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會不會注音,學前一定要開始培養親子共讀的習慣,因為透過指讀的引導,孩子一樣可以認字。而研究也顯示,家庭閱讀活動才是長遠影響孩子國語學業成就的關鍵。

經常帶著孩子閱讀,從第一頁講到最後一頁,孩子自然就會認得書上的文字嗎?答案不是的,關鍵在於指讀。照片:曾千倚攝

儘管學前要不要讓小孩學注音,學界目前沒有定論,但專家學者們一致的看法是:不管會不會注音,學前一定要開始培養親子共讀的習慣。研究也顯示,家庭閱讀活動才是長遠影響孩子國語學業成就的關鍵。

長期投入閱讀研究的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張鑑如表示,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能帶著孩子指讀繪本,把看到的字唸出來,家長等於取代了注音符號的角色,協助把看到的字形與字音、字義連結在一起,進入認字;而當孩子有足夠的文字經驗,會累積一定的字彙量,上小學再系統化的學習注音符號就不用太緊張。

6歲以前的幼兒雖然還沒有接受過正式的讀寫練習,但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已經有許多接觸文字書寫的機會,如果有大人適當的引導,提供孩子豐富的文字閱讀經驗,有助於日後的讀寫能力發展,這也是近年來受到幼兒教育研究關注的讀寫萌發概念。而在讀寫萌發階段,能使幼兒在輕鬆情境下獲得文字相關知識,最好的方式就是親子共讀。

是否經常帶著孩子閱讀,從書本的第一頁講到最後一頁,就可以讓孩子自然學會書上的文字?答案:不是的。

帶讀時,除了讀圖,也要讀字

近期,許多研究發現,在親子共讀時,多數成人所引導的討論都集中在圖畫、預測情節或與孩子生活相關的連結,很少將注意力集中在印刷文字的討論。透過錄影或以眼動儀追蹤幼兒在共讀時的注視焦點,視線多半看著圖畫,被動的「聽」故事、回答問題,不會去注意到文字,也非真正的參與「閱讀」。

因此,張鑑如也認為,其實一般的親子共讀只提升幼兒的口語能力,若要藉由共讀來增加幼兒的文字知識,必須採用文字指引的共讀帶領對策,引導孩子注意書上的文字、發音,並加入對文字的討論,才會對讀寫能力的發展有幫助。

清華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周育如也持相同論點。她在親子共讀的觀察研究發現,幼兒在閱讀繪本的行為,會經歷「看圖未形成故事」、「看圖並形成故事」與「注意文字」3個階段,但現在父母陪伴孩子讀繪本時展現的互動行為,幾乎清一色都只停留在念故事的第2階段,不會根據孩子閱讀需求的發展調整互動行為。

尤其,注意文字的第3階段最容易被忽略。她表示,孩子共讀繪本到一個成熟度後會發現,自己看的是圖,但父母卻是在唸字,然後會開始對自己只能看圖卻「文盲」的狀況不滿意。所以,當聽到孩子說「你不要亂講」時,父母就要意識到,孩子這時正在表達他對文字的理解,因為父母如果是根據文字唸,應該每次唸的結果會一樣!這是非常重要的節點,一旦孩子到了這個成熟度,父母就應該要在閱讀時引導孩子留意文字。

3個策略帶讀,跨越1500個字的獨立閱讀門檻

引導孩子看文字的方法很簡單但非常重要:「用手指著字讀」,一旦父母開始指著字讀,孩子立刻會學到中國文字一字一音的對應關係,幾次指讀下來,父母會驚訝的發現,不用特別教,孩子自然就開始會認字了;等孩子有一點識字量後,這時就要再進一步帶孩子去留意文字部件。

指讀策略1:「找出常見字」認字

引導孩子看文字,並非每次拿起一本書,就要從第一頁的第一個字,指著唸到最後一個字,有時太刻意強調認字,反而會讓孩子喪失聽故事的趣味,最好把指讀也當做一種互動的遊戲。例如:讓孩子找一找繪本中反覆出現的那個字,帶出相關字詞的討論。

《親子天下》教育創新一百教師洪孟君則以《小火龍上學記》為例,她帶著孩子指讀封面的名稱一段時間後,她會問:「哪個字是『學』?」只見孩子一個字、一個字指著唸出「小、火、龍、上、學……」,然後開心的找到「學」這個字,就這樣,在找字遊戲中去認字。

指讀策略2:「以詞帶字」認字

中文有許多以同一個單字組成的複合詞,例如:「書包」、「書本」、「書桌」等,都是由「書」字與其他單字組合而成。因此,指讀策略上,可藉由「以詞帶字」的方式認字,或帶入同音異字的討論,例如:「書」和梳頭髮的「梳」不同,都可加深孩子對字的印象。

指讀策略3:「留意部件」認字

中國文字像積木一樣,是由部件組成,例如:「好」就是「女」和「子」組起來的;基本上,3~5歲的幼兒學習認字大多以整體字形記憶為主,當累積一定的認字能力後,可以再進一步引導孩子留意文字的部件及組字規則,透過拆解文字的方式來累積國字量。

周育如說,基本上,孩子只要跨過1,500個字的識字門檻,日常閱讀的覆蓋率就有9成以上了,而這1,500字大約是3、 4百個部件組成的,孩子如果能認得基本的部件,他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累積識字量,朝獨立閱讀邁進。而透過親子共讀時的指讀引導,也有助於孩子在小一階段,從圖畫書跨越到橋梁書的閱讀。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