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吳建早在3歲那年因為一次意外事故觸電導致雙臂截肢,由此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小他兩歲的弟弟吳建智決定照顧哥哥上學,為了讀書,哥哥等了弟弟兩年,

從2006年開始,兄弟倆開始一起上學。

此後的12年裡,吳建智與哥哥形影不離,一雙手​​臂兩個人用,照顧哥哥的生活和學習。

2018年,兩個人同時參加高考,高分的弟弟為了能繼續照顧哥哥,

放棄了更好的學校,選擇和哥哥在同一所學校就讀。

“將來等我大學畢業有收入了,我還要帶哥哥到全國各地走走。”

吳建智說,他要照顧哥哥一輩子,兄弟倆用行動詮釋了什麼叫“手足情深”。


18歲的吳建智今年是雲南昭通學院的一名大一新生,但在他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稚氣。

他看起來比同齡的孩子要更加成熟穩重,臉上寫滿了陽光。

吳建早、吳建智兄弟倆

身殘志堅的哥哥

吳建早回憶,在很小的時候,父母由於要下田農活,沒有時間照顧他和弟弟。

在他將近3歲那年,有一次和小夥伴玩耍時爬上了高壓線塔,

伸出手去觸摸變壓器上面的絕緣瓷片。

隨著一陣劇烈的疼痛,吳建早失去了知覺,雙臂變得焦黑。

等到醒來時,他發現自己的雙臂已經血肉模糊,父母則在一旁的病房裡抹著眼淚。

為了不拖累家人,吳建早決心讓自己能夠生活自理。

因為失去了雙臂,走路時很難保持平衡,所以練習走路是他正常生活的第一步。

“要走出這一步其實非常難,一開始剛走出兩三步就會跌倒,

我都記不清我的頭已經撞在門上、大樹上多少次了。”

吳建早是個自尊心強的人,每次自己摔倒,

別人準備把他扶起來時,他都堅持要自己站起來。

一次、兩次,他的肌肉記憶和平衡能力逐漸建立起來了,

經過半年的時間,他逐漸能和正常人一樣走路而不會摔倒。

學習走路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用腳夾著勺子吃飯、用腳夾著筆寫字。

為了鍛煉這個動作,吳建早經常要彎著身體保持不動,然後再將飯菜放進勺子中。

而練習用腳夾著筆寫字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一開始,因為腳部的力量不足,力道也很難控制,很難用腳在字上寫出筆劃。

等到可以慢慢控制力道了,又要練習雙腳力量的協調性,

必須用左腳將紙張壓住,右腳夾住筆慢慢在紙張上畫出簡單的筆劃,

從一開始簡單的一橫一豎,到後來難度更大的漢字,

從歪歪扭扭到逐漸工整,吳建早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因為彎腰的姿勢每次都要保持兩三個小時,每次練字下來,他都腰酸背痛;

而他的腳趾由於反復練習也常被磨得出血。

別人花上十分鐘就能完成的任務,他通常需要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

吳建早坦言,小時候自己非常自卑,甚至一度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是弟弟的鼓勵讓他走出了絕望和心理陰影。

“我不想成為村民眼中的'廢人',雖然命運對我不公平,但我不想就這樣放棄了。”

吳建早是個堅強的孩子,雖然身體有殘疾,但他並沒有放棄生活。

如今,他不僅生活可以基本自理,還學會用腳打字及上網。

吳建智在幫哥哥穿衣服。

無怨無悔的弟弟

2006年,在家等了兩年的吳建早終於等到了與弟弟吳建智一起上學。

從那時起,弟弟便成了殘疾哥哥的雙手。

6歲的弟弟在當時付出了多少,吳建早都看在眼裡,

但他不會輕易說出“謝謝”這兩個字,

因為這兩個字不足以表達出他對弟弟這份深情厚誼的感動。

為照顧哥哥吳建早的生活起居,吳建智吃盡了苦頭:

每天早上起床鈴響後,他總是第一個起床;

自己洗漱後就忙著扶哥哥起床,並給他穿衣服、穿鞋子,再端水來給哥哥洗臉刷牙;

扶哥哥上完廁所後,吳建智這才背上書包,和他一同來到教室準備上課。

每天放學後,吳建智又要到飯堂端來飯菜照顧哥哥吃完,再清洗餐具;

晚上他照料哥哥複習完功課,幫哥哥洗腳、洗澡、洗襪子、蓋被子,

然後自己才有時間洗漱。每天晚上在學校宿舍,吳建智總是最後一個睡下的。

這樣的日子風雨無阻地持續了整整12年。

“弟弟對我的恩情,我一輩子也還不完。

我唯有讓自己更加堅強,生活得更好,這才是對弟弟的報答。”吳建早流著眼淚說道。

兄弟倆之間的情誼也讓周圍的人們備受感動。

村民們對吳建早的看法也開始發生變化。見到他會主動和他說話,

並誇讚他有毅力、有志氣,吳建早的心結也慢慢打開,他不再躲避村民們的眼光。

“過去,我經過村口,看到有村民在一起說話,我都感覺在議論我,我總是快速路過,

而現在,我不再這麼看了,我已經可以坦然面對自己失去雙臂的實事。”

