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實行9年義務教育制度,
因此,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除了免交學雜費之外,
還半免費性地向學生提供一頓營養午餐。
這就是日本的“給食”制度。
學校午餐的人事費用由地方政府承擔,
原材料費用由家長承擔一半,每月3000-4000日元,
貧困家庭學生的午餐費用則完全由政府負擔。
日本學校的這一種營養午餐,真的能夠保證孩子們的營養,並能保證食品安全嗎?
就這些問題,我採訪了日本的幾所中小學校,查閱參考了一些資料。
日本提供營養午餐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學校自己建食堂自己烹飪,
另外一種是委託配餐中心配餐。
學校食堂只為本校提供配餐,配餐中心則為周圍數所學校提供配餐,
一般配送距離在4公裡左右,這樣可以保證午餐在10分鐘以內送達。
到底是採用學校食堂還是配餐中心,一般由地方政府來確定。
在日本的學校裡,學生數超過600人,都會配備專職營養師。
不足600人可以兩校或者多校合用一位。
營養師必須是大學的營養專業畢業,畢業後還需要經過兩年培訓方可到職。
廚師由地方政府聘用,營養師和廚師都享受地方公務員待遇。
學校營養師會提前就將下一個月的菜單制定出來,讓孩子交給家長參考,
以便使家中的飲食盡可能的不要與學校菜單發生重複或者衝突。
學校的菜單一個月內每餐都不會重複,
並且會標明每一餐的營養成分、食材的來源與產地等等。
對於保障營養午餐的安全,日本有一套完整的製度,
文部省專門製定了《學校給食衛生管理基準》,
各地根據基準也建立一系列衛生規章制度,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從原材料開始,各類菜要分開存放、清洗;
各操作間有固定的工作服,進入工作間前要消毒。
第二、原材料要從多家公司進貨,不能只從普通的超市裡購買;
營養午餐中不能使用冷凍食品,
所有食品必須高溫加工,在75攝氏度以上高溫煮1分鐘以上;
從做菜到學生吃飯,不能超過兩個小時;
每頓午餐要留樣,並在零下20攝氏度保留兩週,以備檢查。
第三、學校校醫每三個月要對學校食堂的衛生狀況進行檢查;
當地衛生部門每年要對學校食堂及配餐中學進行兩到三次檢查;
教育部門也要定期進行檢查。
除了上述三大措施來保證學生午餐安全之外,
還有一項更為重要的措施,那就是校長要在學生用餐之前先試吃,
而且規定要提前一個小時,在辦公室當著老師們的面吃。
這一制度的好處在於,
如果有人在學生午餐中投毒,或者食物發生質變,校長將會第一個倒下。
這樣的話,校長可能會以身殉職,而全校學生的生命則可以得以保護。
所以,在日本的中小學校,校長就是一位試毒者,
校長吃過之後沒有問題,學生食堂才可以宣布開飯。
日本中小學校的營養午餐製度,
也是一個鼓勵學生熱愛勞動的教育環節。
日本政府鼓勵學校建立農場,讓學生參與種植和養殖,
在其中感受勞作之苦,培養孩子們對食物的珍惜。
同時,日本學校絕大多數都沒有專門的學生食堂,
學生們的午餐都是在教室裡吃的,因此分飯和清掃的工作也由學生自己來擔當。
班主任必須要和孩子們一起吃午餐。
吃完飯後,學生必須自己洗碗和打掃教室,培養清潔與勞動觀念。
時至今日,日本給食製度日益完善,
不僅成為國家福利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論家庭富貴貧賤,孩子們吃著同樣的食物,
無形中,也傳遞著平等意識和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我們常常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是百年大計,
日本的這一種實施了一百多年的學校午餐製度,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
往下看更多精彩內容:為什麼我喜歡帶孩子去日本旅行?一位媽媽講述在日本受到的感動
馬克·祖克柏在Facebook上發表了一封真誠的信,
敦促他的小女兒騰出時間去戶外玩耍,享受“神奇”的童年,
並提倡孩子應該多接觸大自然,多玩耍。
相比起國內“孩子週末一定要補習,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
或許這種“快樂成長、享受童年”的方式更值得推崇,
而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童年其實並不難,
時常帶孩子參與戶外活動、享受旅行就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問一句,你為什麼會愛上旅行?
