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厲害的人,就越不會在乎外界給予的頭銜和標籤,

他們學會了真正去擁抱生活,去享受做事所獲得的樂趣。

王菲的微博簡介是什麼?

這是一個朋友問我的話。

我說不知道。

後來我查了王菲的微博簡介,上面寫著:暫無介紹。

說實話還是有一點小驚訝。

王菲那麼牛的一個人,在自己的簡介中寫的不是著名歌手、演員,

金曲獎獲得者、首次登上《時代周刊》的華人歌手等等,而是暫無介紹。

我深深被觸動了。

記得那一段時間,正是我焦慮的時候,

我在意文章的閱讀量,我在意公眾號的排行榜,

我在意外界給的那些頭銜,如果排名下滑了,我就會焦躁不安。

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越是厲害的人,

就越不會在乎外界給予的頭銜和標籤,

他們學會了真正去擁抱生活,去享受做事所獲得的樂趣。

胡歌的微博簡介是什麼?

很多人可能從來沒有註意過,他的簡介只有兩個字:演員。

前幾天,某個女團新歌簽售會的時候,

讓粉絲集體下跪,引發一片憤怒。

而胡歌曾半跪在地上為一位89歲、

身患癌症的“媽媽粉”寫下鼓勵的話。

胡歌是一個沒有太多身份感的人,

在他的心中,把戲演好,給別人傳遞溫暖才是最重要的。

不止是胡歌,吳京的微博簡介也是演​​員兩個字,

而不是功夫巨星、首位破百億票房的影帝。

馬雲的就更加獨特了,放著阿裡巴巴老大的名號不寫,

只寫了一個鄉村教師。

馬雲曾經在很多場合講過,

鄉村教師這個職業比阿裡巴巴董事長更具有神聖感。

上面我說的這些人,在某一個領域,

都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但是在他們心裡,

自己在乎的不是頭銜、名譽,而是自己職業的本身,

他們是真的在享受這件事情。

相比於之前,翟天臨拿一個博士學位就忍不住漫天炫耀,

吳秀波成名之後馬不停蹄建立各種人設,

還有某些明星在簡介裡面寫上著名歌星、知名主持人,

迫不及待地寫上影後、影帝,這些人真的是“弱”爆了。

曾經聽過一句話,一個人越缺什麼,就越喜歡炫耀什麼,

因為一個人炫耀之後期望能得到的,才是他真正所缺少的。

內心真正富足的人是不屑於炫耀的,

對他們來說,那些頭銜和標籤反而是干擾,

他們害怕因為這些打亂自己的生活節奏。

吳小閒說過他公司老總的故事。

他老總,清華雙博士學位,創辦了一家環保企業,

身家數億,但是他從來不喜歡對外炫耀自己的身份。

一次,吳小閒跟著老總去談業務,午餐時,他們在酒店點了一桌菜。

吃飯中途,服務生端上一道特色菜,

老總禮貌地說:“謝謝,我們不需要菜了。”

服務生解釋說:“這道菜是我們免費贈送的。”

老總依然笑著回答:“免費的也不要了,吃不了,很浪費。”

飯完飯後,老總將吃剩的菜打了包。

回公司途中,老總故意把車子的速度放得很慢,

好像在打量什麼,吳小閒正納悶時,

老總把車停了下來,拿起打包的食物,

走到一位乞丐跟前,雙手遞了過去。

還有一次,在公司樓下,一位清潔阿姨正在整理空紙箱,

想拿去賣點小錢,不料天下起了雨。

阿姨只好冒雨把紙箱踩成紙片,這時,老總剛好開車來到樓下。

他看見後,立馬從車上下來,幫著清潔阿姨一起踩起紙片來。

吳小閒說:“我們公司的人,都很欽佩老總。”

