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蔡英文在2019年元旦發表的新年談話中特別提到,由於過去兩年經濟成長、政府的稅收超乎預期,因此行政院已經在研擬相關的方案,希望讓收入比較低的民眾,可以優先分享經濟成長的「紅利」。然而近日新聞版面突然被「政府超徵稅收,擬發1萬元紅包」的新聞給取代,行政院甚至大動作聲明說這是不實新聞。究竟,到底什麼是「超徵稅收」?這次真的又是假新聞嗎?Youtube頻道志祺七七x圖文不符,近日上傳了一部影片探討此問題。

「超徵稅收」是一個財政名詞,它的意思就是「國家實際收到的稅>原本預期會收到的稅」,從某種程度上來看,「稅收超徵」的確是一種行政疏漏,不過我們也必須理解,這是一種很難避免的技術問題,因為從編列預算到實際執行稅收大概會需要2年的時間,這期間如果遇到什麼重大事件或景氣變動,稅收就會跟預期的有差距,而這裡要強調兩個重點:

第一:「超徵稅收」並不是「違法超收」,一切都合乎法令,也沒有針對特定族群的人去多徵稅。所以並不是刻意在「劫富濟貧」,主要是預估失準的結果。

▲志祺指出超徵稅收並不是劫富濟貧。(圖/志祺七七Youtube)

第二:「超徵稅收」並不能直接等於是「歲計賸餘」!剛剛說到,「超徵稅收=實際稅收>預估稅收」,至於「歲計賸餘」的概念,指的則是國家的「實際收入>實際支出」。從這個式子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只要實際收入越高、實際支出越低,自然就能產生越多的「歲計賸餘」。

所以這幾年來,台灣會產生大量歲計賸餘的原因,其實就是政府的「開源節流」奏效了。不只實際支出減少,收入也有明顯增加。而超徵的稅收來源,主要是來自營業稅、營所稅和證交稅等,不是個人的所得稅。

至於蔡英文口中的「經濟紅利」,其實就是所謂的「歲計賸餘」。根據記者會公布的最新數字,行政院估算目前的「歲計賸餘」大約為386億。2018年,政府不僅零舉債,還一口氣償還792億。至於目前端出來的這386億「歲計賸餘」,其實已經是先減債、還債之後才剩下來的錢了。

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表示,現在訂出的主要方向有三:1促進經濟發展、2照顧弱勢、3為非洲豬瘟預防預留經費。具體措施將會遵循「不舉債、行政成本低廉、一次性的支出、受眾明確」的原則來進行,不會發放現金也不會發放消費卷。

發言人Kolas Yotaka強調,雖然目前媒體有諸多揣測,但還沒有一個實際定案,一切都還在討論的階段而已。關於這點,有人批評,明明是自己先放風聲出來試水溫的,發現苗頭不對趕緊切割,只要對他們不利的,就說是假新聞。但這到底算不算是假新聞呢?

志祺找到最早的幾則新聞,發現媒體的消息來源,多半都是使用「府院高層、據傳、據了解」等字眼來帶過。這樣的報導方式雖然可能保護了當事人,但同時也讓新聞可信度打上問號。所以這個內容是真是假,當然也沒辦法證實。在定案以前,這樣的下標方式和報導內容其實很容易就會傷害到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志祺表示,使用不明確的代稱將影響新聞的可信度。(圖/志祺七七Youtube)

就標題、內文論述方式和結果看來,這一系列的報導,的確容易讓人誤會「超徵稅收」的定義,覺得這是在惡意抽稅。某些資方代表或稅改團體,甚至刻意搞混它和「歲計賸餘」的差別,質疑好幾千億的「稅收」為什麼會只剩下386億的「賸餘」,然後就直接罵政府亂花錢、政策買票。目前 從這角度看來,如果把這一系列跟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假新聞產製流程」放在一起看的話,其實已經相去不遠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志祺認為媒體的報導更應該要好好謹慎處理,讓有心討論的民眾可以掌握足夠的背景知識、也方便大家可以做更有效率的公眾討論。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民眾對官方施政總是充滿誤解,就代表政府需要花上額外的成本來澄清、闢謠,對於大部份的人來說都沒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