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家庭的客廳裡,兩姐妹為了一個粉紅色的布娃娃玩具打架。姐姐說:「玩具是我的」,妹妹說:「我先玩的」,玩具在兩孩子中間拉扯。孩子們互不相讓,最後不僅布娃娃被扯成了兩截,妹妹的臉也被姐姐的手指抓出紅印,姐姐的手臂也被妹妹咬了一口。

說到暑假,有一件事就是兄弟姊妹多了很多相處的時間。有時候手足相處時間越多,感情越好;有時候則相反。手足關係會影響家長的情緒;家長的態度也會影響手足關係。手足為何衝突,家長又可以如何幫助兄弟姊妹維持和睦關係?家長們常說孩子們總是在吵架或打架。

這一點都不誇張——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觀察34對兄弟姊妹的日常互動、並以小時為單位計算手足衝突次數,發現 相差2到4歲的手足,平均每小時衝突6.3次,即每9.5分鐘會發生一次衝突。而相差4到7歲的手足,平均每小時會衝突3.5次。這裡說的「衝突」可不只是你打我一拳或者我推你一把;該研究將「衝突」定義為至少連續三次含有敵意的互動:挑釁、反擊、再反擊。該研究同時發現,「財產」是手足衝突最主要的原因:高達95%手足衝突的起因,是手足當中有一人拿了對方的東西,或者孩子當中有一人被家長強迫分享屬於自己的東西。

手足關係影響「身份效應」

衝突是手足的本質,因為父母是人,是精力、金錢、時間都有限的凡人。花在一個孩子身上的一分鐘、一毛錢、一份精力,就是其他孩子得不到的一分鐘、一毛錢、一份精力。每個孩子,除非獨生子女,從出生起,就在爭取家裡的資源。愈是性別相同、年齡相近的手足,愈會發展出與對方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來強調自己的存在,爭取家裡的資源。這就是手足間的「身份效應」。

時代雜誌記者傑夫·克魯格(Jeff Kluger)曾經寫過一本談手足關係的暢銷書,並且在 TED 上以手足關係為主題開講多次。他 提醒家長不要小看手足衝突引發的身份效應,因為手足之間的關係,甚至可能決定孩子人生的方向。被疼愛的弟弟妹妹,會追隨哥哥姊姊的腳步,加入游泳隊或辯論隊。而不想跟哥哥姊姊有任何瓜葛的弟弟妹妹,會排斥足球賽,因為哥哥是校隊主將;或者拒絕加入學生會,因為姊姊是主席。

當然,手足衝突或身份效應的結果未必都是不好的。伊曼紐爾(Emanuel)家的兄弟就是美國人津津樂道的例子:哥哥以西結(Ezekiel)是知名作家、哈佛大學生物工程學家、賓州大學醫學倫理學會主席,弟弟拉姆(Rahm)是政治家、曾任美國眾議員、白宮幕僚長、芝加哥市長。兄弟異道,但是都很優秀。克魯格說,父母的任務,不是阻止手足衝突,而是引導手足從衝突中學習。

父母介入手足衝突,衝突易再起

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2009年研究發現,手足衝突時若有父母介入,兄弟姊妹會較快取得共識、也不會釀成肢體衝突;但事後很快就會為了相似的事件再度衝突。而手足衝突時父母若從旁觀察但不介入,兄弟姊妹會花較長時間才取得共識、甚至釀成肢體衝突,但事後幾乎不會再為同樣的事件再度衝突。

克魯格以此建議家長:「孩子們衝突時,我們應該盡量觀察,積極傾聽;但不要過度介入,更不要當裁判。」克魯格提醒家長,手足關係是一輩子的,但親子關係卻不是——我們會先一步離孩子而去,如同我們的父母先一步離我們而去。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過度介入手足衝突,會破壞孩子之間的關係。這不表示我們不能用溫和哄誘的方式,來輔導孩子處理衝突;但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讓我們的子女發展出互愛的關係,成年以後繼續關懷彼此。所以,切忌在處理子女衝突時用處罰的方式來強迫某一個孩子就範、讓步、或出借自己的所有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