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就醫時,除了確認疾病,家長要做的功課還有與醫生溝通病情及用藥方式,如此才能觀察病程發展、做好居家照護,並避免孩子吃下不該吃的藥。

「五個月大的妹妹先感冒,咳嗽、流鼻涕之外還合併發燒,加上食欲不振,好心疼,」網路童裝賣家芊芊在臉書寫下她對寶寶生病時的不捨,沒想到更磨人的還在後面,感冒就像接力賽,接著換哥哥發燒,外加咳嗽和鼻涕。她不禁大嘆:「小孩感冒,大人也跟著累。」

為職業婦女的蘇宇菶(化名),幾乎每個月都要戴上一週的口罩去上班,因為快一歲的女兒平均一個月就被傳染一次感冒,有時伴隨咳嗽、細支管炎……女兒每次被感染,全家就輪流病一圈。白天上班,半夜很想好好睡覺的她,還要為著到底該不該給女兒吃退燒藥和婆婆交手。小孩生病,家庭的生活品質也跟著淪陷。

偏偏六歲前的嬰幼兒,免疫系統仍未發展成熟,是最容易受到感染、生病的階段,很多的過敏症,也容易在這個時期誘發。再加上台灣地狹人稠,保母、托嬰中心的托育方式普遍,收托的孩子可能不只一位,嬰幼兒彼此交叉感染的情況很難避免。

根據長庚兒童醫院的統計,台灣六歲以下的孩子,一年約感冒十至十二次。面對嬰幼兒如此頻繁的生病週期,父母除了焦慮孩子的病情走勢是否正常,還要煩惱吃下的藥是太多還太少,晚上更難好好睡一覺。

其實父母只要掌握兩個關鍵原則,就能在寶寶生病時也能安頓自己的心,並提供孩子合宜的居家照護,降低寶寶生病的不適感,協助寶寶能吃、能睡又能玩,家庭生活的品質與步調不致因為孩子生病而大亂。

關鍵原則一:確認孩子吃對藥

蘇宇菶有次感冒吃了醫生開的藥,隔天卻睡到「很難醒」,而且全身癱軟無力,她覺得不對勁,查了藥單才發現,原來醫生除了開立預防過敏的藥,還給了一顆安眠藥。這個案例凸顯了台灣醫療過度用藥的現況。

「用了不必要、吃了不該吃的藥就是過度醫療,」恩主公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許登欽說,台灣孩子過度醫療的情況比你、我的想像都來得嚴重。曾有個小病童來就診時,健保卡一登入,電腦就跳出「該病患就醫超過四十次,請進行衛教,了解就醫原因。」就診當時才九月,也就是說這個孩子到目前為止已經看了四十次醫生,每週看病不只一次。許登欽指出,如果用了不必要的藥,例如沒必要吃抗生素時卻吃了,不但對病情沒幫助,經常胡亂使用抗生素,還可能養出「超級抗藥性菌株」,恐造成日後無藥可醫的狀況。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甚至建議兩歲以下小孩的用藥要更謹慎,必須由醫師開立特別的處方。有些藥只要一點點劑量,在這個年紀孩子的身上就有明顯的副作用。

要確認孩子有沒有吃對藥,家長要先對正確用藥有所認識。許登欽在《新手父母輕鬆育兒沒煩惱!》一書中,將藥物分成兩大類:「一定要吃的藥」以及「可吃可不吃的症狀用藥」。有細菌感染的症狀時所用的抗生素、氣喘用藥及專科特殊用藥,如癲癇、心臟病、免疫疾病、內分泌疾病等藥物是「一定要吃的藥」。

症狀用藥:可吃可不吃

許登欽以「味素藥」來形容「症狀用藥」,意思是吃了對病情的走勢並沒有幫助,只是在孩子生病過程中,幫助他不要那麼不舒服,這類的藥包括一般病毒感染時常用的退燒藥、止咳藥、抗組織胺、止瀉藥等。

小兒的感染約有八○%是病毒引起,除了流感、?疹等少數病毒,多數的病毒並沒有藥可以殺死,還是要靠孩子自身的抵抗力恢復。而且疾病有一定的病程要走,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不會因為吃了症狀藥就快點好,一定要走完該走的病程,例如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程就是先出現鼻涕、咳嗽;接著發燒;後來痰漸漸增多;過了幾天,痰比較咳得出來,鼻塞、鼻涕也比較好了,燒也退了,最後症狀終於趨於緩和。

如果看了醫生,確定孩子的疾病沒有併發重大危險疾病的可能性,家長心疼孩子的不舒服,可以在孩子症狀劇烈時給與症狀用藥,協助減緩孩子的不適。如果確定孩子的疾病沒有併發重大危險疾病的可能,也可以使用天然的、物理性治療方式,來協助孩子降低病程中的不適感,不一定要完全倚賴藥物。