因為你和他相處的時候,是平等交流,

感覺不到他高高在上的身份感,他懂得尊重每一個人。

牛逼的人,從來不會把優越感寫在臉上,

他們不屑於炫耀自己的身份,他不需要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

馮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的是“首富如何請客吃飯”。

多年前,某首富在那個時候已經非常有錢,而馮侖還是一個小老闆。

那一次,馮侖去香港,首富做東請客吃飯。

馮侖,原以為這個首富會很“大牌”,可是沒想到他們赴約之後,

竟然發現首富早已在電梯口等著他們,

見到了客人,他就用雙手恭敬地遞上名片。

東方人,非常喜歡強調身份和地位,

一般主人陪客都是按照客人的身份和地位,

地位顯赫的陪得時間就很長,地位一般的,稍微敷衍就行。

可是這個首富並不是這樣,當時有四桌,

首富在每一張桌都是陪聊15分鐘,不論親疏。

然後,每個人他都會打招呼聊天,不會按照身份地位厚此薄彼。

臨走時,他還跟大家握手告別,每個人都要握到,

包括服務人員,他讓每一個人都感覺舒服。

為什麼他的生意越做大越大?

因為每個人都願意和他做生意。

這一餐飯,讓馮侖學到很多,他說芸芸眾生中,

很多人感覺自己越來越牛叉,走到哪別人都得跟著起鬨,

你不鼓掌他不開心,你不拎包他也不開心,

你不吹捧他,他也不開心,反而像他這樣真正成功的人士,

和別人很不一樣,他的存在只讓人感覺到舒服。

首富教給他八個字,他一直記在心裡:創造自我,追求無我。

有了自我之後,就要追求無我,

無我才既會讓自己回歸真實,也會讓別人感到舒服。

現在的我們,處在一個浮躁的社會,

講身份,講地位,炫耀自己認識誰誰誰,

自己的親戚在哪個單位上班,

自己在公司擔任的職位是什麼,住的房子是多少萬一平。

一個不大的公司,CTO,CFO,經理、主管一大堆,

甚至比普通員工還要多,對外介紹自己的時候,

熱衷於加上某某頭銜,某某title。

彷彿如果沒有這些東西,就活得無比淒涼和落寞。

我們活在一個巨大的名利場裡面,不斷攀比,

不斷貶踩,這或許就是我們活得不開心的原因。

十幾年前,心理學家鮑邁斯特,提出“自我損耗”理論震驚學界。

所謂自我損耗,就是每做一個選擇,

每在乎一個頭銜或外在物質,

就會損耗一點心理能量;每消耗一點心理能量,

你就會漸漸變得麻木,漸漸變得很難快樂起來。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個人除去身上的頭銜和標籤,

除去外在的物質,還有多少人會在乎你,

關心你,願意花時間同你交談?

或許沒有一個人。

因為我們用頭銜和標籤換來的友誼,也會隨著標籤的失去而消散。

太在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太在乎自己的名譽和頭銜,

這是一個人執念最深的事情,也是很難活得通透的原因。

周潤發不會管自己是不是國際巨星,

出行的時候就一個背包和帽子,和市民一起擠地鐵。

劉青雲不會管自己是不是影帝,

出門買菜的時候被記者隨機街頭採訪,

他沒有生氣記者沒有認出他來,反倒認真回答記者問題。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素與簡,

當很多人還在拚命往自己身上加東西的時候,

他們已經在拚命給自己減東西了。

就像王菲的微博寫上暫無介紹,

就像胡歌和吳京只是寫了“演員”兩個字,

因為他們早已明白,真正的快樂,和內心有關,和身份無關。

一個人最忌諱的,就是太有身份感,

他們只是在為身份而活著,而不是為自己活著。

說到底,戴三百塊的表和三百萬的錶,時間是一樣的;

喝三十塊的酒和三千塊的酒,嘔吐是一樣的;

睡三十平米的房子和三百平米的房子,失眠是一樣的。

人應該更注重內心的愉悅,而不是虛無的身份感。

來源: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