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些父母對你說過的話,

雖然塵封已久,但仍記憶猶新?

或是不記得那些話的內容,

但是當時的那個場景卻很難忘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一言一行都無時不刻形象孩子的成長,乃至於長大後的性格。

如果你曾經被父母的話傷害過,

就不要再二次使用傷害你的孩子。

父母的話變成凌厲的刀

小桃子雖然家庭不富裕,

但是爸爸媽媽一天開開心心的,一家人過的也算樂呵。

一次美術課上,美術老師當著全班的面誇讚了小桃子的畫,

還問她是不是在外面學過,小桃子說:“沒有。”

老師就勸她說,可以回家建議父母,向這方面發展發展。

美術老師眼光很獨,也比較有個性,從不輕易表揚人,

小桃子被表揚這件事,大家覺得很詫異,也很羨慕。

小桃子的那副畫,像一顆小星星一樣,

被全班傳閱,下課後又被美術老師借走,

到其他班上當教具了,全年組傳閱。

直到放學才回到她手中,小桃子覺得,畫都會閃光了。

回到家裡,小桃子高高興興的跟爸媽炫耀起自己的畫:

“爸爸媽媽,我長大要當一名畫家,

我要帶爸爸媽媽出國,我要辦畫展在全世界展覽……”

小孩子的想像力總是那麼豐富,

講起來自己被老師表揚的事,高興的手舞足蹈的。

當小桃子從陶醉中走出來的時候,

卻看到媽媽緊緊皺起的眉,和爸爸快撇到下巴的嘴角。

媽媽用批評的語氣說:

“你在學校好好學習不好嗎?將來當個收銀員,多好!”

爸爸則是嗤之以鼻,很是不屑的說:

“嗤,你當畫家?就你呀?拉倒吧!

你爸你媽都不會畫畫,你能會嗎?就知道浪費錢!”

小桃子覺得一盆冷水從腦頂一直澆到腳底下,

剛才的開心都被這盆冷水澆的無影無蹤,

她垂下頭,灰溜溜的拖走那張曾讓她倍感榮耀的畫… …

從此美術課上,再聽不到小桃子被表揚的名字。

父母最傷孩子心的九句話

“養你真費錢!”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還不如養條狗!”

“一天到晚什麼都要,學校就知道亂收費!”

“你怎麼這點事都做不好,將來還能幹什麼?”

“你知道你爸你媽為了養你賺錢多不容易嗎?”

“別看了,人家爸媽是什麼條件,你爸媽什麼條件?”

“你看看別人媽媽都穿什麼,你媽穿什麼!你懂點事為家裡省點錢吧。”

“你怎麼這麼貪玩?

怪不得老師不喜歡你,我要是你老師,也不會喜歡你。”

“出去玩什麼玩?不浪費嗎?

沒有,一個小孩總玩什麼玩,不知道啥家庭?”

父母這兩類話不要說

打擊孩子的話不要說

有句話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雖然玉不琢不成器,但要看怎麼琢,請不要跟毀混為一談!

就像小桃子的父母,本來在培養孩子方面沒有什麼目標,

也有點“重男輕女”,覺得女孩將來有個工作,

當個收銀員就行,嫁個人全家就“知足常樂”了。

但確實是被“貧窮”蒙蔽了雙眼。

覺得自己看到“巴掌大的一片天”就是全部了,

“貧窮”最可怕的不是沒有錢,買不起想要的東西。

而是就連世界觀和眼界也一道跟著“貧窮”了。

用自己短淺的目光打擊和傷害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雖然“傷害”不是父母本意,

或許只是暫時的想法或是不經意的言談。

可是,在童年時期,一個孩子的心中沒有什麼比父母的位置更重要了。

一個陽光樂觀,對人生充滿嚮往的小孩,

當他充滿期待的奔向你的時候,

由於一句話,乃至一個表情,當鼓勵變成嘲諷,

指導變成了打擊,沒有什麼比心靈的摧殘傷害更大的了。

從此就變得寡言少語,缺乏自信,跟父母一樣“普通”的人。

或許我們目前的生活不富有,但是和錢相比,

孩子才是財富,不要讓我們心中的碌碌無為,的憤憤不平,

和被斷章取義了的“知足常樂”影響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虛假吹噓的不要說

有些父母家庭並不富裕,但是為了不傷害孩子,

或是即使在孩子麵前要面子,

把沒有的東西,虛誇成有的,到最後,讓孩子空歡喜一場。

這就好比,把你捧上天,

然後發現根本沒有任何支撐,狠狠的跌落下來。

雖然當下的生活有些清貧,但是請不要說謊,

不要用虛假來愛孩子,我們不富有,

但至少要做到,不能讓小孩的精神和理想也跟著家裡一樣貧窮,

我們沒錢,但可以通過努力或者勤奮改變現狀,

並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勤勞好榜樣。

來源:toutiao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別讓孩子的情緒加倍奉還:大人説越多的「不可以」,孩子就越多不要 !