有人說,如果你想聽勵志的答案,那是為了找尋自己,是為了開闊視野。
還有的說,旅行的意義就在於,它允許我錯誤地理解生活,
在這種生活裡,我們都是無需承擔的過客,
是心情輕鬆的旁觀者,是滿心期待的異鄉人。
還有麻麻說,帶孩子出去旅遊,其實就是換個地方帶孩子。
那麼帶孩子出去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去年夏天,一位媽媽一個人帶著4歲多的兒子去了日本,看看她有什麼不一樣的。
先來看一段留言:
我一個大學同學,在美國生活多年,去年去過日本,
這是她在我的朋友圈留言:
“我到東京第一次坐計程車,司機對我要去的地方不熟,
發現走錯路後,馬上把跳錶關了,
連聲道歉,白開10分鐘直到把我送到門口。
第二次打車,司機也走錯路,沒關機器但到了地方執意要退我錢。
而且我每次都有意去摸一下車身,徹底得一塵不染。
禮儀之邦名副其實。”
這樣熱情洋溢的誇獎,我在去日本之前可能不以為然,
但在日本匆匆一周,再來看這些文字,
卻是深以為然,因為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在奈良坐過兩次計程車,無論是蹬亮的車身,還是雪白的座套,
都讓我不好意思帶著調皮的孩子進去。
當然,唯一的缺點是 車費太貴——
大概1.5公裡的路,約新台幣273元。
再來看幾段我問路的遭遇:
因為沒開網路,也沒下載離線地圖,我沒法靠手機導航。
但在日本7天,在公車、地鐵、新幹線的頻繁倒換中,居然一次也沒迷路。
這要歸功於當地人的熱情。
日本人的英語果然如傳說的那麼差,
即使是年輕人,能說出完整句子的已算水準不錯,
大部分人只能蹦一些單詞。他們不能清晰表達時,就用其他方式給予説明。
在東京地鐵中央站,我們要換乘JR新幹線去京都,
一個姑娘索性把我們一直送到進站口,交給工作人員之後才走。
出了JR京都站,我們要去找旅館,其實距離很近,
一個行色匆匆的姑娘被我們攔住,但她也搞不清地方,她示意我們別急,
掏出自己的iPad研究地圖,直到找出明確的方向。
我一個人拉著兒子第一次在京都坐公車,
搞不清是往左走、還是往右走100米才是車站,
被攔住的小夥子急得向我擺手,讓我原地等,
我眼瞅著他飛奔過馬路,一直跑到站牌那裡看清楚,
又氣喘籲籲地跑回來,陪著我一直走到車站,才放心離開。
從清水寺去花見小路,大概有1公裡的路,原本準備帶娃散步過去,
沒想到岔路口太多,被我攔住的一對中年夫婦,
估計也是外地來京都旅遊的日本人,
見沒法幫到我,一個勁點頭道歉,彷彿這是他們的錯。
後來中年夫婦裡的先生跑到旁邊的店裡,
找了一位當地老闆來幫我,才抱著歉意著離開。
在迪士尼排隊,兒子不小心碰到前面的姐姐,
我趕緊道歉, 小姑娘看看他,笑著抓起一大把自己的爆米花,塞進他的爆米花桶裡,
那一刻,小傢伙的眼睛亮了一下。
在京都的街頭問路, 路過的一個老人看見兒子好玩,
突然把一個小玩具塞到他手裡,我推辭了一下,趕緊道謝,
老人笑眯眯地離開,那一刻,小傢伙的眼睛又亮了一下。
不用再敘述太多,或許一個旅遊者的眼界是片面的,
但問題恰恰就在這裡:
一個人在外國外地的偶爾遭遇,往往就能影響到他對彼國彼民的印象。
反觀中國的旅遊環境,在景區裡晃悠的那些 商販、黑導遊,
在街頭對待問路者的態度,就共同構築了別人眼中的“中國印象”。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日本的服務業,那就是:這裡到處都是飯店級服務。
東京地鐵站周到的指引牌
洗手池旁掛傘的鉤子
一般人和殘障人士各有自己的電梯按鍵
小飯館在椅子下放隨身物品的籃子
在日本酒店check out,不用等待清潔人員檢查房間,
只要房卡退回前臺就能馬上離開。
因為你首先被假定為一個“誠信”的人,
如果設施有所損壞,你自會主動報告。這種信任讓人溫暖。
一個朋友曾告訴我他在日本的親身經歷。
當他們告訴服務生,有一個同伴打碎了一個杯子,
對方的第一反應是“有沒有人受傷?”
而不是“你們需要賠多少錢”。
大家都知道心理學上的“破窗效應”,
對立的另一面理論我不清楚,姑且叫作“從善壓力”吧,
說的其實是一回事,你在成長過程中,身邊環境如何對待你,
慢慢地你就會變成環境的一部分。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中國人在日本旅遊,心態一般都是複雜的,
所以會帶著更為敏感和挑剔的眼睛。
他們公共設施設計之實用細緻,
他們服務態度之謙恭周到,全世界無人能出其右,
世界各國對此往往都是服氣的,因為他們是世界獨一份。
而且日本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完成原始積累多年,
所以,他們的水龍頭打開就能喝,他們的食物可以放心吃,
他們看見藍天白雲不必驚嘆拍照,他們的地鐵、高鐵沒有安檢,
走在他們的大街上,不用那麼緊張自己的包被偷被搶……
島國面積有限,各地發展水準基本均衡。
到京都辦完酒店入住,已是下午5點。
我一個人帶著兒子,拿著地圖坐公車,
各種問路,急行上山,終於趕上了清水寺的黃昏。
希望兒子能記得這個普通又特別的黃昏,
希望他能感覺到媽媽不管多累,都要牽著他的手去看風景。
愛、眼界、成長,這是旅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