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衛星,為什麼又可以神奇的畫出地圖呢?
據悉,中國古代天下輿地圖類地圖的繪製原則的基礎是西晉裴秀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的「製圖六體」,包含分率(帶有比例尺含義的縮尺),准望(水平方向),道裡(道路裡程),高下(道路高下曲折取水平距離得道裡數),方邪(道路遇到方形阻礙取其斜向得道裡數),迂直(道路水平彎曲取兩點直線得道裡數)。上述六種原則實際上綜合包含了地形測量、計算和繪製三個層次。後人據此不斷發展,如唐代賈耽計裡畫方、朱墨對書,宋代沈括二十四方至和製圖七法,元代朱思本製圖實踐等。
而古人繪製地圖的工具從古代文獻中,可以確定的地圖繪製工具有這麼幾種:規、矩、准、繩、表;丈桿、羅盤、望筒、度竿;記裡鼓車、丈量步車。基本上就是這十一中,其中羅盤、望筒和表,是用來測量方向的,餘下八種功能各不相同。羅盤是北宋發明的,在裴秀那個時代還沒用,他們用的是比較原始的司南和地盤。地盤是什麼東西呢?就是一塊石板,上面有四維、八干、十二支,二十四個方向。然後有一個做成勺子形狀的磁石叫司南,放在上面,然後抽丫的,旋轉後停下的方向就是南邊。聽著很熟悉對吧?你肯定在科教節目裡見過。這東西摩擦太大,有誤差,羅盤出現後就被取代了。
其他的工具中,最好玩的是記裡鼓車和丈量步車。後者是明代才發明的,記裡鼓車是漢晉時期的機械工具,丈量步車是結合繩尺的另一種設計。記裡鼓車又叫大章車,是晉人崔豹的《古今注》中提及,認為東漢末年已有記裡鼓車,這東西每跑一裡路,上面的小木人就會敲一下鼓,以此來記裡數,可以應用在地理測量、出門嘚瑟、泡妞、跑出租,等許多方面。而丈量步車,雖沒前者酷炫,但技術上來說更樸素實用,看上去就跟個紡輪,成為地圖製作基礎理論。此後中國許多地理家、地圖學專家,繼續研發繪圖地圖的重要基礎。
古人的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