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在澳大利亞雪梨,無數人被一張摸不著頭腦的照片感動落淚。

幾個月前,一位名叫卡門的老人被查出了晚期腸癌,

死神在慢慢地向她逼近,她在世的時間所剩無幾。

在彌留之際,卡門跟女兒說了自己最後的心願:她想再去一次最喜歡的海灘看一眼。

為什麼一定要去看海呢?

原來自從20多年前從智利移民到澳洲後,

她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晚飯後和丈夫一起在家附近的海灘散步。

卡門和丈夫的歡樂時光

卡門在沒有得病前,一直和丈夫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

她熟悉這片海灘的一草一木,她享受潮汐聲湧,看浪花逐岸、夕陽盡沉。

這裡見證了她和丈夫20年的愛情,沒有轟轟烈烈,

只有相濡以沫,像大海一樣默默不語卻浩瀚深沉。

這樣的散步更像是一種生活的儀式,同一片海灘,同一個人,

但在卡門眼裡每一天都是全新的。

就像《小王子》裡說的那樣:

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Carmen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她兒孫滿堂,能實現“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童話,

每天還能看到美麗的日出日落。她覺得美滿而知足。

卡門和丈夫還有兒孫們

可是突如其來的疾病,卻把她從天堂打到地獄。

癌症讓她日漸消瘦,再也沒有力氣踏上那片她魂牽夢繞的海灘。

她雖然躺在臨終關懷醫院的病床上,但每天到夕陽時分,她就想念那片藍色的海。

於是,她跟女兒說了這個想法,想要最後一次看一眼那片海。

自丈夫走後,她也沒有看過那片海了……

女兒跟醫院申請後,沒想到一天內就得了醫院肯定的答復。

在醫院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卡門終於如願來到了這片海灘。

卡門躺在病床上

當天值班的臨終關懷護工傑夫一路負責陪伴卡門。

他激動地表示:這次任務很簡單,但卻是我工作以來最有意義最值得的一次。

身邊有兒女,眼前有美景,海灘上卡門看著眼前這片熟悉的風景,熱淚盈眶……

兩天後,卡門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生命的盡頭,許多像卡門一樣的老人,能走得了無遺憾……

但不少人都有一生中未實現的願望,很多人只能帶著遺憾溘然長逝。

01

有尊嚴沒遺憾地離開人世間

早在2017年,類似的一張澳洲老奶奶臨終前看海的照片,

就引發數百萬人圍觀,7萬多人含淚點讚。

照片裡的老人,安靜地躺在病床上,夕陽的餘暉映照在她的臉龐,

眼前廣袤無垠的海面,波光粼粼。

老人身旁的護工人員Cooper說,

周圍的人看到這一幕都非常傷感,但是老人卻並沒有陷入悲傷,

看到大海的一瞬間,她整個人變得精神起來,像個小孩子一樣開心不已。

老人思緒萬千,她告訴Cooper:

“當年就是因為熱愛這片海,我跟丈夫搬來這裡,一住就是一輩子,

他走後我再也沒有看過海了,現在我也要離開了,這裡有我的年輕、我的愛。”

為了讓老人最後一次感受海,Cooper拿了塑膠袋裝了海水,

當老人用手觸碰之後,閉上了眼睛,一切都歸於平靜……

老人說“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再完美了”

在生命的盡頭,有人愛你,幫你實現心願這可以說非常美好了。

臨終前給患者最全面的身心關照,

讓他們帶著尊嚴死去是“臨終關懷”工作的意義所在。

在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臨終關懷的死亡質量指數調查 (Quality of Death Index)中,

英國位居全球第一,澳大利亞第二,其後是紐西蘭和愛爾蘭。

在一段英國臨終關懷護士的採訪中,護士提到臨終病人的要求不太一樣,

有的人就是簡單地要求一杯清茶,有的人想在最後時刻實現自己的某個心願。

一位護士回憶道,

有一位老爺爺意識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就要求醫院把他們的病床放在一起。

老爺爺和老奶奶躺在床上,“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他們倆輕聲哼唱著年輕時唱過的歌,在歌聲中回憶著自己的繁華舊夢。

十天後,兩個老人相繼離世。

護士回憶道,這樣溫馨的畫面給她很大的觸動,

讓她明白自己所從事事業的神聖,陪伴人們走好最好一程非常有意義。

02

你是否曾認真思考死亡?

在澳新地區,臨終關懷事業非常發達。

很多人在了解到自己的疾病無藥可治後,就會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臨終關懷醫院的專業人士會對患者的健康和家庭狀況進行全面評估,

對他們和親人的心理狀況進行疏導和乾預,希望會減少創傷。

在醫院護工和社工的幫助下,他們慢慢適應節奏,讓彌留之際的生活質量也得以提高。

而醫院裡的社工們也會盡力幫患者實現願望,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

據媒體報導,紐西蘭有一位單親媽媽,她有3個孩子。

但身患絕症的她遺憾自己無法陪伴孩子們更長的時間,她希望給他們一個難忘的假期。

社工們為了滿足她的願望,就聯繫了慈善機構,

在他們的幫助下,給她提供了一間海邊度假屋。

她和孩子們一起在海邊度過了她一生中也許是最後一個難忘的假期。

在疾病方面,來臨終關懷醫院的病人雖然都知道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

但讓病人如何正確面對自己的病情,依舊需要專業醫護人員的疏導。

大家都害怕癌症,很多人看影視劇中了解到癌症後期病人非常痛苦。

但其實現在隨著醫院的昌明,癌症後期的控制已經做到非常有效,

病人沒有那麼痛苦,家人的痛苦也會隨之減少。

很多臨終關懷醫院的條件也非常好,

他們坐落在風景如畫的地方,環境優雅,有的看起來像療養院。

這些氛圍的營造都是為了讓病人享受人生最後一段旅程,

減少不必要的煩惱和痛苦,讓他們感覺到在愛的包圍下了無牽掛地走完人生。

據一組紐西蘭媒體Stuff發布的數據顯示:

自2013年以來,轉到臨終關懷醫院的人數增加了28%。

大約70%的病人在自己的家中、老年護理機構或臨終醫院中死亡。

在接受臨終關懷的患者中,50%的人患有癌症。

死亡是人生必須面對的一課,但我們卻從來不敢也不想思考。

紀錄片《人間世》中提到:

生和死是一個人的起點和終點,生死為大,死和生同樣重要。

對於健康的人來說,珍惜當下,努力追求夢想,不要忘記死亡其實離人們並不遠。

至於其他的一切,都沒有那麼重要。

對於站在生命盡頭的人來說,最好的方式也許就像這位臨終關懷護工說的一樣:

好好和至親告別,坦誠面對就是好事。

這看似輕鬆的心態背後,

實則需要的是整個社會醫療服務體系和人們臨終關懷意識的提高。

一位中國病逝的癌症患者

在“人生紀念冊”的最後一頁寫道:

“有生就有死了,人活著一天就要快樂地活著

死亡要來就來,不恐懼

但現在生活這麼好,還是留戀

希望多活一天是一天。”

來源來自SO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