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老中醫,教你8套按摩手法!輕松應對耳鳴,腦袋終於清淨

原創 問上醫 2019-03-03 16:01:56

耳鳴,即耳中鳴響,是聽覺器官對聲音的幻覺,中醫稱“聊秋”。

久治不愈的耳鳴,會讓人心情煩躁,對於老年人來說,甚至會引發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

如果您已經嘗試過各種治療方法,依然得不到好轉,不妨試試以下8種,中醫推薦的穴位按摩手法

我們將這8種動作都繪製成了動圖,方便大家跟著學習,在家就能做。


8個中醫穴位按摩手法,自己搞定耳鳴

自我按摩療法作為一種自然療法,對耳鳴的治療可以達到疏通局部經氣、活血化瘀、調節神經的作用。大家不妨一試。

(1)鳴天鼓

雙手掌心緊按耳朵孔,中指和食指放在頭後枕部輕輕叩擊,使耳內隆隆如聞鼓聲,每次叩擊36下。

(2)點按鼓膜

雙手食指輕輕插入耳孔,使耳道完全閉塞突然拔出;或雙手掌心緊壓耳廓後突然拔開,可感到鼓膜活動及耳內“嘣嘣”作響,每次20下。

(3)推擦耳廓

將手掌放在耳部前面,平貼在臉上,均勻用力向後推擦,擦過耳後,再從耳後將耳廓帶倒向前推擦,反復18次,以兩耳出現熱感為好。

(4)摩耳輪

用食指、拇指沿耳輪邊緣上下來回摩擦36下,至耳廓發熱。

(5)揉耳垂

以雙手食指、拇指指腹,分別提揉耳垂,先輕輕捏揉耳垂半分鐘,使其發紅發熱,然後揪住耳垂向下拉,再放手,讓耳垂恢復原形,重復10次。

(6)按揉翳風穴

以雙手食指指腹按揉翳風穴(位於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持續2分鐘~3分鐘。

(7)按揉“門”“宮”“會

“門”“宮”“會”是耳部的3個穴位,分別指耳門穴、聽宮穴和聽會穴。耳門穴位於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聽宮穴位於耳屏前,下頜骨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有凹陷;聽會穴位於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以雙手食指指腹從上而下依次按揉這些穴位,每穴持續2分鐘~3分鐘。

(8)十指拿推,順摩耳

十指環屈成耙形,從前額往後拿推,經枕骨向下,十指並攏,橫掌著力兩耳前後,至頸椎分手到前面喉結收,掌心順摩耳。如此反復進行50下。

自我按摩療法常以1~2個月為1個療程,療程中間可間隔3天~5天。要注意的是力度以個人能承受為宜。忌施用暴力。


緩解耳鳴,生活中還需注意這3件事

(1)戒煙

香煙中的尼古丁就像興奮劑,它會迫使內耳中的聽覺神經“燃燒起來”。如果你有耳鳴,吸煙就相當於有人在你的大腦中同時擊打垃圾桶蓋子。

(2)少吃鹽

過多的鹽會使液體滯留在耳朵內,從而導致腫脹以及壓迫聽覺器官,最終引發耳鳴、聽力下降和頭暈的現象。

(3)避免聲音過大

聲音過大會使耳鳴加劇,所以最好避免聽到這種聲音。如果無法避免這種喧鬧,也可以戴一對耳塞。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