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寶媽向我們提出了建議,希望我們可以科普下小寶寶為什麼總愛抓耳朵?


可能不少爸爸媽媽也都發現過,小寶寶有時候特別喜歡不停地去抓自己的小耳朵,躺著抓、玩著抓、哭著抓,有事沒事兒就抓,更有寶寶會自己把耳朵揪得通紅甚至抓出了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是正常的嗎?還是寶寶生病嗎?需要去看醫生嗎?

再過幾天就是3月3日全國愛耳日了,今天我們也藉此機會和大家說說寶寶愛抓耳朵這件事背後隱藏的那些健康秘密。


一、單純的探索行為


如果小寶寶在抓耳朵的時候表現得很開心,像是在玩一樣,家長不必太過於緊張,這只是寶寶對自己身體器官好奇的表現。


這和他們吃手指、啃腳丫是一樣的,寶寶把它們當成玩具,去抓、拉、摳弄,這都是探索自己身體的正常行為。


應對方式:


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教寶寶識別:「這是耳朵」;如果寶寶一天到晚都在拉耳朵,甚至抓破,更應該及時通過玩遊戲、做親子互動轉移寶寶注意力。


注意:


6個月以下的寶寶,雙內耳發育不成熟有關,當坐在搖晃的玩具上或出行坐車時,會出現平衡上的輕度異常,從而出現哭鬧、噁心嘔吐、抓耳朵揪耳朵的行為。隨著寶寶長大,這種現象就會慢慢的消失。

二、出牙期疼痛


出牙期的寶寶除了流口水、煩躁易怒、喜歡啃咬東西以外,牙齦紅腫、疼痛是不可避免的。


當你發現寶寶常常拉自己的耳朵,而此時他又正好處在出牙期,那麼很可能是牙床的疼痛沿著神經傳到耳朵及顎部,尤其是長臼齒時,導致寶寶會出現抓耳朵或摸臉頰的舉動。


應對方式:


這個時候可以給寶寶一些有一定硬度的涼爽的東西按摩牙齦,緩解出牙不適。


三、耳屎過多


我們的耳屎在自凈作用下,一般會藉助咀嚼、張口、打呵欠等動作,自行排出體外。


但新生寶寶肌肉較松馳,咀嚼東西時關節的力量也不夠,平時耳屎不容易排出來,導致有些耳屎部分脫落但是沒有排出耳外,產生異物感,會刺激外耳道,引起寶寶抓耳朵。


應對方式:

家長可用棉簽沾醫用酒精輕輕擦拭外耳道,幫助寶寶止癢消毒;如果耳屎肉眼可見,比較淺,可以用棉簽,蘸水輕輕掏一掏外耳道取出。如果家長沒有把握,或者寶寶耳屎比較多,哭鬧厲害,不建議在家自己掏,而應該去醫院交給醫生處理。


四、外耳濕疹


寶寶頻繁的抓耳朵時,家長還需要細心的觀察寶寶的外耳、耳後及脖子部位的皮膚,看是否有小的斑點或斑點狀紅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濕疹。


濕疹不僅身上皮膚會出現,耳道也會出現,從而使孩子出現煩躁不安、搖頭晃腦、拽拉耳朵的現象。


應對方式:


建議就醫診治,以免耽誤治療。


五、耳朵有異物


這種情況比較複雜,如果你發現寶寶一直抓耳朵,且伴有哭鬧,耳道皮膚髮炎、糜爛,反射性咳嗽等情況,要排除是否耳朵內有異物。


寶寶天性好動,喜歡把各種各樣的東西放進鼻子和耳朵裡,包括小珠子、玉米粒等等;外出玩耍的時候,偶爾也可能有小蟲鑽進耳朵。

應對方式:


如果是米粒樣的東西,可以用鑷子取出,小心不要傷了寶寶的耳道,或者還是去醫院讓耳科大夫處理。


如果是小蟲子,可以利用昆蟲的向光性,用手電筒照射寶寶耳朵引出來。


六、中耳炎


孩子一直抓耳朵、揉耳朵,煩躁哭鬧,伴流鼻涕、發燒、拒絕吃奶等或者當耳道出現一些黃色液體或血腥膿液時,對聲音沒反應/反應遲鈍,這些都可能是寶寶得了中耳炎的表現,要趕緊去醫院。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寶寶的聽力很可能受到影響。


總而言之,寶寶經常抓耳朵的情況,大部分是生理性的正常情況。當然,爸爸媽媽還是應該小心謹慎,學會辨別寶寶可能出現的病理性原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