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哭鬧型

天天來園時大哭大鬧,使勁抱著媽媽不鬆手,進教室後就往地上躺,對來幫助他的老師又踢又踹。

這類孩子在入園初期最常見,一般哭鬧持續時間較長,最長的大約需要三周時間才能逐漸適應。

家長對策

消除消極心態,堅持送孩子入園,多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

與孩子交流時要注意語言導向。

不要問一些帶有消極暗示的問題,如

“有小朋友打你嗎?”

“你今天哭了嗎?”

“幼兒園的飯吃得下嗎?”

……

這會強化孩子的分離焦慮心理。

應注意從正面引導幼兒,如:

“今天你得了一個小五星,真棒!”

“你今天和東東一起玩滑梯,很開心啊,明天還可以玩啊!”

以幫助孩子和老師、小朋友建立起感情。

跟隨哭鬧型

琪琪來園時姥姥抱著,雖然不高興,但並不哭鬧。一來到教室門口,聽到其他小朋友在哭,馬上就跟著哭起來。

一般說來,這類孩子在家比較聽話,所以即使不是很願意來幼兒園,還是乖乖地來了。但一聽到別的幼兒哭,就馬上引起了共鳴,跟著哭起來。這類孩子一般適應比較快,只要旁邊沒有哭鬧的幼兒,並有新奇的玩具,就能轉移注意力。

家長對策

與老師溝通,請老師扮演媽媽,讓孩子感覺一切如常,就像媽媽在身邊一樣,消除孩子的焦慮。

每天離園時有意引導孩子和性格比較開朗活潑的幼兒在一起玩,用同伴積極的因素去感染、帶動他們。

嘮叨不斷型

花花來園時不哭也不鬧,安靜地坐在小椅子上,但是也不選擇玩具,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每隔一兩分鐘就自言自語地嘮叨:“媽媽什麼時候來接我?”有時還拉著旁邊的小朋友說:“別哭了,一會兒媽媽就來了。”一天下來,總是無數次重復這幾句話。

這類幼兒一般比較內向,很聽話,但對幼兒園也沒有產生親近感,所以總盼著早點回家。只要家園配合得當,一周時間就能夠適應幼兒園。

家長對策

入園初期,家長盡量每天准時接送幼兒,使孩子接受並習慣幼兒園的生活作息規律,同時也對家長產生信賴。

接到幼兒後與他多玩一會兒,使他感受到家長對他依然很關愛。

鼓勵和表揚孩子的積極變化,使他感到在幼兒園能獲得一種在家裡所不能獲得的自信和快樂。

身體不適型

樂樂入園後常常不是頭痛就是肚子痛,還每天尿褲子,但一回家症狀馬上就消失了。

這類孩子在入園前往往已形成一些自己的生活習慣,一旦行為舉止受到約束,就會感到緊張和不自在,心理上的焦慮會在一定程度引起生理上的反應。而回到家,心理上的焦慮一消失,生理上的不適反應也就馬上停止。

  家長對策

不要著急或責怪孩子,首先要確定究竟是生理原因還是心理原因引起的,其次再想相應的辦法。

和老師勤溝通,給孩子足夠的安撫,讓他能夠接受幼兒園的一些規定。

不能讓孩子產生“只要我說不舒服就可以回家”的想法。

矛盾型

露露來園時很高興,可等奶奶走了之後卻一個人躲在角落裡偷偷地哭。一天,露露病了不能來幼兒園,卻在家裡大哭大鬧非要來幼兒園。

這類孩子的表現很奇怪,正反映了他們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對幼兒園新鮮的環境感興趣,一方面又不能忍受離開家。這種矛盾的心理會使他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顯得反復無常。這類幼兒克服焦慮的時間比較長,一般要持續三周或更長的時間。

  家長對策

事先做好穩定孩子情緒的工作,用感興趣的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以淡化分離焦慮。

每天主動與孩子聊天,對幼兒園的生活表示出極大的興趣,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關注和欣賞。

孩子發脾氣時不要責備孩子,要讓他有適度發洩的機會。

絕食型

秋秋外表很柔弱,也不喜歡說話,每天來園就坐在一旁掉眼淚,誰也不理,到了吃飯時也不吃。就這樣幾乎“絕食”了近一個月。

這類孩子看上去很有個性,在家常常會採取一些“過激”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在幼兒園就會“故伎重演”,用“絕食”進行“抗議”,希望能早點離開幼兒園回家。這類幼兒是“分離焦慮”中最讓家長擔憂的一種,適應起來很困難,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家長對策

循序漸進,可以和老師協商是否可以先把孩子接回家吃飯,然後再送回來。

請老師有意安排他與性格開朗活潑的幼兒在一起玩,用積極的因素去感染帶動他。

堅持天天送幼兒園不動搖。不能因為孩子採取了“過激”行為,父母就“心軟”放棄,斷斷續續時而送時而不送,只會延長孩子適應的時間。

家長要為孩子做好五項准備

心理准備

增加寶寶對幼兒園、老師與小朋友的熟悉感與認同感。父母提前給孩子打打“預防針”,將幼兒園有趣的描述給孩子聽。全家模仿幼兒園的游戲、上課情景。使孩子從內心嚮往幼兒園。

環境准備

提前適應環境,家長不妨在入園之前帶領幼兒到幼兒園裡游覽、觀摩,看看教室、操場、游戲器材、花草樹木,隨機給孩子介紹相關知識;

觀看教師和小朋友的學習、游戲活動,鼓勵孩子參與體驗並積極評價,讓孩子意識到入園學習真有趣。同時多讓孩子到家庭附近的社區或是公園玩耍。

能力准備

讓孩子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與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重要基礎。如自己握勺子吃飯;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脫鞋襪及簡單的衣服等,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時間准備

要幫助孩子了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家長可以在報名前後了解幼兒園的生活制度,然後告訴孩子每個時間段要干什麼。在家中,家長可為孩子制定一個科學的作息時間表。

物質准備

提前預備開學用品,與孩子一同准備並告訴孩子這些用品的名稱與作用。選擇一些穿脫方便又不妨礙活動的衣服;軟底鞋;准備一個孩子喜歡的小背包,放置孩子個人用品如小手巾、水壺等。

- END -

參考來源