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一群孩子在社區裡玩,

一個晚來的孩子想要加入,又一直不敢問,於是找在旁邊聊天的奶奶幫忙。

奶奶說:“想要一起玩就跟他們說,大膽一點,他們一定會同意的。”

孩子還是不敢,於是奶奶出馬了,

“我們一起玩好嗎?”

“我們馬上就做好了,不需要人幫忙!”

沒成想會被拒絕的奶奶,突然有些尷尬,

扔下了一句“我們也不稀罕”,就帶著孩子回家去了。

可孩子還不時回頭,有點不捨。

孩子被別人拒絕一起玩,應該如何應對?

年齡較小的孩子,特別是6歲以內,

拒絕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通常都不是什麼不得了的問題。

但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就可以忽略孩子的感受,

因為被拒絕的孩子,內心一定是痛苦、沮喪的,

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給予正確引導,會影響孩子今後的社交能力。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整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之前看到一位家長的留言,說帶孩子去公園玩,看到一個小朋友在玩蹺蹺板,

她的孩子也想玩,於是家長就鼓勵孩子去“申請”加入,但被拒絕了。

被拒絕很正常,但是後面那個小朋友說了一句有點難聽的話,

這讓家長有些火大,本想回嘴但忍住了,趕緊帶著孩子去別的地方玩。

像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被拒絕還被說難聽的話,換誰心裡都會難受。

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學齡前的孩子拒絕別人的時候並不是在針對誰,

他們拒絕的理由往往很簡單,可能就是不喜歡你衣服的顏色。

所以,不要被孩子的童言童語引起的情緒給帶偏了,而忽略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保持心態的平和,才能更好的處理問題。

此外,要重視孩子的情緒,傾聽他的感受。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孩子被拒絕的時候,都會感到難受,甚至會因此害怕與人交往。

這個時候不要隨意說些:“沒什麼大不了,再找別人玩就是了。”

諸如此類的話,而是要抱抱他,嘗試理解孩子的情緒,問問孩子:

“那個小朋友拒絕你,你現在是不是覺得心裡很難過呢?”

或者跟他講一些自己被拒絕的事情,讓孩子知道,

這只是一個人際交往中非常正常的事情,並不是針對他的惡意。

孩子之間的風波,往往都是非常簡單的,

所以第一步需要我們正視接納孩子的悲傷情緒,淡化負面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讓孩子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

社區裡有一個專門給孩子玩耍的沙堆,

鄰居帶著孩子,拿上“挖掘機”去玩的時候,被先到的一個小哥哥“霸佔”了。

孩子想要加入,小哥哥連連說“你走開,不跟你一起玩。”

孩子一下子難過的鑽到了鄰居的懷裡。

幫孩子平復情緒之後,鄰居便問:“你想加入玩沙子的時候,那個小哥哥在幹什麼?”

孩子:“他也在玩沙子。”

鄰居:“那如果你玩沙子玩得很開心的時候,別人想跟你一起玩,你願意嗎?”

孩子:“不願意。”

鄰居:“那我們可以試著拿你的玩具車去幫小哥哥挖沙,這樣會快一些呢。”

孩子接受了鄰居的建議,嘗試著分享自己的玩具,

最終和那個拒絕他的小哥哥玩到了一起。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能夠得到小哥哥的信任的關鍵,

就是理解了小哥哥的感受,認可了對方不願意一起玩的心情。

在被對方拒絕之後,孩子不搶不鬧,

而是真誠表達了自己對沙子的喜愛,甚至願意分享自己的玩具車。

最終,小哥哥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被認可,心態上得到了滿足,

再加上玩具車的加入讓遊戲更加好玩了,也就欣然接受了別人的加入。

尋找多種解決方法

這是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人際認知問題的解決的核心。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

解決一個問題不止一個辦法,如果第一個辦法不行,那麼可以換一個思路。

閨蜜自從第二個“小冤家”出生之後,家裡就一直沒消停。

前兩天去她家,一進門只看見那兩個“小冤家”在客廳裡玩迷你賽車,

我剛坐下,小寶就想跟大寶換著玩,但被“無情”拒絕了,於是在那裡悶悶不樂。

不過這一次,閨蜜的做法讓我特別佩服。

(1)找出問題的關鍵

小寶想換車子,但大寶沒玩夠,不想換。

(2)尋找多個解決辦法

她先是建議小寶用別的玩具交換,轉移大寶的注意力,

但是大寶就是想玩車子,其他的玩具對他並沒有吸引力;

隨後,閨蜜提出了一個建議,讓孩子們來場比賽,

看誰的車子比較快(滿足孩子對車子的需求)

一個來回之後,建議兩個孩子換著車子在比賽一次(開始另一個解決辦法)

讓兩個小傢伙再比一次,孩子們的注意力被轉移到了比賽上,

換車的事情也就可以商量了。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代替孩子去做出決定,

要讓孩子主動去溝通,教會他多角度的尋找解決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學會識別有效溝通的關鍵因素,直到最後解決問題。

功夫媽咪說:

孩子被拒絕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經常被拒絕,就需要特別注意了。

經常看到一些小孩本身就是一個小霸王,經常欺負別的小朋友,搶別人玩具。

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只要他一過去,他們就會跑開,不跟他玩。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經常被拒絕,在替孩子委屈之前,還需要先反思一下,

孩子平時的言行舉止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大人又是否幫助孩子認識並改正他的問題?

有的時候我們對孩子存在的問題並不自知,

而一味考慮外界的不公,這並不能真正幫助孩子成長。

來源來自toutiao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