若孩子不是細菌感染,醫生卻開立了抗生素,以確保其病情診斷萬無一失,那孩子就是吃下了不該吃的藥。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認為,家長的態度會影響醫生開藥的模式,醫生會開很多藥,是因為在他的經驗下家長質疑醫生的診斷。當病程必須走完的繼發性感染受到家長不友善的回應,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質疑,有些醫生就會選擇開立不必要使用的抗生素。(延伸閱讀:黃瑽寧:省醫藥費最好的方法

關鍵原則二:找到你信任的醫師,溝通病情與用藥方式

許登欽也同意,孩子會從醫師那裡拿到什麼藥,家長的態度是關鍵。如果家長抱著「我就是不懂,都交給醫生,你要把病看好,我三天之後回診就應該要好了。」習慣用「消費」的觀念來看待就醫,只會迫使醫生將所有描述過的症狀,都各開一種搭配的藥,甚至預期需要時才會使用的抗生素,也先開給孩子,但明明還不到「非使用不可」的程度,結果只有徒增家長餵藥的辛苦和孩子身體的負擔而已。

他呼籲家長們不要迷信「神醫有神藥」。過度使用抗生素,甚至叫家長自費購買「比較有效的抗生素」,治療起來確實症狀好得很快,但長久下來一定會在孩子身上養出更多抗藥性菌株,反而得不償失。

正確提問,避免過度用藥

為了避免孩子吃下不該吃的藥,家長必須學習與醫師溝通。貝爾聯合診所院長、也是小兒科醫師的詹子慰建議家長,與其時常換醫生,不如在住家附近找一間自己信任的小兒科診所,因為信任,所以可以和醫生好好的溝通、討論病情,甚至用藥方式。

而帶孩子看診時,許登欽建議家長,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有助了解孩子疾病的病程,因為了解,才不致因為焦慮而病急亂投醫,帶著孩子逛醫院,吃下更多不該吃的藥:

一、病情接下來可能的走向:每個疾病都有一定的病程,例如嬰幼兒常見的玫瑰疹,常是先發高燒,接下來才會出疹,等疹子出現即漸漸退燒。若家長不了解疾病的病程,就容易在孩子生病的過程中,每出現一種症狀就擔心半天,在充滿不確定的焦慮下,又帶著孩子掛急診,舟車勞頓於醫院之間,不但大人累,對孩子身體的恢復也幫助不大。

不妨在看診時,當醫生確立了疾病診斷,就問醫生接下來可能會發燒嗎?通常燒到幾度?會伴隨什麼症狀?多久以後才會有後續症狀出現等等。

二、用藥的方向:家長多問一些,醫生就會意識到,家長對於用藥的態度也是謹慎小心,連帶影響醫生開藥的心態。可以問問醫生這次開立的只有症狀藥嗎?還有別的藥物嗎?症狀藥在什麼情況下吃?其他的藥物是屬於什麼藥?有必要吃嗎?哪些藥一定要吃完?藥吃多久可以停等等。

三、居家觀察的注意事項:家長的焦慮往往在於無法判斷孩子的症狀是否伴隨著「重大危險」,因此就診時可先問醫生,回家應該觀察哪些指標?例如孩子確診為腸病毒,若出現「嗜睡、意識改變、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任一種症狀,就是重症前兆,需立即就醫。

良好的醫病溝通可以協助父母判斷孩子的病程是否在掌握中。現在網路資訊發達,也常見父母透過網路查詢病情,「不少家長直接開著iPad上的網頁對我說,我的孩子有A、B、C、D症狀,他應該是得了○○病,」詹子慰說出了現在家長帶小兒就醫的特殊現象。

黃瑽寧提醒父母,網路上多數的資訊正確性低,家長也非專業醫生,當孩子生病時,還是不要輕易相信網路上的訊息。

許登欽說,找到一位可信任的醫師,當孩子出現症狀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前往就診,看醫生的目的是在確立疾病的診斷,以及讓醫生檢查有無併發症。當醫生的診斷確立,家長的功課就是與醫生溝通病情及用藥方式,以確認回家可以好好觀察孩子的病程發展,做好居家照護,幫助孩子在良好的照顧及愉悅的情緒中恢復健康。

兒科醫師給家長的就醫小提醒

提醒1.孩子精神好,發燒不用掛急診

急診主要處理性命攸關的疾病,若小孩生病,但精神狀況好,不需要掛急診。

提醒2.吃藥疾病不會馬上好

每種疾病都有一定的病程,病程走完了,才會痊癒。看醫生是確立疾病的診斷,若以為吃了藥,疾病就會馬上好,是對醫生與藥物的不當期待。

提醒3.多數病症診所就能處理

一般感冒、流鼻水、咳嗽、拉肚子,前往小兒科診所就醫就能獲得幫助,不需要前往大醫院,除非有下面3種情況發生:

1、生病後外觀異常、活動力不佳、不吃不喝。

2、同一症狀不斷反覆,如:不斷重複感染中耳炎、久咳不癒,有類似情況時,最好至大醫院檢查,找出病因。

3、慢性病發作,如氣喘。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