吳建智幫哥哥打飯。

而他們的班主任、巧家縣三中萬太姣老師說起兄弟倆也贊不絕口。

她說,兄弟倆吃苦耐勞,學習刻苦,團結同學,尊敬老師,

成為學校友愛互助的典範,學校老師經常拿兄弟倆的事例來教育全體學生。

“建智在學校表現不錯,學習很認真,性格內向,把哥哥照顧得很好,

高考發揮的也還正常,比二本線高了50分。”

在整個巧家縣,兄弟倆都是出了名的孝德少年。

因為吳建智對哥哥的深情付出,他榮獲了“全國美德少年”稱號。

從小就品嚐到生活的艱辛,也讓吳建智變得早熟而懂事。

在學校他從來不亂花錢,也已經好多年沒有買過新衣服了,

但他從來沒有向父母抱怨過,哪怕日子過得苦一些,他也總是樂觀向上。

弟弟為哥哥放棄好大學

2018年6月,吳建早、吳建智兩兄弟一同從巧家縣第三中學高三畢業,

雙雙報考理科,高考分數分別為404分和480分,分別達到專科和二本錄取分數線。

對於自己高考時的發揮,吳建智還比較滿意。

但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兄弟倆卻陷入了兩難境地:

弟弟的分數超過雲南省二本線50分,哥哥的分數只夠上專科。

弟弟希望陪哥哥上同一所大學,但哥哥吳建早認為兩人分數差距較大

,興趣也不同,就算同校了也很難分配到同一個專業。

雖然早已離不開照顧了自己多年的弟弟,但要以犧牲弟弟的前途為代價來成全自己,

吳建早於心不忍,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這麼做,寧願自己休學、棄學。

而吳建智認為,這麼多年照顧哥哥雖然很苦很累,但還是挺過來了。

哥哥這麼多年辛苦付出,等到有條件上大學了,

若因為沒有人照顧而功虧一簣,實在太可惜。

吳建智在幫哥哥穿襪子。

吳建智告訴記者,這麼多年下來,哥哥的努力他都看在眼裡,對於哥哥的毅力他非常佩服。

他記得有一次,哥哥練習用腳寫字到深夜12點,

因為彎腰過久,腳趾用力過猛,渾身酸痛,躺在床上嗷嗷叫。

“我不想讓一個有理想、有毅力、求知若渴的人就此放棄他的追求和夢想,

如果他因此輟學,那他的人生可能真的就變得一片灰暗,對他該是多大的打擊啊。

但哥哥無法自理,沒有我的照顧他就沒辦法上大學。”

吳建智說,他希望能和哥哥在一個大學,幫他完成大學夢。”

最終,吳建智決定放棄更好的大學,和哥哥進入同一所大學。

“做出這個決定,你是否考慮了很久?”記者問吳建智。但他的回答卻令人意外,

“我幾乎沒怎麼思考,只想了兩分鐘就做出這個決定了。”他笑著說。

最終,吳建智被昭通學院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錄取,

吳建早則被計算機科學與運用專科錄取。

“我要一輩子照顧哥哥”

吳建智告訴記者,他的父母都是農民,

家中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靠父母在大山間種植一些農作物。

但因為當地山大溝深,農產品要運輸到縣城很困難,

為此父母還養了兩頭牛,有時還回到縣城打工,一年下來,大約有1-2萬元收入。

再加上家中還有90歲的祖母需要照料,一家人依然生活拮據。

早在兄弟倆進入大學之前,

兩筆8000元的生源地助學貸款已經分別打到兄弟二人的帳戶。

學校方面也格外照顧,將他們安排在了同一間宿舍,

還為吳建早購買了無線滑鼠、無線鍵盤、數位板等專業器材。

由於家庭貧困,兄弟倆向國家申請了助學貸款,

還有不署名的人士每月資助他們1400元生活費。

剛剛過去的這半年,兄弟倆與室友相處得也挺融洽。

吳建智加入了幾個心儀的社團,生活比以前豐富了許多,

不過他坦言,儘管上大學時空餘時間比以前多了,

但他卻比以前更忙,除了要照顧哥哥之外,每週他還要打兩份兼職來補貼生活費。

“父母太不容易了,他們把我們倆供上大學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了。

他們沒有給我很多物質財富,但卻給了我巨大的精神財物,

教會了我獨立、堅強、刻苦、正直。

有了這些品質,今後遇到再難的事情我也不怕。”吳建智說。

吳建早說,因為自己讀的是專科,所以想努力通過專升本提升學歷,

在大學期間多學知識,以後好適應社會。

“因為我失去了雙臂,所以我必須比常人更加努力,

掌握更多的技能,將來才能在社會上立足。”說起弟弟吳建智,吳建早眼中滿是淚水。

“他照顧我12年了,從來沒有一聲怨言,我擁有全世界最好的弟弟。”

吳建智則表示,從小到大他從哥哥身上學到了更多。

由於家貧,一家人還沒有出去旅遊過,他甚至連火車都沒有坐過。

他希望將來工作了有收入了,能帶著哥哥到四處走走看看,讓他知道,外面的世界還很大。

“我想一輩子照顧哥哥,我永遠都是他的雙手。”

來源來自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