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真正喜歡做一件事時,
自律就會成為你的本能。增強自控力的唯一根本
在於找到你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是什麼,
真正想成為怎麼樣的人,也就是要找到你的人生使命。”
明明說好的要瘦身5公斤,在看到甜點的時候,
在慾望的驅使下吃了一塊又一塊,離“瘦身5公斤”的目標越來越遠。
有人說:
30歲前,你的長相是父母給的,
30歲後你的長相是自律給的。
美國心理學者安琪拉·李·達克沃斯帶著調查組,
去了西點學校,去看軍事訓練,
去看全國拼字比賽,觀察了學生、教師、商人等各界人士。
他們調查了什麼樣的人會成功,為什麼他們會成功。
最後她發現:
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成功的關鍵,
不是智商、不是外貌、不是健康、而是自控力。
我想要≠我需要
慾望是件很折磨人的東西,但誤把慾望當成幸福,更加折磨人。
《花兒與少年》第三季裡,賴雨濛等明星常常在旅途中喊餓,
但每次點了一堆的東西卻吃不完。
在凱恩斯一站,一算剩餘經費已經明顯不足,一時間,團隊陷入窘境。
此時,一向獨立成熟的陳柏霖
直接指出了大家在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失衡問題。
他說:
“你花兩塊錢就可以填飽肚子,為什麼要多花八塊?”
一直以來,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
想當然地把“我想要”等同於“我需要”,
卻忘了思考有些慾望並不是真實的,而是經過精心設計,誘惑我們上鉤的。
BBC紀錄片《無節制消費的元凶》
就揭露了慾望背後的真相:
銷售的本質就是讓人屈服於即時滿足,
不留出時間給消費者獨立思考,做出選擇。
研究發現,人們購物時,
付現金會感到一種類似疼痛的不適感,從而會對這筆錢三思而後行。
刷卡和線上支付,讓我們誤以為,
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買到心儀的產品,減輕了不適感。
信用卡的興起,更是延緩了購買時的痛苦,
對花出去的錢缺乏概念。
打折、促銷、買一送一這樣的字眼,
讓我們的大腦將這個差價誤認為是自己賺到的錢。
“簡直是白送啊,雖然我也不知道這有什麼用,
但還是趕快放進購物車吧,以後總會用得著。”
一旦你產生這樣的心理,恭喜你,終於落入了商家的圈套。
“這是個慾望過剩的時代,
網際網路和成熟的廣告業正在讓我們的慾望
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雜。
但資源總是有限的,如果我們不能正視、
梳理自己的慾望,就會被慾望的洪流吞噬,
把金錢、時間白白浪費在無意義的痛苦中。”
意識到,才能看清虛假的慾望並且成功抵禦它們。
“我想要”≠“我需要”
傑克·惠特克曾獲得了2002年美國
“強力球”大獎,獎金高達3.149億美元。
天降橫財面前,讓傑克·惠特克大腦的獎勵系統開始充分活躍。
他開始像暴發戶一樣:
揮霍無度、買房、買車、買直升飛機、資助教會修建新教堂……
他想要的越來越多,但遠遠大於他原本需要的。
在10年之後,這筆本可保他一世無憂的獎金
在聲色犬馬中被揮霍一空,而他也妻離子散。
沒想到,這種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渴望、被誘惑、
上癮的種種體驗,竟然是毀掉我們人生的元凶。
1953年,兩名科學家詹姆斯·奧爾茲和彼得·米爾納,做了一個電擊實驗。
科學家將一個電極植入小白鼠的腦袋裡,
在小白鼠走到某個特定位置時,通過電極來刺激大腦的某個區域。
開始,科學家的預想是小白鼠會討厭這樣的電擊,
從而刻意避開電擊區域。
但實驗結果恰恰相反,
它們會不停回到那個它曾經受到電擊的地方。
在反覆實驗後,兩位科學家發現原來他們
把電極裝在了大腦中極易產生快感的區域。
這一區域被稱為腦中的獎勵系統。
一旦獎勵系統活躍,人們感受到的就是滿滿的期待,
這會讓很多人把這樣的期待假想為快樂。
我們在面對很多誘惑的時候,就像實驗中的小白鼠。
任何我們覺得會讓自己高興的東西都會刺激獎勵系統,
垃圾食品、名牌包包、高端酒店等,都會讓我們甘心臣服於慾望。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人的慾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慾望不能得到滿足時,就會陷入到痛苦之中;
即使得到了滿足,快樂也只是非常短暫的。
因為,人接著就會產生更多的慾望,從而產生出新的痛苦。
在這個大千世界,我們所面臨的慾望如此之多,
慶幸的是,還有自控力能拯救你。
史丹佛心理學著作《自控力》裡提到:
自控力本質上是我們做出選擇的能力,
最核心的是需要我們用理智判斷去做重要事情的能力。
自控力的根本在於我們清晰認識到自己到底需要什麼,
然後通過延遲短期的慾望,來完成自己的長期目標。
“我不行”是你最大的敵人
我們大腦中獎勵系統給予我們的慾望是虛幻的,
它通過不斷釋放多巴胺來讓我們上癮。
倘若我們能區分清楚多巴胺驅使下的期待和真實的快樂,
我們就能擁有較強的自控力。
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在某天心血來潮,
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成為小說家,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功。
雖說有這個想法的時候,村上春樹僅僅是一個
因為一時興起寫了一部小說的文藝青年而已。
但為了實現他的目標,他關掉了自己經營的小店,
正式朝著一名職業小說家應有的樣子邁進。
他每天四點起床,寫作5、6個小時,需要寫滿10頁稿紙。
他放下了自己對一些慾望的期待,
而選擇用一種更慢的方式去品嚐快樂,最後,他做到了。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自律成功,
有些人卻在自我挫敗的路上越走越遠?
因為挫敗的人,往往太容易將“失敗”廣泛化,
對自己在一件事情上的表現失望時:
他們不僅認為這件事情失敗了,
還認為自己是一個loser,
從而全盤否定自己,索性“破罐子破摔”。
真正懂得自控的人,往往更富有耐力,享受過程。
完成比完美重要。
意志力是“消耗品”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說過:
“你們會看到我只穿灰色或藍色的西裝,
因為我正在努力減少決策。
關於我要吃什麼或穿什麼等瑣事,
我不想花時間去做決定。
因為有太多其他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決定。”
《積極心理學》裡面講過一句:
“其實,人沒有太多的自律性,人只有一點點的自律性。”
著名的“自我損耗”實驗就揭露了這個事實。
一個房間裡有67個被試者,
房間裡瀰漫著巧克力曲奇的誘人香味,
隨後,有人把巧克力和蘿蔔拿了進來。
可以得到巧克力的人答題表現更好,
而只能拿蘿蔔的人答題花費時間更久錯誤更多。
吃蘿蔔的人,似乎耗盡了他們努力解答難題的意志力。
這驗證了一項自控力研究發現:
在同一天裡做過艱難決定的人
在後來面對誘惑時屈服的可能性更高。
意志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如果之前已經消耗了太多,
那麼就很難再持續下去。
過去,我們總以為只要想達成目標的願望足夠強烈,
就一直會有足夠的意志力促使自己做到,
卻忽視了:意志力也是會消耗殆盡的。
更明智的做法是,靠意志力去破除糟糕的習慣,
建立積極習慣,接下來就等待習慣發揮它的強大力量。
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對內接納自我,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信。
對外控制行動,不隨心所欲也不過分苛求,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