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之後,我們習慣了告別,也習慣了人生的種種不完美。 
昔日的好友找到了各自新的夥伴,生活的重心不可避免地向家庭轉移。直到人生的路程走過大半,撫養孩子的任務告一段落,面對接下來的晚年生活,不免一陣悲涼。 然而在海那邊,有四對夫妻“同居養老”,卻把退休後的小日子過成了詩!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的Austin郊區、Llano的河畔邊,有四棟白色的小倉房不遠不近地挨著,他們的主人分別是四對互為摯友的夫妻。 不帶孩子,他們“同居”的屋舍前有農田、院子裡有花圃,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後和好友去湖邊垂釣、去山裡採摘。 
逃離都市、爆改建築,他們的晚年生活潮到不行,那些去山裡找間民宿度假的小年輕簡直弱爆了! 而且,這樣儼如世外桃源般的退休生活,他們已經過了整整20年。 逃離大都市 有朋友在的地方就能築起家 
這個別出心裁的“同居養老”計劃的靈感開端,還要追溯到20年前。 家庭美滿幸福的伍德夫婦開始計劃即將到來的退休生活,他們決定盡可能少地幹涉兒孫的生活,而是在德州的郊外,找塊地蓋房子,老夫妻倆相互扶持、安享晚年。 
直到他們在郊區Austin發現了一塊人煙稀少的土地,這裡臨近湖泊,看不到汙染,安靜又美得遺世獨立。於是夫妻二人,當即便決定不找了,就是這兒了! 但問題隨即而來,這塊土地的周邊完全沒有經過商業化的開發,商場、百貨店、購物中心?不存在的。 突然要從便利的都市生活切換到與世隔絕的狀態,夫妻倆還是相當猶豫。 
這時,他們突然想起了另外三對相交超過20年的好友,於是順理成章地向他們發出了邀請。 雖然這裡人煙稀少,但只有有一群投契的朋友,便有了經營好退休生活的信心。 
果然是相交多年的朋友,8個人一拍即合,同意了這個同居養老的計劃。 接下來便是造房子了。 設計、建造等一係列瑣事,他們卻樂在其中,完全忘記了年齡,精力充沛得不輸年輕人! 
他們考慮過多種多樣的方案,為了給每對夫妻都留出私人空間,最終決定建造四間小倉房。 他們找來了建築師Matt Garcia 設計並建造,完工之後便迫不及待地攜手搬家住了進去。 
他們的新家有著白色的外觀,選用鋼材造成波紋,可以有效地反射陽光,保證了冬暖夏涼的居住感。 每間小房子僅30㎡,但對於夫妻兩人居住來說卻也已足夠。 

出於對當地氣候的考慮,小倉房的屋頂採用了斜坡式的設計,並連接水管,使得雨水可以順著管道儲存在大水桶中,以應對當地幹燥的氣候,相當節能環保。 每當下雨天,雨滴滴入大水罐的聲音,成了天然的白噪音,4對老夫妻總能睡得特別香甜。 
室內裝修不奢華、傢具不用多,卻被佈置得相當溫馨,原木的主色調十分貼近這個地方原生態的環境。 
小房子面積不大,卻為了照顧幾個老人的興趣愛好,特意釘出了幾排書架。一張雙人床,一張沙發,兩把小椅子,簡單卻快樂。 空間充分利用,書架下方的位置還被用作書桌和儲物功能。 幾件衣服,幾雙鞋子,這就是幾個老人為數不多的幾身行頭。 
落地窗/門推開便能和Llano河畔邊的清晨問個“早安”,一步之遙便能從室內踏入狂野。 

進,可以和老友親密的互動;退,可以在自己的小房子裡享受獨處的時光。住進自然裡,一切卻依舊可以保持井井有條。 
餐廳是公共的,不多不少,一共8把椅子。 他們每天輪流下廚,沒有菜單,卻每天都充滿驚喜。 在餐桌上,已經相識幾十年的老朋友之間竟然還有說不完的話題,比低頭玩手機、各吃各的“朋友”來得更加真摯。 四棟房子從設計到建造,前前後後花了人民幣不到25萬,但生活在裡面,可是錢買不來的愜意和愉悅。 同居式養老 晚年就是要和誌趣相投的人住在一起 
退休之前,想像中的生活簡單而美好。 退休之後發現,生活竟然可以這麼簡單美好! 放下對工作和對孩子的操心,4對夫妻的日常就是四個字“隨心所欲”~ 
沒有被時間追著跑的緊迫感、沒有大城市裡每天爆表的汙染,每天幾點起,幾點吃飯,幾點上床睡覺,生活節奏完全由自己掌控。 沒有孩子們的陪伴,但郊外有小狗狗和可愛的野兔作伴,生活倒也是充滿了樂趣。 
門前的荒地被開墾成了肥沃的花園,種上了喜歡的植物,一年四季從房間裡望出去的景色開始有了鮮明的區別。 

想吃新鮮的魚了,就和老友帶上魚竿,相約去湖邊釣個魚。昏昏欲睡之際,魚竿一沉,傍晚回家時手裡便可以提上兩條大肥魚了。 
他們的孩子們也會時不時來探望,看到父母們無憂無慮的狀態,奔波於生計的孩子們也可以減少一分自責,多一分安慰,順便憧憬起自己的退休生活哈哈。 四對老夫妻顯然和“空巢老人”的孤獨狀態沾不上邊,甚至還將一片荒地也改造成了同居養老小鎮,讓更多老人可以感受到結伴生活的快樂。 
在衰老來臨之前,許多人都害怕它。擔心老了會無法生活自理,會給孩子造成麻煩,會變成老伴的負擔。 但這四對夫妻的故事,讓我們對未來的人生更有信心了一些: 不要畏懼衰老,衰老是一件無法規避的自然規律,但我們可以選擇自由、精緻、開心的生活,有態度、有尊嚴地老去。 文章來源:tout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