你家也有調皮搗蛋,不受控制的小孩嗎?「不可以」、「不準」等等的禁止語言,是否也已經成為爸媽的口頭禪呢?

但大人有沒有想過…我們總愛說”不”,孩子是否會耳濡目染成為老是唱反調的「不要」小孩呢?

大人越説不可以,孩子就會越不要!

「孩子唱反調,是因為需要更多愛、尊重、了解」

孩子最近練琴時,請他彈左手,他就偏偏舉右手;請他休止符要休息,他就偏偏要按久一點!這種唱反調的狀況也不止一次了,任誰可能無名火都上來了!

從幾次的互動中,我發現了一件事。當我們在要求孩子照著做時,孩子有時用一種懷疑的眼神看著我,似乎覺得這爸媽跟平常不太一樣,似乎感受不到,坐在琴前陪練的,是平常疼愛他們的爸媽。

緊接著這種眼神,當我們説愈多的「不行!不對!不可以!」,孩子的情緒反彈的就愈大。教養真的很難,需要不斷自省才能升級成2.0。

有時候我常在想,當爸媽的,應該要尊重孩子自己的節奏,因為你眼下孩子的挑戰行為,可能受到累了、沒耐心了、熱情熄火了、或單純只想慢一點等等影響。

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們盡快上軌道,可是我們好像都太急了,於是就看不到孩子希望得到多一份尊重,就會少一份了解與溝通。現在正在教孩子的我們,不也是這樣過來的?我們一路長大,都很聽話嗎?

別以為禁止的事就一定不好,反而讓孩子情緒加倍奉還

不斷的禁止及強迫,孩子”加倍奉還!”

很多人問我,管教到底是該嚴格還是該凡事愛的教育?教養的中庸之道在哪裡?零食完全都不能給吃?規矩一定要訂好,不然長大不得了?不能討抱,不然長大不能獨立?

有太多的教養迷思,現代父母一定要有新的撇步,不然快追不上孩子的發展了!

很多爸媽也常常講的幾句禁止語言,也常常適得其反,其實我會這麼做:

TOP1:「你還小!這對你還太難~」

這是句讓爸媽自討苦吃的話,因為孩子會覺得我不小了,而且你愈禁止的,他就覺得好康的一定藏在後頭。就越要唱反調

我會這麼説:

⭕️我會讓你做,但我得先把規則讓你知道。(減少因為衝動帶來的危險)

❌我不讓你做,是這個設施規定的,不是媽媽。我們來想辦法或計劃一下(爭取溝通或轉移注意力的時間)

TOP2:「不要一直亂摸!」

人家是“翻滾吧!男孩”,我們是“摸吧!男孩”~

⭕️不該禁止的:別一直吼“不要摸”,反而要讓孩子去盡量動手探索!

❌不該開放的:就不要開放,以免受傷了或犯錯了,孩子被駡更慘!我也會吼,因為那是父母的基本配備。

但,教孩子,你不能只有簡配,一定要全配,孩子還在學界限,如果你隨時都在吼(或總是不吼),孩子將會變成-「不知道界限在那裡」。

親子戰爭,六關鍵學會”引導式教育”

很多媽媽問到:「規矩我都很堅持,可是一旦跟孩子說不行時,孩子就失控」

其實引導孩子該怎麼做,有哪些其他的辦法,比只是禁止他還更重要。

孩子很單純,覺得只有眼前看到的那一條路可以走,但父母可以是導航,建議成長中的孩子,發現更多條路!

針對小叛逆的”不要不要”孩子,有六個關鍵要提醒大家!

1.他們有時只是在探索,你跟他說一次不可以,請你也跟他說他可以玩什麼,這是引導式教養!

2.千萬別以為他聽不懂,就不跟他講道理,孩子會不服更生氣

3.你可以跟孩子說:我聽到你說不要了!但不一定順從孩子的所有不合理的要求

4.跟孩子多遊戲多互動,殺時間在遊戲上,就是轉移注意力的方法

5.跟孩子腦力激盪有必要,分析說不要的原因,才能讓孩子服氣!

6.不是常說”不要”的孩子就是壞品格,這只是一個過渡時期,深吸口氣,這一陣子就會變好的!

教養應該自然有彈性,媽咪們應該放輕鬆,不事事比較,孩子就會變得更開心,家庭就會更和樂!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