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與家長溝通時應避免使用的習慣用語

1.“不可能,絕不可能有這種事發生。” 應該說:”我查查看。” 有些教師,比如一些比較敬業的教師,對自己的保教工作充滿信心,當遇到家長抱怨時,本能地順口溜出這樣的話。然而,這樣的語言會嚴重傷害家長,因為既然“這樣的事不可能發生”,那麼,家長的抱怨一定是“謊言”了。無形之中,教師把家長置於不被信任的境地,使本已情緒激動的家長更加氣憤。

2.“不行!’ 應該說:“我能做到的是……” 當家長對教師提出了超出幼兒教育目標以外的要求,如教孩子寫漢字、寫拼音等一些小學知識時,幼兒教師大多會理直氣壯地對家長說:“不行!”然而,使用這種生硬的語言拒絕,容易給家長留下這個教師難於溝通的印象。因此,對於家長的不合理的要求,幼兒教師應多考慮:我能為家長做些什麼?即使我們的教育觀念是正確的,也應對家長曉之以理地說明不能這樣教育的原因,用“我能做到的是……”這種句子開頭,能委婉地表達幼兒園教育的意圖,易於達成家園共識。

3.“那不是我的工作。” 應該說:“這件事該由……來幫助你……” 當家長請求教師做教師職責以外的事或對幼兒園工作有疑慮時,教師不能以 “那不是我的工作”來簡單應付了事,而是應該採取積極幫助家長解決疑難的態度,帶家長去找能幫助他解決問題的有關部門或班級,表現出對家長的重視。

4.“你是對的——這個教師(班)很差勁。” 應該說:“我理解你的苦衷。” 如果一位家長對本班其他教師或另一班的保教工作表示不滿時,教師千萬不要通過對他表示安慰而把矛盾弄得更大,以“我理解你的苦衷”這種帶有移情作用的語言來表達對家長的理解、關心,而不必通過同意或不同意來回答家長的問題。移情作用在於已明白和意識到家長的心情,但沒有必要非得贊同他們。教師通過使用移情語言能讓家長有一個發洩的機會,有利於幼兒園與家長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

5.“我絕對沒說過那種話。” 應改說:“讓我們看看這件事該怎麼解決。” 如果一位生氣的家長想要指責一位幼兒教師對他(她)造成的麻煩時,這位教師本能的反應是自衛。然而,如果讓這種本能佔上風,這個教師就會聽不進家長的話了,失去達成一致的可能性。所以,當教師發現類似“我絕對沒有說過那種話”——這種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辯解的話要到嘴邊時,應閉上嘴,深吸一口氣,然後,對家長說:“讓我們看看這件事該怎麼解決。” 通過抵制這種迫切的自我保護意識,幼兒教師便能很快地、輕松地把問題解決掉。

6.“這事你應該去找我們園長說。” 應該說:“我試著幫助你解決。” 家長有時會向教師提出一些可能超出幼兒園常規做法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把這種事情很快推給園長其實是一種對家長和幼兒園不大負責的做法,教師應該考慮自己能做些什麼來幫助家長解決這一問題。如果確實需要園長參與此事,教師可以把這一原始情況反映給園長,然後帶著解決辦法來到家長面前。這樣在家長眼裡,教師就能樹立起一個值得信賴的形象。

7.“你的孩子今天又犯……毛病了。” 應該說:“你的孩子一直有進步,只是……還需努力。” 教師在向家長指出調皮 幼兒的缺點時,容易以十分肯定的語氣把孩子的問題陳述出來,造成家長較為難堪的局面,嚴重的還可能使氣急敗壞的家長對孩子有過激的行為。為了讓家長積極配合教師共同教育幼兒,教師在指出幼兒缺點時,語言應以“你的孩子一直有進步,只是……還需努力”這種正面贊揚形式提出較為合適。

8.“這事太簡單了。” 應該說:“我認為,這事的解決辦法是……” 幼兒教師每天在幼兒園接觸孩子,對孩子常規及保教內容可能是爛熟於胸,但有些年輕家長對幼兒及幼兒園不甚了解,時常會提出一些在幼兒教師看來是 “幼稚”的問題,此時幼兒教師絕不能有欠考慮地說出“太簡單了”之類的話。因為這種話極容易使家長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認為教師是在貶低他的智力水平。因此,幼兒教師特別是年長教師和年輕的家長溝通時,要以平等的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態度與家長交流,以達到家園配合教育幼兒的目的。

9.“我忙著呢!” 應該說:“請稍候。” 教師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而去為一個請求幫助的家長服務並不總是那麼容易。尤其當家長接送孩子時,教師常常要面對許多家長的詢問或要求,如教師正在跟一位家長交談時,另一個家長在旁邊急於提問。面對這種情形,一些教師容易對家長說:“我忙著呢!”這就等於對家長說:“幹嘛打擾我,看不見我正忙著嗎?”優秀的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得體地說:“請稍候。”這樣簡短的一句話再加上令人愉快的語調,可以使家長領會教師已意識到他的存在,一定會盡快幫助他。

10.“冷靜點。” 應該說:‘很抱歉!” 當家長失望、生氣、沮喪和擔心時,告訴他們冷靜下來就意味著他們的感情不重要。如果教師想讓家長心情平靜下來,就採取相反的方法——向他們道歉。道歉並不意味著教師贊同家長的觀點,或教師有過錯,而只是說教師對所發生的一切和對家長造成的負面影響表示抱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