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每一位爸爸: 你對妻子的態度, 藏著孩子的未來!
愛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愛妻子!
01
前兩天收到一位媽媽的留言,說老公自私冷漠,在這場婚姻裡她一再忍讓,可換來得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傷害。她問我,為什麼她和她的媽媽都那麼不幸,總是所遇非人,為什麼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卻得不到想要的幸福,而別人毫不費力,卻能輕而易舉就得到呢?
隔著螢幕看到那些文字,我都能感受到那種絕望的心情。其實做公號的這兩年多的時間來,類似這樣的留言我收到過不少。真是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
不知為什麼,這讓我常常想起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L,L是恐婚族,30+歲的年齡談了兩場無疾而終的戀愛後,便再也不願交男朋友。有一次我問她,難道打算一輩子不結婚嗎?她說,一個人過挺好的,總比結婚後兩個人天天吵架強。
好友L這種對婚姻不抱期待和極度失望的心情,我懂。她父母感情很不好,父親脾氣暴躁,對母親常常沒好臉色,甚至還經常是拳腳相加,L曾無數次目睹了父親對母親的辱駡和毒打。
印象中很深的一次,L約我去她家一起做作業,臨近傍晚的時候L父親回來了,一看L母親還沒做晚飯,就瞬間發火了,對著L母親大聲咆哮。因為那次經歷,之後我都不太敢再去L家做作業了。可想而知,L經歷了怎樣的童年。
從小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目睹了婚姻中最為醜陋不堪的一面,那種恐懼與無助,讓她對婚姻產生了懷疑和不認可,也不足為怪。
02
與好友L相比,我的另一位朋友Y,卻是截然相反的情景。大學畢業兩年就結婚,如今孩子2歲多了,乖巧可愛,老公不僅帥而多金,對她更是體貼入微。
有一次,我們幾個姐妹調侃她,是如何禦夫有術的,讓那樣一個優秀的男人,工作忙碌之餘,甘願包攬家務,耐心帶娃。
Y卻不以為然,她說自己的爸爸就如此,從小到大,她的爸爸對媽媽都是愛護有加,從不認為家務就應該是女人做的,也從未見爸爸對媽媽凶過一次。Y說,婚姻不就該如此嗎?兩個人在一起相親相愛,不然結婚在一起的意義何在?
Y的兩句反問,竟讓我們幾個姐妹無從應答。而我也不禁在心裡暗嘆,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如同遺傳密碼一般,刻進我們的人格和行為模式中,甚至是我們的婚姻中。
以前看心理學上說,在婚姻中,表面上我們是在與自己的配偶相處,其實是不斷重新經歷自己過去與父母的關係。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婚姻關係,也可以說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互動模式的重現。
常常有人問我,等暖暖長大了,希望暖暖找個什麼樣的老公?我總說對她好就好,但心底卻也暗暗有一桿秤,那就是一定要看對方的父母,從對方父母的性情脾氣,能看出對方的人生底色。
我深信,一個人原來的家庭和他本身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父母的行為,孩子耳濡目染,很有可能他父親怎麼對待母親的,他今後就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妻子。
心理學研究發現,子女很容易重複自己熟悉的婚姻模式,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父母才是孩子婚姻的第一導師。
03
很久之前看到一段話,至今都記憶猶新:
如果你是一位父親,下班回家,你會先問候妻子還是孩子?記得請一定要先問候你的妻子,再去擁抱你的孩子。你要通過各種場合向你的孩子表明,你非常愛你的妻子。當你以夫妻關係為第一位時,你的孩子就自然不會以自我為中心,同時看到爸爸深愛媽媽也會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所以想愛孩子,先愛你妻子!
看似簡單的一段話,卻蘊藏著深厚的智慧。在一個家庭之中,爸爸、媽媽、孩子之間構成了一個三角關係。這個三角關係,正常的次序是:爸爸和媽媽的關係是第一位的,然後再是爸爸或媽媽對孩子的關係。
用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的話來說,夫妻關係永遠是第一順位,夫妻關係是家庭的定海神針,如果說是一棵大樹,樹根就是夫妻之間的愛。
是啊,只有夫妻形成堅固的親密共同體,才能給雙方的原生家庭提供強有力的、長期穩定的支持和幫助。
在一個家庭裡爸爸愛媽媽,才能衍生出對孩子們的愛屋及烏,因為孩子是愛的共同體,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孩子從小感受到的是什麼,他記錄在腦海中的就是什麼。
04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後,就把孩子當成一個家庭的核心,圍繞著孩子團團轉。其實媽媽才是一個家庭的核心,爸爸要做的是支持媽媽、愛媽媽。
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就來自看到父母彼此相愛,特別是爸爸愛媽媽。爸爸對媽媽的愛會使孩子形成安全感,這將有助於他在長大後,更順利地建立自己的親密關係。也有助於孩子建立信任感,這個信任關乎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和愛,這對於一個孩子未來的自信心、安全感,以及對他人的信任的培養,都是不可或缺,至關重要的。
相反,若父親態度消極,思想負面,語言粗暴,對人,特別是對孩子母親的態度粗暴,都會影響孩子的身心成長,讓孩子的安全感受到極大衝擊。
更可怕的是,孩子也會由於耳濡目染變得喜歡暴力、脾氣暴躁,甚至鑄就孩子終生的人生品格。
可以說,愛母親才是一個父親和孩子友好相處的開始。
因為只有當父親用行動為孩子做出了愛的示範時,孩子才能從父母身上學習到什麼是愛,以及怎樣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