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哮喘治不好?中醫療方來解決,簡單實用
素檏育兒莎莎姐 2019-08-26 11:31:17
每到秋季,秋燥來襲,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空氣乾燥,病毒活躍,很容易導致哮喘頻繁發作或加重。
因此,秋季做好哮喘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防治哮喘,秋季要養肺,還要養脾胃
秋季對應的髒腑是“肺”,肺主一身之氣,全身的氣機都是由肺來主持和管理,因此,哮喘患者秋季要養肺。
但是,很多人不明白哮喘為什麼還要養脾胃,哮喘跟脾胃又有什麼關系?
中醫認為,肺的津氣,均賴於脾胃水谷精微所轉化。肺的津氣充足與否取決於脾、胃、腎功能的強弱。
什麼意思呢?津是指津液,氣是指精氣,就是說肺要靠脾胃運化飲食為其提供營養物質,腎為其提供精氣,才能正常發揮主氣、司呼吸、通調水道等功能。否則呼吸系統就會出現問題。
因此,想要安然度秋,防治哮喘,秋季除了養肺,脾胃亦至關重要。
呼吸內科醫案
山西臨汾,5歲的小女孩席某某。2年前患上哮喘,每次感冒受涼後就會咳嗽,咯痰,而且還伴有胸悶氣短的現象。期間,孩子食慾也不好,還伴有便秘現象,三天才大便一次。
父母帶著在當地到處求醫,看了多家醫院,治療了很久都沒有治好,只要一感冒或者受涼就會復發,基本上每月都要發作2-4次。
2018年5月下旬,孩子因為受涼感冒,哮喘再次發作,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檢查氣道高敏反應。輸液霧化8天,孩子咳嗽咯痰胸悶症狀才有所好轉,出院的時候醫院大夫叮囑讓連續霧化3個月。
但是,在霧化期間,孩子哮喘又復發了,因為咳嗽的厲害,睡眠也不好,父母看著孩子受罪又心疼又著急。
經朋友介紹,2018年6月8日帶孩子來到一代宗師就診。
一代宗師邵大夫認為孩子的哮喘是脾肺腎虛所致,需要綜合調理,考慮到孩子服藥的困難性,邵大夫建議家長採用我院中醫藥外治——膏穴療法。
膏穴療法是中醫的一個傳統療法,治療哮喘效果甚佳。選用適當的藥物貼敷於相應的穴位上,藥物無需通過脾胃消化系統吸收,而是通過“透皮給藥”,穴位直接吸收,再經由全身經絡系統直接到達五髒六腑。
孩子在貼敷消喘膏和健脾貼半個月之後,咳嗽咯痰胸悶症狀就基本消失了,把霧化給停了。貼一個月後,孩子哮喘沒有再復發,但是便秘還是沒有好,邵大夫又給開了口服藥物桂枝湯輔助治療,半月後大便也正常了。
期間,醫助反復叮囑要按照邵大夫指導的方法堅持用藥。值得開心的是,堅持兩個月後,孩子感冒雖然還有咳嗽咯痰現象,但是沒有出現胸悶和便秘的現象,而且用了輔助用藥後,咳嗽咯痰三天就得到了控制。
直到發稿日,孩子病情都很穩定。
如何做到肺與脾胃同養?
除了遵醫囑配合治療,在平時生活中還可以通過簡單的方法內調和預防。
1.按摩穴位
按摩穴位:太淵穴、列缺穴以及足三裡穴、中脘穴。
太淵穴是肺經原穴, 能大補肺氣。其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也就是有兩個。這個穴很深,按揉時,力度大一些。
列缺穴是肺經的絡穴。列缺穴在前臂橈側,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取穴時,張開兩只手的虎口,把虎口垂直交叉,把一隻手的食指按壓在另一隻手後橈側的高突處,食指所按壓的地方即是此穴。
2.做健脾操
保持立正姿勢,雙臂同時向一個方向搖擺;手擺向左側,頭要轉向右側,意念從胸至左足;反之,手擺向右側,頭則擺向左側,意念從胸至右足;如此反復做30次。堅持每天做,健脾、養脾即可實現。
3.飲食調養
飲食上多食用有利於滋養肺與脾胃腎的食物,例如山藥粥,山藥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還具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
秋季如何預防哮喘
哮喘發作常與接觸花粉、黴菌、動物的皮毛,吸入一些異味氣體,劇烈運動、緊張、興奮或強烈情緒,藥物以及受涼感冒有密切關系,所以日常護理也格外重要,不能忽視。
1.適當鍛煉
在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和耐受力,減少發病的機會。
2.別太早減少衣物
秋天天氣冷熱變化較大,晝夜溫差也大,不宜過早減少衣物,以免受涼感冒造成哮喘病情加重。
3.定期通風
應定期開窗通風,使空氣流通,空調濾網應定期清潔,被褥要勤洗勤曬。
4.注意飲食
秋季應該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如蓮子、蜂蜜、白蘿卜等,而做成冰糖銀耳羹、雪梨膏、百合蓮子粥也是不錯的選擇,不妨常食。
治療哮喘注意事項
治療哮喘最大的難題就是容易反復,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應該謹遵醫囑,盡可能避免病情反復或者加重。
01.緩解期不能停藥
在緩解期不能停用藥物,也不能自行減少用量,如果不注意這些,很容易引發反復,導致更嚴重的肺氣腫、肺心病等並發症。
02.注意系統治療
中醫治療哮喘,同樣的症狀不同的人因為體質差異用藥也不同。所以,患者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系統用藥,切不可憑經驗自行用藥。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