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貴妃這個職位,最早起源於明朝。
擁有這個位置的嬪妃,地位僅次於皇後。
因為是剛剛設立的關係,皇貴妃職位為後宮帶來許多弊端。
因為皇貴妃在嬪妃中最有分量,
又得皇帝喜愛,所以可以直接對皇後產生威脅。
這也造成後宮的混亂爭鬥。
當清朝繼承明朝制度後,就對皇貴妃制度,進行了諸多改變。
到康熙時,清朝的後宮制度已經基本完善。
當時對嬪妃等級、數量、待遇,都有較為詳細的規定。
在康熙時規定,後宮中皇後、皇貴妃各一人,
貴妃二人、妃四人,嬪六人。
這五個嬪妃等級較高。
當然,除了皇後、皇貴妃數量較為固定,嬪妃數量則會出現變動。
嬪妃以下,就是貴人、常在、答應三個等級。
她們各自生活在東、西兩宮中,地位不高。
只有生下兒女,才可以被提高待遇。
而清朝時,皇貴妃仍然沿襲過去的地位。
皇貴妃在後宮中的地位,相當於副皇後。
如果皇後不在,皇貴妃可以代替皇後行使職權,統攝嬪妃,處理後宮事務。
清朝時,冊封皇貴妃的禮儀並不低。
冊封當天,皇貴妃要到宮門口迎接金冊、金寶,行三叩九拜的禮節。
皇貴妃的金冊,每頁達到三等赤金十五兩。
這些儀式和冊封,跟皇後的差距並不大。
在其他待遇上,按照《清皇室四譜》的記載,
皇後可以使用十人名額的宮女,而皇貴妃用八人名額的宮女。
其他的月例、生活物品、衣帽服飾等,差距都極為有限。
清朝把皇貴妃地位提拔到這麼高的位置,
肯定容易再次產生後宮混亂的情況。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清朝做了一些其他安排。
一方面就是抬高皇後地位,讓皇後的位置難以撼動。
清朝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
皇後是正妻,其餘嬪妃都是妾。妻妾的差距,在古代猶如鴻溝。
而且,皇後的身份不僅是皇帝正妻,後宮之主,更是朝廷國母的身份。
在皇帝參加重大典禮時,如果有現任皇後,
只要條件允許,就必須陪同參加。
所以,皇後的冊封、廢黜,不僅是皇帝家事,也是朝廷國事。
皇帝不可能直接拍板決定。
清朝二百餘年的歷史中,只有兩次廢後的事情發生。
而皇貴妃不一樣,她雖然可以統攝後宮,但身份上仍是妾,而不是正妻。
換句話說,廢除皇貴妃,皇帝可以直接拍板決定。
在一些真正有分量的待遇中。
如皇後生的女兒,可以被稱為“固倫公主”,
皇貴妃生的女兒,只能被稱為“和碩公主”。
皇後的兒子是嫡子,將來入選皇位機率最大。
皇貴妃被冊封時,需要到皇後面前行禮。可見兩者之間的地位差距。
在拔高皇後地位的同時,就是對皇貴妃的設立時間進行區分。
清朝歷史中,共冊封過28位皇貴妃。
這些皇貴妃的升遷各有不同。
有的是從末等嬪妃升到皇貴妃位置的,一共有11人。
有的是在離世後追封的,一共有10人。
有兩位是在生前從皇貴妃加封皇後,四位是在離世後從皇貴妃追封皇後,
還有一位是乾隆的烏拉那拉氏皇後,她是由皇後降為皇貴妃。
除了在順治時期,曾有孝惠章皇後跟皇貴妃董鄂氏
一起設立的情況外,到康熙以後,後宮制度逐漸完善的情況下,
再也沒有皇後跟皇貴妃同時冊立的情況發生。
清朝設立皇貴妃,除了離世後追封,以及提拔先帝遺孀外,
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皇後去世,皇帝需要有人處理後宮事務,才冊立皇貴妃。
這是為了不讓皇後跟皇貴妃同時存在,讓後宮產生混亂。
或者是嬪妃病危,皇帝特旨加封。
如雍正皇帝的敦肅皇貴妃年氏,就是在病危前進封皇貴妃。
也就是說,對於一般嬪妃而言,她們要面對的皇貴妃只有四種情況。
去世追封跟病危加封兩種,都沒有實際影響力,不構成競爭。
而先帝遺孀都跟太後住在一起,她們屬於長輩級選手。
既沒有構成實際威脅,不產生競爭。
現任嬪妃也完全不是這些長輩級別的對手。
至於現任皇貴妃。她們在皇後去世後冊立,皇宮中地位最高。
而且,她們能在皇後去世後,從嬪妃中被皇帝選出授予皇貴妃職位,
都是非常受皇帝信任的嬪妃,將來還有可能加封皇後。
想要撬動這種牆角,難度極高,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