑,是不是吳昕自己把什麼事都看得過於嚴重了?

其實她的處境似乎並沒有她自己認知的那麼差吧?

畢竟在外人眼中,身為知名明星,擁有快樂大本營這樣的節目資源,

已經是非常優越的條件,只可惜自己沒能藉此進步,也沒能調整好心態。

世界也並沒有處處針對她。就像作為觀察嘉賓的維嘉打圓場說的,

那場讓吳昕崩潰的跨年晚會,其實也砍掉了維嘉和其他主持人的節目,事情並非她記憶裡那麼極端。

也有很多觀眾覺得挺能理解她的,因為那種事業和情感沒一個順心的糟糕狀態,普通人也會體驗。

但吳昕所代表的人群背後,問題的關鍵是那種空有自責和焦慮卻沒有行動力的狀態。

吳昕不甘心自己的工作怎麼就做得不行,

可能像普通人懊惱自己怎麼就不能再多減一點肥,

再把成績往上提一點,再多考個證,再努努力升職加薪一樣——

不甘心自己的原地踏步,因此給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心理壓力,

可是要說真的為改變做了什麼破釜沉舟的努力?好像也沒有。

所以吳昕那種又喪、又迷茫、又自責的樣子很真實:

迫切想改變現狀的心情是真的,可是在自怨自艾中不能自拔,也是真的。

在我們的社會裡,年齡增長也是個加劇尷尬的因素:

在很多領域,20歲的時候可以迷茫,快40了就沒資格“矯情”。

在演藝圈35歲的吳昕,可以說是左右為難。她花了很長時間才能稍微想開一點,

把早已經消磨的優越感埋到谷底,開始接受一些之前並不能接受的事實,

才能迎來觸底反彈的轉機。

整天頹喪的年輕人看到吳昕式掙扎,可能也會心有戚戚焉——

時間未必會耐心地等我們這麼久。

尚年輕的現在,人們喪氣的話張口就來,誰都可以在嘴上拿自己開涮,

就像吳昕曾經也在脫口秀大會上霸氣地說了一句名言:愛輸才會贏——

但真的要面對自己的迷茫和瓶頸,可不止打嘴炮那麼簡單。

如今每個喪喪的年輕人其實都要面臨自我定位偏差帶來的打擊,

難免會繞進又敏感、又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死胡同。

到底是選擇接受自己沒那麼好、也無力變得更好的現實,調整好對自己的心理定位;

還是咽不下這口氣,打起精神來再去搏一搏,全看自己怎麼想。

畢竟說的總是比做的容易,“愛輸才會贏”的境界沒幾個人能真的坦然面對。

來源來自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